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专业选择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4-18 06:07柳欠欠李隽华
新课程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选择

□柳欠欠 李隽华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专业选择现状及对策研究

□柳欠欠李隽华

【摘要】本文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现状为出发点,从高中毕业生了解专业的方式和程度、家庭经济情况、高中教师三个方面对大学专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毕业生自身、高中毕业生家庭、高中学校、高中教师、社会等五个维度,提出指导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专业;选择

一、研究背景

有专业机构表明,每年由于高考志愿填报不恰当,有近30%的学生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学;有42.1%的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其中有65.5%的学生认为,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们将选择其他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专业。这些数据表明,由于高中毕业生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大学专业时,没有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作为选择大学专业的主要依据,导致所选的专业与自己希望就读的专业有较大的差距,为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边疆、民族、贫困是其显著特征,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由于长期受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大学专业时多表现出无措与迷茫。为尽量减少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不结合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因素盲目的选择大学专业,导致读大学后对自己所选专业不满的问题,特开展了本研究,希望能帮助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现状

1.大部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对自己兴趣爱好与特长缺乏明确的了解,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领域缺少明确的认识

图1对自己兴趣爱好的了解程度

图2对未来所从事职业领域的明确程度

由图1可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仅有40%的高中毕业生,非常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有57%的高中毕业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是很了解,而有3%的高中毕业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自己、高中毕业生家庭以及高中学校,对兴趣爱好的发现和培养不是特别重视,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缺少对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的条件、氛围和环境。

由图2可知,仅有18%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毕业生明确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领域,而有33%的高中毕业生不是很明确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领域,有49%的高中毕业生不明确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领域。这说明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缺少规划。

2.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了解大学专业的程度在户口类别、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户口的高中毕业生对大学专业了解较少,而城市户口的高中毕业生相对于农村户口的高中毕业生对要填报的大学专业的了解要全面和深入。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方式、了解程度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做卡方检验得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对专业的了解方式越科学、了解程度越深入。

3.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参考人在性别、父母的教育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将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参考人与性别做卡方检验得:男生和女生在选择大学专业参考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参考人依次是老师、自己、父母。而女生的参考人依次是老师、父母、自己。两个群体的主要参考人群都是老师,相对于女生,男生更相信自己,女生更多的是依靠老师和父母。

将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参考人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做卡方检验得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在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参考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时,大多学生参考老师的意见,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学生更多地参考父母和自己的意见。因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教育,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子女了解知识的渠道、了解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增多,可以接触到较为丰富和前沿的知识,对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

4.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大学专业选择受家庭经济影响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家庭贫困的占总样本的44%,家庭经济一般的占总样本的39%。通过将家庭经济情况与选择大学专业的影响做卡方检验得,家庭经济情况对选择大学专业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家庭经济贫困或是一般对填志愿有较大的影响,而相对于贫困,家庭经济一般影响要稍小,而家庭经济富裕对填志愿的影响最小。

5.好就业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主要依据

在选择大学专业的主要依据中,好就业是学生考虑专业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家庭的经济情况、专业有发展潜力、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学校名气、其他。有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填报志愿考虑的比较重要的因素,但此调查发现兴趣在大理地区学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可能和大理地区本身就是地处偏远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关系,这地区有60%的学生没有兴趣或是不明确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这和家庭以及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关系。而就业因素和其他的调查相吻合,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会很注重专业的发展前景。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现状分析

1.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了解专业的方式以及了解程度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户口的高中毕业生会更倾向于通过咨询已上大学的人了解大学专业,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镇户口的高中毕业生更多的是通过媒体来了解。由于受地域、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西南边疆农村地区信息的传播不是很广泛快捷,而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库,人口密集、网络发达,每天都有信息在更新,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信息。在性别方面,男生主要通过媒体介绍来了解专业,女生主要看学校的宣传资料。这和男女生的习性相关,相关研究表明男性青少年上网广度更大、时间更长、其成瘾率高于女性。男生对网络的驾驭高于女性,更容易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女生相对保守,不太善于运用网络,会更多地相信他人和学校的宣传资料。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选择大学专业越重视和关注,自身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大学专业,在子女选择大学专业时,会给子女提供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2.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家庭经济情况对学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影响

