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媒体联盟吹响号角

2016-04-19 18:13多家商人
中国商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三河总编辑徽商

多家商人

是否更改组织名称?

是否在国家民政部门申请成立?

是否在国家工商部门申请注册成立联盟公司?

如何让联席会议常态化、商媒组织怎样运行正常?

围绕这些问题,大半个中国的商人媒体在3月中旬齐聚合肥,共议媒体发展转型之路。

第一声号角在美丽的三河古镇吹响

“2016全国商人媒体联盟联席会”的第一声号角在美丽的三河古镇吹响。3月17日下午,全国商人媒体联盟各位总编辑、社长云集三河,一边观赏古镇美景,一边共议商媒发展。徽商传媒副总编辑、徽商全球理事会副秘书长许祝生主持了此次会议。“商人媒体始终对中国的商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商人媒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更好地服务中国商人,助推中国经济发展。”肥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光艳,肥西县三河镇人大主席马晓梅分别发表了欢迎致辞,并表达了与各大商人媒体进一步合作的意愿。

徽商传媒总编辑,徽商全球理事会秘书长韩新东在开场欢迎辞中提到,“这次全国商人媒体来到三河古镇聚首,共商商人媒体发展,可能是个偶然而魅力的巧合。但是各位总编辑、社长在百忙之中来到了合肥,领略了三河的美景,这里其实就是一个中国美好乡村建设的样本和缩影,希望这样的缩影通过你们带回去,能够给商人媒体的发展带来思考,也通过你们的生花妙笔,让更多企业家到这里投资。”韩新东说,“三河古镇有着不亚于乌镇的精彩,但如何将安徽文化转化成生产力和生产价值,要好好向《浙商》的同行学习,在这一点上徽商是有底气的,因为这种底气来自于勤劳智慧的江淮人民。”

创刊20年的《中国商人》杂志近几年开启了加速转型之路。“去媒体化,实施内部公司制”,《中国商人》杂志社社长李宏刚和与会商人媒体领袖分享了中国商人杂志社的转型历程,他认为,只有打通平台,未来才会有更多合作渠道,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国商人。他同时表达了与三河古镇合作的美好愿景。

“两只脚一踏进安徽的土地,人就醉了!” 《苏商》杂志总编辑俞文勤感叹道。他说,江淮大地上的安徽和江苏始终地缘相亲、一衣带水。其执掌的苏商传媒12年前走上了商人媒体的道路,他笑言苏商和徽商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交流。他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苏商传媒内容、活动、商业这三大板块的运作和发展,并分享了新媒体发展的经验。

《浙商》杂志副总编臧铯形容三河古镇是个拥有历史的胜地,“人在历史文化面前,一是会觉得渺小,二是会激发创造历史的基情。可以说,全国商人媒体今天创造了一个历史时刻。”她同时还介绍了《浙商》杂志。《浙商》虽然是一本杂志,但却在较短时间跳出了杂志概念,将自己定位为“做浙商的综合服务商”,因此打造了一系列商学院和智库服务平台。在“浙商回归”的大背景下,刚刚成立的、以马云为首的浙商总会希望把浙商企业家都凝聚起来。而《浙商》现在的重点工作是把“世界浙商网”做成一个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互联网平台。

《商业2.0豫商》杂志总经理于莉说这是她第二次来三河古镇,而这次的感觉特别不一样,“希望未来有机会带河南的企业家来参观、投资、考察”。她介绍说,《商业2.0豫商》创刊后的第一次学习就来到了徽商传媒,特别感谢徽商同行给予的支持和鼓励。“豫商经过了几个阶段的转变,由杂志转向关注创新和创新者,聚焦、关注和扶持创新型企业。2016年将注重与资本的对接,提供资本和智慧的服务。”

《楚商》杂志总编辑李玉申说,“我是第一次知道三河古镇这个地方,而我们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来到了这里,所以今后一定会带朋友过来。”《楚商》杂志注重线上推进服务外包业务,线下尝试企业帮带服务,并同时关注创新创业市场,今年进一步发现好的项目,引导本地企业家对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和孵化。新的一年,“楚商联合”的大氛围提出了“楚商抱团从杂志开始”的响亮口号,湖北企业界迎来了2016这样的好起点,也希望各界一如既往支持《楚商》。

