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视阈下高职院校廉洁教育研究

2016-04-17 06:06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德师学风院校

孙 标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纪委办公室,江苏 南通 226007)



学风建设视阈下高职院校廉洁教育研究

孙 标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纪委办公室,江苏 南通 226007)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廉洁教育在高职院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对普通教师和广大学生廉洁教育缺失,一些不廉洁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影响了学风建设的成效。在学风建设视阈下,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廉洁教育的重要性,把廉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创新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廉洁意识,提升学风建设成效。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廉洁教育

2007年《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1]。《意见》颁布近十年来,从廉洁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廉洁文化建设成效等方面,反映出高职院校对廉洁教育的重视度普遍不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受到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资源短缺等客观因素影响,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形势十分严峻。截至2015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 341所,招生数348万人,在校生1 048万人,占到高等教育总人数的41.2%。在高职院校开展廉洁教育是我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加强廉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对于提升学风建设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高职院校开展廉洁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意见》明确要求,学校要安排一定课时开展廉洁专题教育,并组织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把廉洁教育落到实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教监〔2008〕15号)指出,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引导作用和学生骨干队伍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等形式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2]。高职院校开展廉洁教育的对象包括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廉洁教育重视度明显不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1. 高职院校对在普通教师和广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廉洁文化育人是高职育人体系题中应有之义。一些高职院校习惯于将开展廉洁教育的对象局限于党 员领导干部群体,不重视对普通教师尤其是广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活动,也没有将廉洁教育纳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近两年,随着师德师风建设的升温,对教师的廉洁教育重视度有所提升。但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廉洁素质的培养存在明显短视,认为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不到腐败,没有必要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才是根本任务。由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一般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由于缺少配套制度的支撑,廉洁教育只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偶尔涉及,没有形成专门的课程体系。一些高职院校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往往缺乏主动性,以通知落实通知,上传下达,缺乏创新意识。

2.高职院校开展廉洁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尚未健全

高职院校开展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廉洁教育需要纪检监察、学生工作、教学、共青团等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但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的廉洁教育依靠纪检监察部门单打独斗存在了许多年,共青团、学生工作、教学等与学生联系密切的部门的缺位使得廉洁教育的开展力量十分薄弱。纪检监察部门的主业是监督执纪问责,而高职院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配备通常严重不足,因此,教育的针对性、创新性、有效性都难以得到保证。

二、 不廉洁行为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产生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是影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两大主体,分别体现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在社会不良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加之廉洁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师生中出现的一些不廉洁行为对学风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

1. 少数教师廉洁从教意识淡化,师德师风失范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廉洁自律,为学生做好示范。但是近年来,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下,一些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首先,教书育人应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是一些教师对待教学主业敷衍了事,不潜心钻研教学业务,教学方法枯燥无味;不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千篇一律,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却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在外兼职,影响了教学成效,损害了学生的根本利益。其次,个别教师在学生考试、论文答辩环节不能坚持原则,私下收受学生的好处,给予学生方便。最后,少数教师为了评职称,在学术科研方面造假,剽窃别人的成果为己所用,学术道德水平低下。这些行为在对教师群体的形象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为学生做出了不好的示范,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造成了不良影响。

2. 少数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学风纪律松弛

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但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少数学生受到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做出一些不廉洁行为。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丧失,贪图享乐,追求生活上的奢靡,好攀比,缺乏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学习态度消极,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迟到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行为屡禁不止。这些不诚信、不廉洁行为成了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难以有效解决的顽疾。

三、 学风建设视阈下高职院校廉洁教育的路径

学风建设的两大主体是教师与学生,解决学风建设难题的关键是要促使师生思想认识产生转变,摒弃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价值取向,将精力聚焦各自的主业。在学风建设视阈下加强廉洁教育,必须要围绕广大师生这条主线,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端正教风,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

1. 将廉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廉洁教育协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普遍重视的基础性工作,并已经开展多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持续性,需要形成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构性思维,实现两者在组织机制、文化载体、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同构[3]。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风建设成效需要依靠扎实有效地开展廉洁教育来保证。将廉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改变在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不受重视的现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高职院校廉洁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将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具体可以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有针对性地加入廉洁教育内容,形成廉洁教育的整体合力。

2. 将廉洁教育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价值理念和品德言行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风建设是高校教师廉洁教育的最主要的着力点。教风是校风的核心,是学风的先导,也是师德的主要载体[4]。高职院校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通过专题教育、学习培训、座谈交流等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廉洁自律意识的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教师不但要教好书,更要抓学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困难。高职院校要大力挖掘教师中的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加强典型事迹的宣传,诠释师德师风的内涵,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奖励力度。同时,加大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治理,对教师中不履职、不尽责的负面典型要加强通报曝光,严肃处理,以强有力的问责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并取得实效。

3. 精细化设计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有自身的特点,比如理论接受能力薄弱,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因此,廉洁教育内容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以解决学生廉洁意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内在需求。廉洁教育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教育内容也要有所侧重,如对本科生的教育应注重理论教育和引导,对专科生要侧重诚信教育、道德教育和廉洁实践教育[5]。 对于“90后”高职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应尽量减少简单的说教式教育,增加实践性教育比例。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廉洁自律意识,从而改变他们在学习上的不良行为习惯。

4. 拓宽廉洁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教育

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接纳度较高,各种各样的信息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造成“学习无用论”在学生中很流行,看待社会腐败现象片面化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利用新媒体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在各种价值观念横行的现状下,廉洁教育要快速占领新媒体这块阵地,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微”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优势,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将廉洁教育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适当引导他们作一些以具体行为为案例的思考、辩论、讨论,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廉洁教育的成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A].2007-03-27.

[2] 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教监〔2008〕15号[A].2008-09-03.

[3] 邓纯余. 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与同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17-19.

[4] 倪金荣. 高校教师廉洁教育的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92-94.

[5] 宁钰球. 立德树人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探究[J].高教论坛,2016(5):18-19.

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634)

孙 标(1982—),男,江苏建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E-mail:93916811@qq.com

G641

A

2095-3860(2016)05-0348-03

猜你喜欢
师德师学风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