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中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究

2016-04-20 06:41秦洪敏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54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内容比赛

秦洪敏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54)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体育课堂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普通高中体育工作现状仍不容乐观,一是一些学校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而忽视课外体育锻炼,使课外体育锻炼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二是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等工作在目标一致性方面缺乏衔接与整合,活动开展缺乏合理运行机制的保障,致使各体育活动未能产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能。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制订和实施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普通高中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是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理念的指引和课程标准各领域目标的统领下,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纳入课程,通过整体规划形成目标对接、内容衔接、评价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并实施的教学。其目的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包括活动时间、参与行为等方面的要求,要从课程层面上实现目标、内容、评价的一致性,提高教学效益,要使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学习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升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生命旺盛”和实现学校体育的价值。因此,如何从本校特点出发,依据课程标准,构建系统化、系列化、个性化的篮球课程体系,并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普通高中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一)分解标准,确定目标

课程标准各领域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与锻炼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服务于课程目标,其本质目的是促进学生达成课程标准各领域的目标,实现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价值,因此,课程标准各领域的目标是构建高中三年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总目标的依据。教师要在研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延用、替代、拆解、组合等策略构建高中三年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总目标。

延用策略:就是利用一对一对应关系,将明确、具体的相关内容标准,直接延用成为教学目标,如“评价体能测试的结果”等。

替代策略:利用一对一对应关系,以某一主题替换内容标准中的关键词,形成教学目标。如,对于“自觉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用“所学篮球的技术与战术”替换“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形成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总目标。

拆解策略:利用一对多对应关系,将某一内容标准拆解成几个相互联系的细项指标,形成教学目标。如,可将“较好地掌握球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的技术与战术”中内容指标拆解形成“篮球运动中运球、传球、投篮以及二攻一、一防二等技术与战术”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目标更为明确与具体。

组合策略:是指合并多条内容标准,或将多条内容标准中具有关联性的内容作为教学的焦点,形成教学目标。如,可以组合“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制订改善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计划并予以实施”三条标准,形成“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制订个人篮球锻炼计划并予以实施”的教学目标。通过这种策略构建的教学目标,可以和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并引领一体化教学活动,形成基于标准的教学。

(二)整体规划,架构体系

普通高中的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整体规划与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但是由于其实施并不独立于学校体育课程之外、实施条件要求更高,而且普通高中体育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仍有国家与学校规定的其他项目课程需要学习,因此,学校需要在制订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对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等进行整体规划,形成篮球一体化课程体系。

1.要系统规划高中三年的篮球课程,明确篮球课程在各年级、各学期、各阶段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中的具体安排,确定篮球课程在各个学期中的教学时数。

2.系统规划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如,体育课主要是基本技战术的学习与运用、体能发展的练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安排篮球学练、考核、比赛以及体能练习等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主要是基本技、战术学习、改进与提高,发展体能练习,跑操、广播操等内容。

3.要确定课程实施的基本组织形式。如,以“选项分层”或在选项的基础上进行分班的组织形式开展篮球课程的学习,以保证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实施的一体化篮球课程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见图1)。

图1 篮球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内外相融,编制纲要

1.课程纲要的编制

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编制课程纲要是对将要实施教学的整体设计。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贯穿整个学期,具有连续性,因此,课程纲要应以学期为单位编制为宜,也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实施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内外相融,一是指课内外教学目标的相融,要根据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对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升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核心作用,通过对教学总目标的延用、替代、拆解、组合等策略构建教学目标,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内外一体化,充分发挥其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统摄作用。

二是指教学内容的融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打破课内外界限,将基本技战术、规则与裁判法、体能练习、学习小组内比赛、学习小组间联赛、班级联赛以及课程评价活动等内容统筹安排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大课间活动主要安排体能练习、篮球操练习、学习小组内比赛以及为比赛而准备的改进练习等,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课内外一体化。

三是指教学时间的融合,要把体育课、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中篮球及其相关联活动的时间,纳入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时间中,以此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2.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

