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文献统计的设想及意义

2016-04-19 10:23史岩松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

史岩松

(西安培华学院 图书馆,西安 710125)



中国古典诗歌文献统计的设想及意义

史岩松

(西安培华学院 图书馆,西安 710125)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源远流长,自先秦以来,历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并有相当一部分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清代及以前的诗歌存世数量究竟有多少首,目前也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是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以表格形式统计出每个朝代以及每个作家各种体裁的数量,对今后的文学及文献学研究无疑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古典诗歌 ;文献统计;历代诗歌统计表;生卒年考证;历代别集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自《诗经》开始,特别是唐宋以来,古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保存下来的也是十分丰富,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即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诗兴起以来,古典诗歌的创作也未曾中断。中国古典诗歌现存数量究竟有多少?这是摆在当代学人面前的一个难以回答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界缺乏相关统计数据,实际数量究竟有多大出入,无人能知。对于统计诗歌传世数量的问题,笔者在此略陈拙见,抛砖引玉,以期学界对此有所关注。

1古典诗歌统计的设想

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尽管其存世数量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但在目前古籍整理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文献共享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如果学界达成共识,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也是可以实现的。

1.1古典诗歌统计的可行性

古典诗歌存世数量究竟有多少?面对这样的提问,学者以前绝对是无可奈何。因为存世的别集、总集等古典文献数量具体有多少,人们不得而知,统计诗歌的数量更是无从谈起。汇聚数百位专家学者,历时十七年于2009年6月编纂完成的《中国古籍总目》,“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调查与著录,第一次将中国古籍书目著录为约二十万种。”[1]实际数目据赵昌平在《〈中国古籍总目〉:传承与创新》一文中的说法应是“177107种”[2]。这一成果的问世,基本上摸清了中国古籍存世的家底,提供了研究人员查询古籍的路径,也为系统统计中国古典诗歌的数量提供了可能。随着古籍整理事业的深入开展,一些技术公司依靠雄厚的学术力量在古籍数字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基本古籍库》、《历代别集库》、《别集丛编系列数据库》等大型古籍数字化产品,对于统计古典诗歌数量,将会起到极大的便利作用。

1.2统计中的困难因素

要准确地统计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存世数量,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艰巨性,其中的困难因素也很复杂,需要认真对待。

首先,是《中国古籍总目》的著录可能有遗漏。众所周知,中国古籍存世数量颇多,分布范围极广。《中国古籍总目》主要统计的是公藏的信息,而大量私家藏书及海外私藏未能收录其中。此外,《中国古籍总目》规模宏大,编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瑕疵。学界迄今已有数篇论文发表,指摘其误,如史广超的《〈中国古籍总目〉指瑕》;张宪荣的《论〈中国古籍总目〉对古籍种类和版本的统计失误》等等。所以在利用《中国古籍总目》时,我们不可盲目信从,否则统计结果难免有误。

其次,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其困难也是十分显见的。有关诗歌统计的问题,学界较少关注,关注较早的是浙江大学朱则杰教授,朱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为编纂《全清诗》而努力。其于2004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清代诗歌中的若干作品统计问题》的文章,对乾隆、黄景仁、龚自珍、袁枚等人诗歌统计中的差异,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3]。诗歌统计的难点主要在明清两代,而清代尤甚。学界对元代及以前的诗歌汇总做了相当多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逯钦立(1910-1973)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诗歌8300余首,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主持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订补本)》,目前正在进行中;南京大学周勋初教授等主编的《全唐五代诗》收录诗歌在55000首左右,较清代编纂的《全唐诗》约新增作者1000人,约增补诗歌5000首,预计2018年出齐;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收录诗歌254000余首[4];阎凤梧、康金生主编的《全辽金诗》收录诗歌11662首[5];薛兆瑞、郭明志主编的《全金诗》,收录诗歌12066首[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杨镰研究员主编的《全元诗》收录诗歌约132000首[7]。元代以前的诗歌,基本上已整理完成,对于其统计,自可少费精力。而明清别集存世甚多,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明代存世别集约7176种(包括同一别集的不同版本)。复旦大学的《全明诗》项目,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已启动,但由于若干因素影响,只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3册,之后再未有新进展。可喜的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于2012年7月发布了《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其中《全明诗》项目再度被提上日程,由复旦大学吴格教授主持,明人诗歌存世数量,书成之日,一目了然。清代别集存世更多,柯愈春先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凡例云:“本书收清代有诗文别集传世者一万九千七百余家,四万余种。”[8]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断代诗文总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共800册,总计收录诗文集4058种,所录诗文约500万首(篇),数量如此浩繁,也仅是清代别集的一小部分而已,如实统计,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除少数大家、名家以外,绝大多数别集未被整理,加以版本众多,统计的工作量十分繁重。

