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

2016-04-16 14:42江燕平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江燕平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广东 深圳 518000)



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

江燕平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广东 深圳 518000)

文章从近期的国内外系列经济热点事件,特别是国内各类进出口企业的生存状态,引发出关于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的思考。本文结合为什么要重视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在简要追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历史后,重点阐述了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这两种目前在我国众多专家和学者中讨论较多的国际贸易战略。在对上述两种战略的介绍后,综合得出了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更适合新经济形态下的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形成的全要素生产效应,提高资源利用和其他方面的效率,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大的优势,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的综合实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战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一、引言

2016年以来,国内经济上,资本市场在年初连续熔断、经济L型发展、各地房市火爆上演抢房大战到各线众多城市纷纷限购、各种互联网金融事件见诸报端;国际上,英国脱欧公投等系列黑天鹅事件……国内外经济看起来热闹非凡,但形势并不喜人,热闹更多的是躁动,就如国内民众纷纷加入创业大军成为中小企业主,但中小企业主们也不断发出企业存活艰难的声音,特别是以往享受了各种红利和优惠的长三角及珠三角的各类外贸进出口企业。在新的经济浪潮下,当然也有部分积极转型顺应形势的外贸企业,但前几年我们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引起了各界关注。在经济新常态下,对适合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我国到底要走怎样的国际贸易路子?是减少国际贸易,减少进出口,维护国内市场稳定,还是寻求如供给侧改革等更高明的解决方法?值得深思。

二、重视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原因

一国的发展强大,最终应该体现在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才是健康的发展。虽然居民财富的增加并不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全部内涵,但是居民财富的增加无疑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的最直接手段。一国居民财富的状况主要通过该国的GDP体现出来。在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中,支出法如此定义:一国的GDP=C+I+G+(X-M),其中C、I、(X-M)分别对应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它们三者就是经常提到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前两者主要是关注国内市场,而与国际市场、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当属净出口。在长久以来,一国往往在国际贸易中努力寻求本国的净出口达到最大化,从而实现贸易顺差。这种思想可以溯源到16世纪时期开始的重商主义贸易思想。重商主义者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他们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超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重商主义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绝对禁止向国外输出货币,即一般不会向进口商品,大力鼓励出口本国的商品;由于认识的发展,重商主义理论有了一定的改进,他们不再单纯的强调货币的流入,允许一定的货币流出,但是要做到流出小于流入,最终保证货币资本向本国回流。虽然重商主义不太得到后来学者的赞赏,但是重商主义的思想可以说已经深入到寻求发展的每一个国家的骨髓,已经内化为共识。现在各国(当然包括我国)追求的净出口就是这方面的体现。随着对净出口最大化的追求,也带来了热钱涌入等问题,是我国经济受国际形势影响更大。

然而为了减少热钱涌入及更多其他国际经济事件的影响而在国际贸易上有所收缩,这对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早已掀起并不断的高涨的今天,一个国家只有更多的参与国际贸易,融入国际贸易的分工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才能跟上世界的节奏。要解决热钱涌入及外汇规模较大问题,最终不应采取因噎废食的策略,而是要靠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贸易路子,制定好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战略是正确的,由此带来的外汇增长等也是良性的,不用过于担忧。国际贸易的成功与否又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市场的发展,比如产业的设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的生产动力和国民的就业问题等等。因此,要高度重视国际贸易战略的选择。

三、发展适合我国的国际贸易战略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西方学者早给我们进行了丰富的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重要代表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有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第二阶段是对赫克歇尔-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进一步扩展,代表人物是亚罗斯拉夫·万尼克;而第三阶段则是以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有关的国际贸易阶段,该阶段重视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竞争优势的概念,并为现在的各界商业人士极力推崇。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并不代表旧的国际贸易理论退出舞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今天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它对一国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单纯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能解决一些实际上的问题,这样才有了后来的竞争优势等理论。各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都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因此,在各种理论上的争论就产生了不同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主张。其中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争论相当激烈。

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一国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而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指核心竞争力,它是某种不同于别的竞争对手的独特品质,竞争优势可以使组织在市场中得到的好处超过它的竞争对手。

