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发展探究

2016-04-21 03:40杨绍荣董甲敏
科技与创新 2016年6期
关键词: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

杨绍荣++董甲敏

摘 要:当前,随着土地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和开发为内容的整治工程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拓展可利用土地范围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拟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优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土地整治;绩效评价;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V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6.041

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效率,需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这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发展的命脉,历来是土地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施工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

1 农村土地整治概述

我国关于土地整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彭补拙、丁松等学者将土地整治划分为城市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整治,并且认为农村土地整治更为重要,是当前我国农村综合建设的重点。利用行政、经济和工程手段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率,有助于改善村居生产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

当前,农村土地整治主要涉及耕地整治,包括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土地整平和田间道路建设等,因此,在土地整治中,需因地制宜,比如丘陵地区应侧重于有效解决灌溉难题,防止水土流失;低洼地区应重点探究排涝的有效措施,确保渠道排水、加固堤防工事。

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之一,其规划和建设的合理性与区域农田灌溉、排涝密切相关。因此,在土地整治之前,应充分调研拟整治区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问题,同时探查是否存在盐碱荒草地,以合理规划排碱沟等水利设施。

目前,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①水利监管机制不健全、节能灌溉设备不完善。在农业生产中,部分农民集体水利设施维护意识不强,同时,政府部门因受人力、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现有水利工程的监管和保护不够,从而出现管建不管护的情况;当前,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存在大水漫灌的情况,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普及不够。②水利服务功能衰减、政府水工投入不足。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旱涝不稳,大多数农业从业者归咎于气候因素,对水利工程设施的认知存在偏差,出现灌溉管道荒废、破损严重的情况;随着粮食供需情况的扭转,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减少,村民依托集资兴建水利设施的力度不足,进而导致多地水利设施的服务功能相对缺乏。

3 水利设施建设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作用

为探究水利设施建设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作用,本文以肥城市部分土地整治为例,提出优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建议。肥城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位于泰山西路35°53′N~36°19′N、116°28′E~116°59′N,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9 ℃,年降水量659 mm;辖区农用地共计98 023 hm2,占总市域面积的77%.

受地矿煤田采掘的影响,地表土地塌陷较为严重。针对塌陷土地复垦,我们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用则用”的原则全面治理,并提出以下模式:①对于塌陷深水地区,开挖池塘并将淤泥用于新增土地培植,积极开挖新建水利沟渠,扶植农业种植,在石横等地形成网箱渔业、潜水坑藕等生态农业;②对于地表变形区,采取土方占补平衡或填充煤灰、煤渣并覆土,同时新增相应的水工设施,加大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等科技咨询与政策扶植力度。

在农田水利灌溉沟渠设计时,应尽量实现沟渠自流灌排,降低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消耗,缩短灌渠长度、降低渗流损失,适当简化小型水利结构的断面,同时注重倒吸虹和节制闸等渠系建筑物的布局,根据实地地形与土地特质,科学选择与规划水工设施布局。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应重点从政策、资金、技术方面做好引导与支持,充分调动“农民”这一主体参与者的积极性,发挥水利工程的服务作用。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相关工作: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快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并制订水利工程扶植计划。②拓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融入水利设施建设。对于区域土地整治项目,可充分调动当地集体和民营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促进中小型水利设施产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制度改革,并为相应的涉农、支农工程提供减税服务,确保集体资本与民营资本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③健全农田水利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转。在农田水利施工建设时,应加强对灌溉、桥涵、沟渠设施的质量监督,积极引导政府、社会和群众参与工程监督,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转变传统大水漫灌的粗放型模式。

4 结束语

从肥城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土地整治中的作用来看,在春季旱期和夏、秋季洪涝期,水工设施发挥了补给农业用水、排除多余洪水的作用,提高了区域土地的种植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旱涝保收;同时,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在部分土地整治地域,应避免修筑水渠和深度打井,直接采用地表水存储和矿区坑塘水引用模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从而有助于多种养殖与种植模式并行发展。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可提升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关系到区域土地的综合布局。因此,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科学规划与布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推动农业的高效、经济建设,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发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水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

[2]王建华,杨志勇.气候变化对用水需求带来影响[J].中国水利,2010(01).

[3]王晓玲.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不足与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6).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评价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