最后,古代的文化环境,造就写诗的人比比皆是。由于历史原因,一些作者的诗歌并未以别集形式流传后世,但因时人、后人的记载、收录,仍有大量作品散存于选集、方志、传记、笔记、日记等著作中。从浩繁的古籍中辑得作家的诗歌,工作也是异常繁琐。今人常有专篇文章对新编总集进行补遗,那是一种好现象,如果没有此前诸贤对总集的筚路蓝缕之功,估计学人对网罗放佚也就不甚关心了。此外,有些诗歌的作者归属问题,也存有争议。对诗歌的辨伪存真工作,更是统计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总之,对中国几千年来的诗歌作具体细致的统计,明确每位作者存世的诗歌数量,任重而道远。

2中国古典诗歌统计的成果形式

在具体认识到诗歌统计中的困难因素之后,主要工作就是着手统计了。统计形式如何呈现呢?笔者以为用表格形式分体著录各种诗歌比较合适,一目了然,更便于专项研究之用,姑且名之为《历代诗歌统计表》(简称“《统计表》”)。

《统计表》中主要有如下项目:姓名、生卒年、字号、籍贯、别集名、版本、藏书单位、卷数、三言古、四言古、五古、六言古、七古、五绝、六言绝、七绝、五律、六言律、七律、五排、七排、杂言、句、诗歌总数、附注。

《统计表》各项著录的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说明。诗歌是以每句字数及格律来分体,每句字数不等,皆归入杂言,如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不作七古论。平仄粘对不符律诗者亦皆归入古体,个别情况如拗体七律等除外,其数目可在附注中加以说明,骚体(楚辞体)、乐府、歌行等亦皆按言归入各古体。对于个别时代久远,具体作者已不可考的总集、选集来说,姓名项可题其编者,如《诗经》作者题为孔子等等,或题某朝某代人,出处等具体情况在附注中加以说明。生卒年一项,著录工作较繁琐,在文献齐备的情况下,大有可考之处。古人皆有字号,有的字号较多,在可考的情况下一并著录。籍贯在注明当时地理区划同时,尽量将今日地理位置注出。版本项如是别集未经整理,须注明版本及其藏书单位,以便于核实。如该别集已有今人整理之本,则藏书单位无需著录。有别集者,或分卷或不分卷,专收诗歌的别集,如实著录,若不分卷,亦须标出。非专收诗歌的别集,既注出整部别集卷数,亦须注出诗歌的卷数。凡非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一首诗中字数不一者,皆归入杂言。附注一项涉及面很广,如他人研究成果的引用,佚句、残句等出处的著录,联句的作者归属问题等等,皆可在附注中予以说明。表格著录项目见下表:

表1 历代诗歌统计表

欲准确统计出诗歌数量,一个问题不容忽视。有关诗歌数量单位的“首”“篇”“章”的异同有必要在此作一个简要的说明。关于“首”,《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解释是:“量词。1.用于诗、文、歌曲等。”[9]4793这是有关统计诗歌数量的最主要的单位。关于“篇”,《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解释是:“首尾完整的诗文。”[9]3195这也很好理解,相当于诗歌中的“首”。而关于“章”,《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解释是:“音乐一曲为一章。也指诗、文的段落。《说文·音部》:‘章,乐竟为一章。’段玉裁注:‘歌所止曰章。’王筠句读:‘《风》、《雅》每篇分数章,无论入乐不入乐者皆然。’”[9]2898汉魏晋南北朝时,诗歌入乐者很多,一首诗往往有数章,但绝不能作数首计。逯钦立先生在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时,对于“首”、“章”的区分就十分明确:

一七、古人歌诗。一题或有数首。一首或分数章。一歌或含数解。积章成篇。合解成歌。是以一作而具各章各解者。皆不得割裂。盖解断即不成歌。章断即不成篇也。如颜延年秋胡行。文选一首。玉台九章。王融秋胡诗。本集七章。古文苑一首。举数虽异。然皆不误。因一首可有数章也。诗纪于上举二诗。改九章、七章为九首、七首。诗删因之。遂取颜氏三章以为三首。此甚不可也。又如刘桢赠五官中郎将之必为四首。而不得以四章目之。嵇康秋胡行之必分七章。而不得以七首目之。区囿不同。界限须明。[10]

后人拟古之作很多,一首数章的情况肯定会有。统计诗歌数量时,一定要“首”、“章”分明,只有这样,统计的结果才会更加符合实际。

3诗歌文献统计的意义

清代及以前的诗歌数量基本上已经固定,在保存完善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增减。面对浩如烟海的诗歌,如果能够进行一次详细的统计,对今后学术研究的进步,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1为诗歌分体研究提供参考

《历代诗歌统计表》以表格形式将各体诗歌统计出来,通过量化数据,可以看出每位作者各种体裁诗歌的数量,进而知悉其所擅长的体裁。也可以统计出每个朝代每位作者的创作数量,即可作横向对比,也可纵向比较。例如,七律作品超过千首的有几位?有没有只创作一种体裁的诗人?哪位作者创作的五律最多?等等。届时,诗歌史上的各类之最也将更加全面,若为历代诗人排列名次,想必此类数据也是很重要的参考。而有志研究某一体裁诗歌的学人,依据此数据,也会得出更加令人信服的结论。通过分析数据,相信研究古典诗歌会有更多的角度及关注点值得挖掘。