(二)比较优势

在我国,主张比较优势的学者们认为,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不能一蹴而就,企图通过纯粹的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优势来获得国家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不是一种最优的发展模式;相比较而言,发展国际贸易应该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具体说就是发挥我国劳动力充足的优势。通过最大限度的发挥此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的增长之后,才能完成技术创新所需的巨额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才有机会创新。如果我国放弃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把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竞争优势的培养,那样我国投资在这种培养上的资金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造成我国的国民经济也随之面临巨大的风险。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可以靠自身的发明来取得新技术,也可以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的方式为主,包括买专利、模仿等等。根据相关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买专利,成本一般只要这项专利技术研发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引进的必然是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可以避免自主研发所可能遭遇的失败。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定的技术创新也是可行的,需要的。但就算要考虑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发挥也是必定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所以一国在国际贸易时要更加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制定国际贸易发展模式。

(三)竞争优势

对于部分学者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的主张,国内的反对声音甚高。南京大学商学院的洪银兴教授的《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论文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论述文章。洪银兴教授认为在现代国际贸易初期,我国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但是这种单纯的比较优势模式只能是短期的,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它不是一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最佳战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里昂惕夫认为,在理论上,作为资本和技术充裕的发达国家,本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但是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恰恰相反。专家们对此的解释是在国际环境中,在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其他国家不一定对其予以承认;而且,根据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曲线上的边际替代率和相关理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发达国家完全可能实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这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比较优势了。另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也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所带来的劣势。目前我国各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及“民工荒”的劳动力短缺等多种现象表明,劳动力的成本已经逐渐上升,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逐渐的减弱。以上情况集中作用,使得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国家往往在国际贸易中受挫。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过于单纯的强调比较优势,极力在能给自己带来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越有优势就越生产,出口就越多,进而后续生产也越多,如此循环往复,国家将永远的生产较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缺乏主动革新技术的动力和举措,最终只能通过依靠外国的技术而生存,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增强,就形成“后发劣势”问题,不但不利于一国经济的独立,久而久之会影响政治的发展。而且,长期的依赖发达国家,发展的步伐势必比它们慢,当迎头追赶时,发达国家已经又向前奔进,而且前进得比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快得多,长期如此发展下去,欠发达国家就会慢慢地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依靠比较优势,还要有自己的技术发明和创新,从而使自己的产品产生差异,增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这样就能够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为本国的“赶超”提供条件。正像洪银兴教授这一派人士所赞成的那样:在目前的形势下,现在和将来,我国的国际贸易主要还是要突出竞争优势的贡献。

(四)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适合我国的长远良好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最好把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就如各界颇为推崇的:目前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产业。以相对低的劳动成本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把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要素与引进的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结合,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形成的全要素生产效应,提高资源利用和其他方面的效率,从而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大的优势,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的综合实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前“亚洲四小龙”的贸易模式不适合我国,现在的印度模式也不适合我国。拿印度的发展模式来说,它强调在IT、汽车等高端产业进行技术创新,企图通过单纯的追求自身竞争优势实现赶超。但是,印度却忽视了自己人口大国的国情,忽视了比较优势。它的高端产业发展了,但从中得到实惠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但是,印度现在的发展也很快,GDP的增长速度惊人,我国国内担忧印度经济发展超过我国的声音时有出现。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下,相信我国经济能够稳步发展。

总之,走具有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战略,恰当发挥好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国内各国际贸易参与主体能积极应变,化被动为主动,在充分认识并将自己现有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竞争优势作为新的增长发动机,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坚持不懈发展实体经济,我国国际贸易终将在国际经济的大风大浪中安全前行。

[1]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06)

[2]洪银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Z].中评网,2004-10-28

http://finance.sina.com.cn

[3]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07)

[4]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Z]中国新闻周刊,2004-9-18

[5]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评论,2002(02)

[6]张小蒂,李晓钟.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J].2001(06)

[7]俗家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J]世界经济文汇,2000(06)

[8]裴远颖.经济高速增长的印度:比较优势已经赶超中国[Z].中国经济时报,2004-4-27

http://finance.sina.com.cn

[9]蔡昉.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Z],中国网,2007-08-03

[10]梁东黎.宏观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洪银兴.现代经济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江燕平(1987-),女,汉族,广东人,南开大学研究生在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矮的优势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感谢竞争
画与话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