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信念

2016-04-20 07:11黄先泰
云南教育·视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德师老师教育

黄先泰

落松地是位于广南县城北20千米的一个小村子,落松地小学也是北宁中心学校辖区目前唯一存留的一师一校教学点。上世纪50年代,麻风病盛行,为避免疫情扩散,于1957年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幽谷落松地建立了麻风病村。1986年,为解决村里孩子们的入学问题,经村民集体商量并与县皮防站协调,借用村口门诊部一间土坯房做教室,聘请一位有文化的人来教孩子们学习文化。农加贵成了这里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第一位走进麻风村的外乡人。

农加贵老师在世人不解的目光中扎根在落松地这个特殊的村寨29年,用自己的爱心点燃了落松地的希望,用自己的青春浇灌这片被隔绝世外的土地,放飞着一只只怀梦的雏鹰;农加贵老师用自己的爱在这片外人眼中的恐怖之地,抚平了当地村民与孩子的心灵,没有轰轰烈烈,29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他做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毅然坚守。在这29年里,农加贵先后获得了“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等荣誉。

我们不是农加贵老师,难以感受到他当年怀揣着怎样复杂的心情走进落松地;我们没有农加贵老师的经历,无法体会到他在这片土地中付出的艰辛。但我们应该深深为他的事迹感动!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农加贵老师之所以做到29年如一日的坚守,那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拥有一颗对疾苦人民深切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挚诚之心。正因为内心固有的这份情怀,让他无法割舍对落松地村民和孩子们渴盼知识的眼神,从而让他的选择与坚守有了不竭的动力。

平凡与伟大,在于爱的轻浅或深切。农加贵老师的伟大,在于他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心将平凡的事做得可歌可泣;农加贵老师的可敬,在于他永葆对教育的一颗赤子之心!

回看我们身边的许多老师,从教几年后,当初的热情就渐渐被消磨殆尽,失去了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与执著。之所以这样,他们缺乏的,正是对教育的一颗赤诚之心。

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支撑,而教育的发展,靠的是一大批“四有”好老师。倘若每一位教师都像农加贵老师一样,怀着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望着心中那份爱与希望,那么全国千千万万教师的涓涓之爱,就可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教育正能量,教育梦就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中国梦也将不再遥远。

2015年是广南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年。这年年初,广南县通过以“好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弘扬高尚师德,优化教育环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活动开展一年来,全县教职员工通过理论学习、对照检查、定期整改、总结提高,转变了作风,优化了行风,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逐渐形成。

师爱似海。师爱中刻着“远”“近”两个字:远者,教师关注着学生的未来,是个高瞻远瞩的人,时刻眷顾着学生的精神家园和他们的智慧与能力;近者,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是那么贴近,总给人以无言的感动。雅斯贝尔斯形象地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描写成“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呼唤着另一个灵魂。”

爱与人格是修炼出来的。古语说,“智如泉涌,行可以表仪者,人师也。”我们常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到无欲品自高。教师要远离浮躁与功利,专注自己的事业,以一种宁静的心态让生命与使命相随,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四有”好老师的初衷,是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

对“教师”这本书,学生天天在读,别无选择。而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必须让自己这本书值得一读。这不仅仅是教师自身价值的需要,更是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个崇高而神圣的称号。书写和丰富教师这本书要靠修炼,修炼靠自觉,靠坚持,靠追求卓越,靠不断自我超越。有道是“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语)每个人都有最大的潜能,只要勤于锤打、磨砺,就能使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得好:“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使教师这本书丰富而更具价值,需要教师终身去思考去修炼。

猜你喜欢
师德师老师教育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老师,节日快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