3.2补集部古籍提要之未备

古籍提要是了解、阅读古籍的一把钥匙。自西汉刘向《别录》以来,历代学者对典籍做了大量的整理著录工作,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古籍提要。无论是官修还是私修,提要都是简介作者生平、版本源流、学术思想、内容得失等内容。但笔者认为,缺乏对古籍具体信息的数据描述,读者对该书的了解会不全面。如果提要在作者生平之后,说明该作者诗歌(文、词)总计有多少首,接着将各体作品的准确数字列出,如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则是相当丰富的书目信息,读者虽未翻原书,而此书大致情况已了然于心了。今人撰写的古籍辞典、文学辞典、古籍提要等工具书,于各体诗歌的统计数字等内容也常常尽付阙如。如将各体诗歌的统计数据一一列出,无论如何,该书的提要信息都是更加详尽了,而这或许更是一些读者最想获知的内容。《统计表》问世后,相信别集类古籍提要的信息不全能够藉此而得以补足。

3.3补正作者生卒年问题

作者生卒年,应该说是一个年代问题,常常为人所忽视。实际上生卒年对于文献的正确解读、确定作者交游等颇为关键。诗歌作品中常常记载有人物的生卒年信息,如英启《葆愚轩集》卷一《乙酉重阳》有句云“五十三年鬓半霜”[11];严我斯《尺五堂诗删》卷三《哭仲弟诗》有句云“仲也降壬申,少于予三岁”[12];张问安《亥白诗草》卷八《实夫生日五月廿五日,余与实夫同岁生,余生于十二月》有句云:“亦是尧时丙子生”[13];等等。江庆柏先生编著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在人物生卒年考证方面应该说是一部力作,但由于清代文献太过繁富,一些作家别集无暇参读,以致《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有相当一部分作者的生年或卒年是空缺的,使得人们在利用此书时,偶尔有些遗憾。今对古代诗歌做详细统计,就要细读每首诗的题目及诗句,以确定该首诗是古是律,是定言是杂言,在细读题目及内容时,就会发现大量人物的生卒年信息,通过标注、考证,最终予以著录。广泛详细地阅读诗歌文献,促使《统计表》有信心在人物生卒年的考证上有更多新的突破。

3.4诗歌的辑佚、辨伪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要准确统计出每位作家诗歌的数量,首先就要确定每首诗的著作归属问题。如果作者有分歧,要统计出准确的数字并不容易,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作品归属的情况下,一定要在附注项中加以说明。无论有无别集传世,要想收集全某位作家的诗歌作品,辑佚工作必不可少,所辑诗句,尽可能在附注中注明出处,同时做必要的考证。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十分重要,新编的《全唐五代诗》据说纠正张冠李戴者近千首,这无疑对准确统计唐五代诗歌数量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此外,目前有关《全宋诗》辑佚的文章,数量在几百篇,补遗《全元诗》的文章也有十余篇,这些都是统计诗歌数量时需要时时加以关注的。相信在阅读丰富的文献基础上,诗歌辑佚、辨伪工作的成绩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 结语

系统统计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数量,给迫切询问古诗数量的人们一个确切的答案,是摆在学界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统计中国古典诗歌的想法,以期学人能对文学统计给予关注,早日有诗、文、词等各方面统计著作的问世,相信《统计表》的完成对日后的文学研究及文学史的编写会产生积极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中国古籍总目:集部[M].北京:中华书局,2012:前言3.

[2]赵昌平.《中国古籍总目》:传承与创新[N].中华读书报,2013-01-16(9).

[3]朱则杰.清代诗歌中的若干作品统计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0-63.

[4]张昌红.《全宋诗》指瑕27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3(1):71.

[5]阎凤梧,康金生.全辽金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凡例1.

[6]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凡例1.

[7]杨镰.全元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3:凡例1.

[8]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凡例.

[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九卷本[M].2版.武汉:崇文书局,2010.

[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凡例4.

[11]《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725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561.

[12]《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117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1.

[13]《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448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24.

责任编辑:柳克

Imagin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tat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Documents

SHI Yansong

(Library, Xi'an Peihua University, Xi'an 710125, China)

Abstract: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Since pre-Qin Dynasty, the poets have created a lot of poems and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m have been preserved, being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 is not a relatively accurate number about how many poems that are survived in or before Qing Dynasty, which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 The statistical number of each writer with various genres in each dynasty by tables will undoubtedly have a positive promoting role for literature and document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classical poetry; literature statistics; statistical table of poetry in each dynasty; birth year research; ancient works

中图分类号:I207.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3-0057-04

作者简介:史岩松(1981-),男,吉林榆树人,馆员,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
浅谈初中古典诗歌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
小议高中语文的古典诗歌教学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策略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浅谈古典诗歌教学的三个抓手
高中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