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结构与性能”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探讨

2016-04-17 06:06谭冬宜凌群民罗以喜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织物面料

谭冬宜,凌群民,罗以喜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织物结构与性能”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探讨

谭冬宜,凌群民,罗以喜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织物结构与性能”是湖南工程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在课程教学中,以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制订符合研究生教学特点的授课内容。通过总结本科教学经验,提炼并创新设计关联式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以“练”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课件的质量,使研究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织物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织物结构与性能;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我校(湖南工程学院)自2012年开始招收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秉承“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纺织工程专业基础,以及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组织沟通能力和广阔视野的纺织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织物结构与性能”为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专业课程,主要介绍机织物和针织物的结构特点以及织物的基本性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织物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和织物的基本性能,了解织物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我校在研究生教学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 “织物结构与性能”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而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历程较短[1-3],国内各纺织院校的培养方案又不尽相同,也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课程的教学造成困难。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探讨“织物结构与性能”研究生课程的教学问题。

一、 教学内容设计

我校纺织工程学科包括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纺织新材料与数字化纺织加工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三个专业方向,“织物结构与性能”课程主要面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这部分研究生几乎没有纺织工程的专业背景,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以基础知识为主,并且借助大量的实验操作,帮助研究生在较少的课时内就能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包括机织物结构、针织物结构、织物性能三部分。其中,机织物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机织物的结构参数、机织物的各种组织特征及其织物外观效果;针织物结构部分主要介绍纬编、经编针织物的结构参数及常见的纬编、经编织物组织;织物性能部分主要介绍织物的基本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讲述织物的各种功能,如阻燃性、抗菌性等。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验教学主要包括机织物结构分析、针织物结构分析、织物性能测试三个方面。

针对国内没有统一的为研究生教学所用的“织物结构与性能”教材的现状,我校在教学中以《织物结构与设计》(荆妙蕾主编)、《针织学》(龙海如主编)、《纺织材料学》(姚穆主编)为主要参考教材,制作了一套适用于研究生理论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自编的《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教程》和《纺织基础实验中心全开放实验教程》。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特点在于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结合。针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来源广、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 关联式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习惯把知识点讲得很透,但忽略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盲人摸象式地学,经常出现知识点混淆的现象。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方向的研究生都具有较扎实的服装专业知识,但是在纺织工程方面基础较弱。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首先要进行关联式教学,将纺织与染整、纺织与服装之间的关系理清,比如可以阐述由纤维—纱线—面料—成衣这一由点、线、面到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诸如组织图等与织物结构和性能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讲授。在织物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机织物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会涉及到其他专业课程,比如“纺织材料学”“机织学”。在课堂教学时,要重视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关联在一起,比如纱线线密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这就与“纺织材料学”课程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学习织物结构设计的前提。既要掌握织物结构特点,也要弄明白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这就涉及到与“机织学”课程有关的机织工艺知识。因此,在进行“织物结构与性能”课程的教学时,要采取关联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重视所学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知识点的联系,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2. 注重实践教学

“织物结构与性能”课程传授的有关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且又是面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因此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该课程设置了机织物分析、针织物分析以及织物性能测试三大类实验项目。实验课的开设应与理论课的进度保持同步,使理论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介绍小提花组织时,恰当的织物分析在帮助研究生掌握分析步骤和方法的同时,能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理解这类组织的结构特点。通过反复的织物分析,研究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使他们在较短的理论课时内掌握织物的结构特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收集企业的疵点面料,分析这些织疵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减少织疵的措施,这对研究生学好该课程有较大的帮助。

3. 以“练”辅助教学

“织物结构与性能”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单靠文字性的介绍是很难讲清楚的。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边讲边练、课后多练、以“练”辅助教学的方式,大大增加了研究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比如在介绍织物上机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教会研究生绘制几个上机图,使他们快速理解所学内容,并激发他们对此类知识的学习兴趣。

4. 提高课件的质量

教学课件的制作至关重要。“织物结构与性能”课程的课件包括四个方面:(1)必修的基本知识,如织物组织、组织点飞数等内容。(2)各种面料图片。通过网上搜索、拍摄等方式获得的面料图片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将往届学生在毕业设计、科技创新或各类面料设计大赛中设计的织物作品插入到课件中,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且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3)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将最新、最前沿的面料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介绍织物性能时可延伸介绍一些新型面料,如空调面料、形状记忆面料等。(4)教学辅助材料。在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是,教师所讲的某种织物结构很难找到完全配套的面料,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平时积累,可将学生试织的面料制成面料库,供下届学生学习和分析用,以此形成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 考核体系

“织物结构与性能”研究生课程的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综合考试两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过程考核重在考查研究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课堂互动、实验操作以及练习情况,考核研究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分析织物结构、掌握织物性能测试、独立完成相应练习的情况。期末综合考试采用标准化试卷,以闭卷方式进行,根据答卷成绩进行评定,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两部分。

四、 结语

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刚刚起步。“织物结构与性能” 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本科教学为基础, 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生源特点而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

吸收了本科教学的优秀成果。我们在2014、2015级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制作的课件及编写的实验教程均适用于后续各届研究生,制作的多本织物面料集同时为纺织工程本科生教学所采用,受益学生数达到260人次。

[1] 周文辉, 陆晓雨.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基于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的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4(6):60-64.

[2] 郝明君. 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9(3):115-118.

[3] 唐益群,赵化,王建秀,等.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学研究,2012,35(1):36-41.

2014年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校教字〔2014〕34号)

谭冬宜(1981—),女,湖南株洲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织物结构与产品设计。E-mail:tdy000@qq.com

G643.2

A

2095-3860(2016)05-0380-03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织物面料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