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可以运用“聚点、定线、铺面”的策略。

“聚点”,首先要“定点”,要依据目标和学生实际,依托教材,选择基本技、战术作为课程内容的基本点;其次,要对照教学目标,明确其教学要求及教学需要达到的深浅程度,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并通过开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单个技术、组合技术、对抗性练习与教学比赛等作为技能纵向发展的教学内容;第三,以纵向发展的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拆解与衍射形成与之关联的基本知识、技能、体能等内容,即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以推动学生所学技能的纵深发展。如,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是高一年级篮球课程内容的基本点,在比赛中熟练运用是其教学目标与要求,从纵向看,“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行进间运球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侧身跑接球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消极防守的对抗练习——积极防守的对抗练习——相应规则的教学比赛”是其纵向递进的内容;从横向看,侧身跑、行进间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传接球等技术以及相关速度、力量等素质练习是横向关联的内容,是技能纵向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们共同形成了篮球课程内容。

“定线”,就是依据项目与学生特点确定教学主线。可以以运动竞赛为主线,通过“尝试性教学比赛——诊断性教学比赛——总结性教学比赛”,联结起相关知识与技能、体能等内容的学习,使教学的各个部分形成有机整体;可以以战术意识培养为主线,通过“项目介绍——比赛概述——战术意识培养——瞬时决断能力训练——技能演示——动作完成”由表及里,使学生在对所学战术的“了解——理解——见解”过程中,将知识与技能、体能等内容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

“铺面”,就是依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认知规律和学生实际将确定的教学内容嵌入教学主线中,形成有序的教学面,以把握教学内容的梯度。

这些策略的运用,使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总目标,切合学生实际;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切合学生实际,并形成纵向衔接、横向关联、课内外交融有机整体。

(四)评价联接,促进学习

1.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评价

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因此,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评价既要对学习过程作出判断,也要对学习结果作出判断,通过评价信息及时收集与反馈,为教师调整教学、学生进一步学习及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提供依据。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构建篮球课程学习的评价体系(见图2)。教师可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技评与达标、量表评价、纸笔测试等手段,收集与反馈学生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方面的信息,为教师改进教学,学生改进学习以及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提供依据。

图2 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

2.篮球课程学习评价的设计

首先要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细化学习纲要目标,形成若干具体的技、战术和情意表现等方面细项指标,明确学习的具体内容及其认知要求,然后从中选出重要的学习内容,作为学习评价内容。所谓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指与篮球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其次是设计评价任务。评价活动的设计既要能保证学习目标的全面覆盖,又要紧紧围绕学习内容,并与教学策略交融,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单个技术、组合技术的展示、游戏、比赛以及对抗性练习、特殊规则的教学比赛、正式比赛等作为评价任务,从中收集相关信息。

第三是确定评价标准。教师要分析评价任务,明确其要素及其特征,如比赛中技能运用、体力、比赛成绩等。接着用行为动词对其进行描述,先确定最高水平,然后确定中等水平,最后确定最低水平。然后通过合理的类型呈现评价标准,一般来说,复杂性程度较高的评价任务,分项式呈现较为适合,而复杂性程度一般或较低的评价任务,整体式呈现较为合适。

(五)选项分层,融合实施

选项分层是实施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为学生深入学习篮球提供了机会,为不同层次学生实现不同发展目标提供了时间与空间。融合实施就是以篮球课堂教学内容为核心,对其进行拓展与补充,使课内外教学内容形成有机整体,并据此开发、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练、赛的互动过程。

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可以实行以年级为单位的选项分层教学,将每周的体育课分别安排在上午第3节和下午第8节,这种安排可以实现上午的课堂教学与大课间活动在时间上的联接和内容的衔接,使各年级篮球选项班的学生在每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都有1~2次进行篮球学练活动与体能练习,丰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升了活动质量。