“徽商有魅力,徽派有文化”,当天中午在徽商传媒的交流让《川商》杂志副总编辑李永红感受到了徽商的魅力,而下午三河古镇的游览则让他深受徽派文化的感染。他表示,《川商》杂志在创刊八年过程中不断摸索,在全国商人媒体中占有一席话语权,而在商业化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向在座媒体学习。“希望未来能多加强交流,也欢迎各位来成都和优秀川商企业家交流指导。”

“对于安徽的印象是有着厚重文化和历史的积淀”,从东北远道而来的《天下吉商》杂志社社长张琦对徽州古韵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合肥的幸福指数、徽商同仁的热情,三河的徽派建筑和手工糕点都是她的燃点。她还分享了《天下吉商》的创刊历程,从2012年到现在,她越发感受到做杂志的艰难,就在去年,他们在纸媒没落之势中突出重围。尽管张琦反复提到“杂志社还很小,在路上,在努力,要向各位学习”,但事实上,其打造的“悟空在东北”平台去年帮他们获得了一整年60%的收益。和商帮建立合作,用低价拿到优质特产,助推东北农业经济发展,也许正是值得商人媒体探索学习的模式。

“三河文化底蕴丰厚,我一定会故地重游”,《赣商》杂志总编辑助理龙志伟首先表达了对三河美景与文化的赞叹。他和与会企业家分享了《赣商》杂志的发展过程。2012年创刊的《赣商》为了抵御市场风险,成立了赣商文化传播公司,而一系列平台的建立则使得杂志有足够底气服务好赣商企业家。

《接力》——这本关注传承家族企业的杂志在当天的联席会中显得格外醒目,“二代企业家、富豪之子、知名家族企业孩子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接力》杂志副主编钟海泉认为,大众对于富二代有刻板印象,但事实上很多二代企业家都“富而思进,自富思源”。他表示,杂志摸索了五年,目前已经在二代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现在正在做制造业家族调研,计划走访全国制造业家族”,对于杂志未来的发展,他充满信心。

《甬商》杂志总编曹云不仅是第一次来到三河,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商人媒体联盟联席会,他别具心裁提出了“三河古镇是杨振宁的故乡,而宁波是屠哟哟的故乡,在这一点上,两地是否可以合作打造‘诺贝尔奖特色的合作?此外,曹云还介绍,甬商作为古代十大商帮之一,《甬商》杂志希望以传媒为核心,做成甬商针对经济类的公共服务平台,并大胆提出了“甬商大学”的概念,打造“投融资平台”和“甬商人才服务平台”。

《甬商》杂志总编曹云不仅是第一次来到三河,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商人媒体联盟联席会,他别具心裁提出了“三河古镇是杨振宁的故乡,而宁波是屠哟哟的故乡,在这一点上,两地是否可以合作打造‘诺贝尔奖特色的合作?此外,曹云还介绍,甬商作为古代十大商帮之一,《甬商》杂志希望以传媒为核心,做成甬商针对经济类的公共服务平台,并大胆提出了“甬商大学”的概念,打造“投融资平台”和“甬商人才服务平台”。

会议最后,徽商传媒运营总监,徽商全球理事会副秘书长许以信介绍了徽商传媒的各个平台情况,并表示徽商传媒将“做足徽商,做透徽商”,并与全国商人媒体联盟各家单位抱团发展,共创明天。

我们要打造中国商人媒体的航空母舰

3月18日上午,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徽商传媒主办的“全国商人媒体联盟联席会”继续进行,各家商人媒体的总编辑、社长们在合肥松原红木馆进行了数小时的深入探讨,并在激烈的讨论中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全国商人媒体联盟副主席、《苏商》杂志总编辑俞文勤主持了此次会议。

“商人媒体内部各家平台能不能实行公司制、合伙制?我们设想的合作或项目如何落地?如何实施?”《中国商人》杂志社社长李宏刚直言,“如果找不到好的方式,那么就没有必要走形式。”他建议将组织名称简化为利于传播的“中商会”。