在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时,学生会考虑学费、住宿费以及生活消费。当今中国经济快速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贫富差距还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来说,高额的学费是一项极大的开支。虽然国家有助学贷款,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这项资助。同时如果考虑去发达地区读比较热门的专业,那么随之增长的还有高额的生活费用以及来回的交通费用。对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是生活在农村山区的学生来说,家庭的经济情况是他们在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时考虑的比较重要的因素。

3.高中教师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影响

男生的参考人依次是老师、自己、父母,女生的参考人依次是老师、父母、自己。两个群体的主要参考人群都是老师,老师在整个参考人群中有较高的意义,主要是因为老师在教学的同时,更多地了解高校的招生信息,其信息来源广泛,而且对信息具有较高的筛选能力,其总结出来的信息会比较专业,对学生比较有用。

三、指导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建议

1.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的思考

对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来说,选择大学专业是这一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要认真对待。在选择大学专业前期,首先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要明确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以及今后就业的方向,因为大学阶段是向社会过度的关键阶段,大学专业与今后的就业存在紧密的联系。再次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有些专业虽然听着很高大上,但事实上却是假大空。所以,面对大量的专业信息要学会对信息进行辨别、筛选,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最后在当今多数省份都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的现实下,要多借鉴和学习高考志愿填报策略。

2.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家庭要支持孩子多途径了解专业,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作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的父母,不管家庭经济情况如何,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孩子选择大学专业时,鼓励孩子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要依据选择专业,尽量不要受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限制孩子报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因为从经验上来说,教育投资是一项收益极高的投资,经济上的局限只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家长和学生自身的努力改变的(学生考取大学后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等措施减缓家庭经济压力),但是大学专业选择是不可逆的,对高中毕业生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3.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校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组织大学专业选择专题讲座

根据格林豪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观点,不同年龄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职业生涯任务,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职业准备阶段。根据这一观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校应该按照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要求,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落到实处,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明确做好职业规划的要素以及要具备的素质。在高中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之前,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对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安排关于大学专业选择的专题教育。帮助他们做性格、兴趣爱好测验,根据性格、兴趣爱好测验结果与专业类别做匹配,让学生及家长了解什么样的专业更适合自己,以此作为选择大学专业的依据,促使他们根据自己的成长需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

4.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老师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填报志愿,理智选择大学专业

作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主要参考人,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指导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积极性。首先,要加强对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政策的研究。其次,要加强对本省内本校历届学生入学率较高、学生普遍比较向往的几所高校的近三年的招生专业、招生计划以及专业录取分数线的研究。再次,在平时要多观察学生、多了解学生,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填报高考志愿、选择大学专业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侧重选学校和侧重选专业的主要区别、了解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的策略技巧,让学生认识到与高中阶段的学习相比,大学教育更侧重专业的教育,对自己今后人生的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而且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与大学专业存在密切的相关,如果性格、兴趣爱好与大学专业能有机地结合,那么将会促使学生很轻松地完成学业,而且兴趣爱好也会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发展。

5.社会角度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是不争的事实,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高中毕业生家庭给予一些帮助。作为一个新的扶贫对象,对他们进行阶段性扶贫,以弱化家庭经济情况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金吉.高考专业兴趣测验的编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2]陈舒怡,张雪飞,杨崇山等.武汉某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及其人格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6):544-546.

[3]谭红琴.大学生专业志愿与专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4]卢雪松,杨倩,鲁烨,汤苏扬.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与专业满意度关系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8,(11):202-204.

(编辑:秦俊嫄)

作者简介:柳欠欠,硕士,大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和成人教育研究;李隽华,大理大学教务处副科长,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5-004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成长需求的高中毕业生大学专业选择视角研究”(编号:Y1303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