对于篮球课程教学实施,一是要通过异质或同质分组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小组,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篮球基本知识、技战术等内容;二是要以所学的某一技战术为核心,设计特殊规则的教学比赛,通过制订相应的比赛规程,实施选项班内各学习小组间的联赛,并将学生的比赛表现纳入课程评价之中。如以所学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为核心,开发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得3分、其他投篮方式得1分的半场四对四比赛;三是以考核内容为核心,将规定必测和特长选测内容作为校园吉尼斯挑战活动的内容,形成评价活动与校园竞赛活动的融合,选项班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也完成相关内容的考核;四是可以将球性练习、脚步动作和运、传、投等基本动作融合形成篮球操,也可在球操中融入太极等其他课程元素形成篮球操,为学生的篮球学习打实基础,也可在学校大型活动中展示与表演,增强学习与锻炼的自信心。

二、普通高中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成效

(一)渗透体育课程文化,使教学活动更加规范

问卷显示,选项班学生对这种模式教学的认可度达100%,对教学的满意率由原来的87%上升到99%,出勤率由过去的92%上升到100%。这是由于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打破了课内外的壁垒,每节课的教学都具有明确的目标、融合的内容和一致的要求,使体育课的课程文化得以渗透始终,改变了原来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不清、内容随意,要求不严”的现状,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转变了参与的态度与行为,使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有序、更加规范。

(二)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使教学活动更具质量

问卷显示,选项班学生能根据要求积极参与学练与竞赛活动的学生由原来的81%提高到95%,认为技能水平提高幅度较大的达89%,同时2014——2015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29%,由选项班学生组成的校男、女篮球队在各级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因为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及专长发挥提供了平台,校外篮球教练员、校内其他学科篮球特长教师和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高品质的场馆建设等,使校内外有限的体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篮球教学活动之间的目标对接、内容衔接、评价联接,拓展了课堂的时间与空间,课内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与学、练、赛的良性互动,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发挥出“1+1>2”的现实效应,增进了学生健康,提升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具质量。

(三)改革校园体育竞赛制度,使教学活动更具特色

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需要改革校园体育竞赛制度,要以多样性、小型性、趣味性、考核性为原则设计各类篮球竞赛活动,并使其成为课程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教学实施的纽带。通过特殊规则的竞赛和正式比赛等系列活动,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引路、启思、诱疑,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明确自身不足、提高技能水平及实施课程评价。丰富的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了学练的能动性,活动中学生表现得更为认真与自信,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具特色。

三、普通高中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要优化资源配置,创设课程实施条件

普通高中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学校场地、师资的不足,学校可以在较为宽敞道路的一侧安装简易篮球架,通过外聘篮球教练员、其他学校篮球教师以及动员学校其他学科有篮球特长的教师参与教学指导与管理,满足篮球教学的需求。

(二)要收放结合,放而不滥

教学中既不能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体育课,也不能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体育活动课,要收放结合、放而不滥。“收”就是要保证学生知识与技战术学习的时间;“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小组能自主选择学练内容与方法进行改进练习和参与各类竞赛活动。

(三)要合理选择比赛内容与时机

各类竞赛活动是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所设计与组织的教学比赛不能与教学内容脱节,不能脱离学生技能水平,否则就失去了教学比赛的意义,因此,比赛的设计与实施要有目的性与渐进性。

(四)要提升优秀学生的裁判能力

竞赛的实施需要裁判,且裁判法与篮球规则的学习,能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增强运动体验,因此,要将裁判法与规则纳入到学习内容之中,可先从提高班学生入手,由于他们篮球运动水平相对较高且有威望,对规则与裁判法的学习易上手,能够为比赛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篮球课程一体化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灵活加以运用,才能使教学符合学校实际,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需要教师在积极的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其具体功能和整体功效,才能使篮球教学更为生动、有效,篮球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戴珂,王宏宇,杨晓峰,等.球类专选课“联赛制”教学模式初探[J].体育学刊,2005,11.

[3]高嵘,杨慈州,张建华,高航.当代运动教育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

[4]夏贵霞,舒宗礼,夏志湖等.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2.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内容比赛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选美比赛
比赛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最疯狂的比赛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