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背景下“玛尼石”石刻的传承与运用

2016-04-20 09:37皮新菊
大观 2016年3期
关键词:藏族运用文化

皮新菊

摘要: “玛尼石”石刻属于藏族宗教民俗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运用“玛尼石”的艺术形式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旅游产业也让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推广。

关键词: 玛尼石;藏族;文化;运用

藏族人民主要生活在“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气候恶劣,生存条件艰苦,但文化、人文独具特色。佛教和外来文化从印度、西域、中原地区传入,与本土发展的苯教融合形成特有的藏传佛教,艺术吸收了尼泊尔、印度、中亚特色,形成特有的形式。藏族石刻形式多样,碑刻、摩崖石刻、“玛尼石”石刻、格萨尔石刻遗迹非常多,其中最壮观的要数宗教形式下的“玛尼石”石刻,村庄、道路、山中、河道湖泊随处可见,有的“玛尼墙”、“玛尼堆”成千上万块,相当壮观。

一、藏文化背景下的“玛尼石”石刻

“玛尼”是大乘佛教佛经中音译过来的一句藏语六字经文,音译过来称“唵、嘛、呢、叭、咪、吽”,藏民称之为六字真言或六字箴言,书中或文献中也有“嘛呢石”或“尼玛石”叫法,指刻有佛教经文或图符的石头,所以刻有佛教内容“玛尼石”最多,除六字真言外,还有佛教造像、佛教图符、佛教经文、高僧、法王、师祖或鸟兽头人身的神灵等佛教图像。“玛尼石”中也有很多世俗场景,如人物:大德之人、译师、格萨尔王和大将等,动物:格萨尔石刻中的鸟、马,生活场面:耕种、织布、布鞋、天葬、风情等鲜活场景,还有律法、历算、艺术论述等,是宗教文化与藏民族世俗文化的融合。石刻或雕凿或绘色,前期雕刻粗犷,后期的雕工技艺精湛,有的堆积成丘,有的刻在岩壁、卵石上,有挂在建筑物上,不同的方式文化氛围都不同,再配上经幡、木杆或动物头骨等神圣物件,庄重而富有变化。彩绘色彩艳丽,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热情奔放,审美形式独具藏式特色。有的堆积体积庞大,如青海戛那“玛尼石”堆据估计有25亿块石刻,形式壮观。“玛尼石”石刻与生活在此的人民融为一体,在藏族地区喜闻乐见,是藏民族文化和和大众生活化的产物,属于宗教民俗艺术也是历史文化遗产。

二、“玛尼石”石刻文化的传承与运用

“玛尼石”石刻距今最早的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我们都应该尽力爱护、推广和发展。“玛尼石”石刻在藏民生产生活过程与空间格局、自然已经相适应,是藏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投影,继承着藏族人民的精神与文化,我们应努力保护和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玛尼石”石刻现状和藏区景观雕塑的现状。

岩石在室外风吹日晒,容易风化,再加上历朝历代人为的破坏,当地政府和民众文物保护意识淡薄,藏区经济的滞后,使很多景区、非景区石刻艺术都或多或少地损毁。寺庙中少部分寺僧会雕刻“玛尼石”,而民间“玛尼石”石刻匠人“朵哥”,雕刻只是副业,收入不高、经济来源不稳定,加上外来文化的进入,年轻人多专注于新鲜事物,只有一些年长的人还信奉这种宗教仪式,“朵哥”的收入越来越少,从事这项事业的也越来越少。历史文物是有限的旅游观光资源,能体验能感受,有经济效益,可时间会“消磨”这种艺术,所以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更为迫切,决定着民族艺术是否断代和发展。

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藏区旅游业也在不断的升温时,越来越多的外来旅游人员了解这片土地文化,带来产业的同时,也让政府意识到旅游地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藏区雕塑设计主要以写实性人物和纪念性人物雕塑为主。甘孜藏族地区,康定市市内的城市景观设计主要以茶马古道文化为背景的人物雕塑,和崖壁佛像雕刻,泸定县以革命纪念为主的人物雕塑,在其它乡村有修建藏式白塔和转经筒,塔公境内河道中的“玛尼石”。人们开始认识到地域性的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可以标志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形象,表现地域性的文化内涵。但藏区地广人稀,少量或单个的景观雕塑影响力不大,在进入藏区的道路上多以自然景观打造地方特色,很少有宣传人文的景观,要建设藏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神需要建设者不断探索和努力。

(二)藏传佛教背景下的“玛尼石”在藏区建设和规划中的运用。

“玛尼石”石刻更多的关注是石刻的雕刻技法、历史、分布和形式,多被应用于观赏、人文体验的自然景观,很少被当作景观雕塑、基础设施或商业产品来运用。以“玛尼石”石刻为原型艺术表达效果可以多种多样,看应用在基础设施、装饰、娱乐、商业等不同领域。

城市与自然景观设施建设。城市可用的公共面积小而且少,“玛尼石”的自然堆放没有规律,所以“玛尼石”堆在藏区的城市景观设计中需要改造、精简,设计成整体的雕塑,配上写实的转经藏民雕像,既可观赏又能让人们转经祈祷使用,引导当地人们传承这种文化。在藏区地广人稀的道路、景区或旅游线路上,石块资源丰富,可堆塑大型的“玛尼堆”、“玛尼墙”,道路边山上、河道大型崖壁雕刻“玛尼石”,配以经幡,真实地体验“玛尼石”藏族石刻艺术,带给游客一路的玄秘、神圣的藏文化感受,供观赏、拍照留恋。政府可利用“玛尼石”文化宣传地方特色,这种旅游文化宣传无需浪费其它资源,无需广告牌宣传或聘请设计师设计,由此还增加了“玛尼石”石刻匠人的收入,推动经济发展,保护、传承了藏文化。“玛尼石”石刻景观设计、雕塑方式还是需要政府精心策划,应避免粗制乱造,否则适得其反。

“玛尼石”装饰功能可以通过藏式旅游室外和室内两种形式宣传。藏式民居多以石块建成,藏地旅游客栈建筑建设时,建筑上可悬挂、镶嵌、堆放“玛尼石”,客栈边堆放缩小版“玛尼石”堆。室内装饰相关的旅游产品设计,薄石片上雕刻精美的“玛尼石”,镶嵌于画框中成为画幅,装置室内或成为旅游纪念品;或用小巧美丽的鹅卵石、石片雕刻佛像、六字真言等,制成藏式精致缩小版“玛尼石”纪念品,如“玛尼石”挂件风铃、项链、手串等;火与木质材料一起做成桌上工艺品摆件。此类藏式民间旅游特色小商品、工艺品、纪念品很少,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开发“玛尼石”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于藏区城市与自然景观建设来说是一条展现民族特色的途径,对旅游相关的产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让“玛尼石”的文化得到更有效的传承与推广。当下藏区旅游基础设施、市场规划、管理、宣传、服务、环境保护、产品设计等的问题有很多不足,旅游对这片纯洁的土地发展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这需要政府、民众的不断努力与奋斗。

【参考文献】

[1]伯仁.土旦才让.藏传佛教美术简史[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康·格桑益希.恢宏拙朴的藏族民间玛尼石刻文化[J].西藏艺术研究,2003,(01).

[3]杨嘉铭.西藏藏区的石刻文化及其保护和利用[J].西藏研究,2006,(02).

猜你喜欢
藏族运用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演变》《藏族少女》
谁远谁近?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一位藏族老阿妈和五星红旗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