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正负担是什么

2016-04-20 05:07王立志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革新节奏状态

王立志

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是国民精神世界的晴雨表,也是这个国家发展前景的预兆。关注当下的教育就是关注我们自己未来的命运。目前,我们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何而来?我们亟须对其根源慎思明辨。

无教与误教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太多的文盲是可怕的。然而,掌握了先进技术的“心盲”比“文盲”更可怕,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最先进的手段,包括法律、制度和公共资源一味地攫取权力和金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知道自己到底去向何方。

中国的小学生每天“知识”的摄取量是美国孩子的30倍。乍一听,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数据,这么大的知识量一定会造就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人才,可是我们原创性的东西很少。我们只知道填塞,没有给孩子们留出知识“发酵”的时间,我们用12年的时间和了一块“死面”。我们不遗余力地填充一个活动的书橱,饱和的内存。超负荷地运行,使学生们身体机能严重受损。等升入了大学,他们不是处于“待机”状态,触任意键就可启动,而是处于“死机”状态,等待“重启”。我们的教育做了一件投入最高,收益最小的事情。

教育节奏失调

在孩子需要学招式的时候,我们给他讲道理太多,结果他“烦”了;需要具体描述事实的时候,我们说的话太大,结果他“懵”了;在本该庄重虔诚的场合我们又虚又秀,结果他“浮”了。一个不能说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语言的孩子已经误入歧途,他的思想在这条不“自然”的道路上僵化了。这种“思想的早熟”是一个民族教育的悲哀。

行为的准则,道德的规范本该在小时候养成,可是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毁坏孩子的“内在秩序”上,各种“兴趣班”最终的收益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给自己造就了一尊不得不受其控制的“教育巨灵神”,受到它的胁迫和宰制,我们必须按照它的成长节奏调整自己。自觉者心忧,不自觉者随流。

面对这个自造的、高速运动着的“巨灵神”,谁能改变它的运行方向,调整它的运动节奏?所有的人都没有为它的下一步运行编好程序;更困难的问题是,新程序安装后,原来的硬件能否兼容?

找到内在的自我

一人一国一族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身体的强壮和物质家园的豪华,更取决于精神家园的和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通过信息网络涌现在“心盲者”面前,他只会被动地接受,不会主动地筛选。他的精神自我被俘获,他没有还手之力,他在没有痛苦的麻醉状态中被掳掠。

教育的全部职责是唤醒人们找到内在的自我,教育是进行内在的革新,这种内在的革新可以带来社会和世界的根本性改变。内在革新的目标是使心灵保持新鲜、明晰和迅捷的状态。我把这种内在的改革成为“心灵生态学”,心灵生态是价值长生的源泉,因为只有内在的生态环境健康了,崭新的关系模式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负起我们的责任

真正的教育要想发生,“教育者”必须深刻地理解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细节,并通晓它深远的根源。若能通过展示大自然如何诱导万物的生长而使教育成为一种创造和享受,就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努力寻找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孤立地教授名目繁多的科目,而不能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现代教育最大的不幸。最有价值的理智发展是自我发展。为了保持精神的活力,我们的教学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要教授太多的科目;二是不教则已,教必透彻。

猜你喜欢
革新节奏状态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复旧运转
智珠二则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轻快漫舞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千金碎琴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文学遗产怎样“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