六七年前就在思考如何整合全国商人媒体资源的徽商传媒总编辑、徽商全球理事会秘书长韩新东告诉与会媒体同仁,“我有一个梦想:我们不姓徽不姓苏不姓浙,我们就姓中国,我们要打造中国商人媒体的航空母舰。”作为商人媒体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他表示在座各位的相聚都是自觉自愿,是历史和现实把大家推到了这里,资源亟待整合,而认认真真成立组织机构、扎扎实实做好公司化运营平台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单打独斗绝对不是我们的方向,我们的相加不是1+1=2,而是要能产生各种裂变。”

“在座的商人媒体组织,要做好的无非是内容、社群和生意”,《苏商》杂志总编辑俞文勤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一是走回去,回到企业的需求,回到企业家的原点,回到我们创立这个平台的原点;二是走上去,要让企业家觉得你有他没有的东西,你才有价值,我们的内容是我们最大的生产力;三是走下去,做内容的人一定要往下沉,跟企业打成一片;四是走出去,带着企业家去交流,抓住新生代、转型者、投资人及投资机构的力量。”在联盟成立公司的问题上,俞文勤表示,在政府部门成立全国性组织,更利于社会化公众化的推广,《苏商》杂志社将不遗余力地支持,“不能只做传统传媒业务,而是要面向投资领域、面向制造业、移动互联网等,关键是要打通全国的资源。”

“联盟、联众、联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资源的整合”,《浙商》杂志副总编辑臧铯说,“成立公司一定要催生新生的事物,绝不能是简单的相加。”她表示,目前看到的媒体都是要做小而全,浙商传媒未来会反其道而行之,收缩业务做到小而美。在此观点上,她希望能从小而美的角度考虑合作点,“成立联盟公司一定要聚焦、精准,越是小的东西未来越能做大。”

《商业2.0 豫商》杂志总经理于莉则认为新思路才是传统媒体的惟一出路,她始终关注着移动互联网的新玩法,“罗辑思维”的年会门票一次性卖了20年,让她慨叹不已。她表示,“我们这个群体的碰撞需要把过去媒体的辉煌放下,只有这样,才能立地成佛。”

“企业家有投资、融资的需求”,《楚商》杂志总编辑李玉申表示,在经济下行环境下,希望借力商人媒体的企业家有很多,而在座商人媒体本身又有着巨大的资源储备,“把握好内容、社群和生意的关系,才能把握好企业家资源。”此外他表示,联盟公司制度必须尽快确定下来,细致到秘书处的工作、开会时间等等,具体下来,组织才能运营常态化。

《川商》杂志副总编辑李永红对臧铯“小而美”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公司定位很重要”。此外,他还另辟蹊径,“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建立全国商人大数据,从这个方向去发展产品,实现各家资源的优势互补。”

与其他商人媒体总编辑、社长的角度不同,《天下吉商》杂志社社长张琦着重强调了在一个团体中“拍板者”的重要性,“谁强谁做主。在座的商人媒体,一定不都是老大,我们要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共融体,一定是分工协作的。既有统一性,又有项目性。”她还建议将“全国商人媒体联盟”改为“中国商人媒体联盟”,“因为未来我们是要走向国际的。”

《甬商》杂志总编曹云的建议较为细致,“建议一年两次会议,定期实施交流机制,设置轮值主席,每年能有一次全国性大活动”。在他看来,机制的正常运行对一个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公司注册,他提出了两个思路:一是各自出资参与,二是以项目为主体的合作。

《接力》杂志副主编钟海泉、《赣商》杂志总编辑助理龙志伟也发表了真知灼见。

会议最终达成四项基本决议:一是“全国商人媒体联盟”改名为“中国商人媒体联盟”,成立“中商会”;二是将在国家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中国商人媒体联盟”,《中国商人》杂志社、《徽商》杂志社、《苏商》杂志社、《浙商》杂志社、《商业2.0豫商》杂志社分别作为创社发起人之一;三是成立“中国商业媒体联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定)”,在座七家杂志社分别作为公司发起人之一;四是成立公司筹备组。

经过一整个上午如火如荼的交流讨论,“中国商人媒体联盟”在合肥开启了新时代。

猜你喜欢
三河总编辑徽商
县级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如何做好新闻统筹工作
凤凰卫视资讯台原总编辑阮次山去世
论总编辑在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的作用
三河古镇巢湖风韵
徽商怎样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我最爱的美食
徽商回归之路
徽商回归
月亮和三千元人民币
内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