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探源

2016-04-27 08:22张学彩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音声尔雅声音

张学彩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声音”探源

张学彩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声音”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人们几乎感觉不到这个复合词中各语素意义的差别。然而,查检历史文献,我们发现“声”“音”有着不同的含义。

关键词:声;音;声音;探源

“声音”一词指“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1]1166,在书面语、口语中广泛应用。历史文献中,“声”“音”却有不同的含义。例如:

《说文·音部》:“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2]58

《说文·耳部》:“声,音也。”段玉裁注:“音下曰‘声也’,二篆为转注,此浑言之也。析言之则曰,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也;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乐记》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3]592

《说文》用互训的方法解释“声”与“音”,段玉裁认为这是浑言,析言则二者有别,即“宫、商、角、徵、羽,声也;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宫、商、角、徵、羽为音乐中的五个音阶名,而丝、竹、金、石、匏、土、革、木为古代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八种乐器名称。在这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乐器名称,而应理解为这五个音阶和八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声”和“音”的区别是什么呢?“声音”一词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文章搜集并分析十三经及《楚辞》《老子》中关于“声”“音”的用例,拟从“声”“音”出现的具体语境出发,对“声音”一词进行探源。

一、历代文献对“声”“音”的训释

最早将“声”和“音”分开解释的是《礼记·乐记·乐本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4]975

郑玄在注解上文中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时指出,“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意思是宫、商、角、徵、羽相互配合而发出的声音称为“音”。孔颖达在注解“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时认为,“方谓文章,声既变转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谓之音”,指的就是各种声响相互应和,由此产生变化,由变化产生的有规律、有节奏的声音即为“音”。除此之外,孔颖达疏解《诗序》中“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一句时提到“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与音别”。可见,在先秦观念中,“声”指的就是未经加工的、自然生成的、没有条理的声响,而“音”则指的就是有一定音律、曲调的,经过“声”的提炼加工而形成的声音。因此,《乐记》中也指出“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这就表明“声”与“音”含义的不同。

在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声”“音”常作为解释词出现。例如:

(1)肃、噰,声也。①(《尔雅·释言》)

(2)僁,声也。②(《尔雅·释言》)

(3)关关、噰噰,音声和也。③(《尔雅·释诂》)

“声”“音”在《尔雅》中共出现3例,且都是作为解释词出现。例(1)中“声”指的是具有一定乐调的声音,例(2)中“声”指的是模拟草动、绸衣相碰或小鸟发出的声音,而例(3)中“关关”“噰噰”均指鸟鸣时发出的有一定乐律的和谐之声。可知《尔雅》中的“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具有一定乐调的声音,另一个则是指物体相互碰撞而发出的声音。而“声”前一旦有“音”的加入,意义的重心就会向“音”靠拢,指符合一定的韵律,具有审美特征的声音。

“声”在《释名》出现了33例,无一例外全指由物体或人的振动而发出的声响。例如:

(4)雷,硍也,如转物有所硍雷之声也。(《释名·释天》)

(5)啜,惙也,心有所念惙然发此声也。(《释名·释言语》)

(6)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井一有水一无水曰瀱汋瀱竭也。汋有水声汋汋也。(《释名·释宫室》)

(7)钟,空也,内空受气多,故声大也。(《释名·释乐器》)

《释名》中“音”仅出现1例,“箜篌,此师延所作靡靡之乐也,后出于桑间濮上之地,盖空国之侯所存也。师涓为晋平公鼓焉,郑卫分其地而有之,遂号郑卫之音,谓之淫乐也”,其中的“音”指的是有一定节奏、曲调的音乐。

从以上文献对“声”“音”的训释中不难发现,“声”主要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事物或人发出的最自然的声响,正如《礼记》中的“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一种就是乐调,即按照一定的音阶发出的声音,如《说文》中的“宫、商、角、徵、羽,声”。而“音”则是指按照一定的节律编排之后,具有一定曲调和审美功能的声音,它是对“声”进行加工、提炼的结果,如《礼记》中的“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声成文,谓之音”,《说文》中的“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

二、历代文献中“声”“音”出现的语境

查检历代文献,发现“声”“音”的发出者有以下三类。

(一)“声”“音”的发出者为事物

(8)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毛诗·齐风·鸡鸣 》)

(9)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礼记·月令》)

(10)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春秋左氏传·僖公三十二年》)

(11)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13)升车,则有鸾和之音。(《礼记·经解》)

从例(8)~例(14)可知,“声”和“音”的发出主体都是事物,然而具体分析却有不同。例(8)~例(11)中的“声”指的是一些自然之声。而例(12)~例(14)中的“音”或多或少都带有悦耳的性质。即使在“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中,为了与之后的“美”相对应,也会选用含有“节律义”的“音”,因为车马是王所驾,因此在百姓听来它们发出的声音也是悦耳的。

(二)“声”“音”的发出者是人

(16)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礼记·内则》)

(17)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春秋左氏传·定公四年》)

(18)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

(19)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毛诗·大雅·卷阿》)

(20)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礼记·檀弓下》)

例(15)~例(18)中,不管是说话声、哭声还是哀叹声,都是由人发出的未经加工的、没有一定节律的声音。例(19)则是指大家唱和的声音,既然是唱和,肯定经过了一定的提炼,有一定的节奏、乐律在其中,因此使用“音”,区别于毫无规律的自然之声。例(20)中的“音”指有一定乐调,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音乐。

(三)“声”“音”的发出者为乐器

(21)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毛诗·商颂·那》)

(22)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周礼·夏官·太仆》)

(23)三笙一和而成声。(《仪礼·乡射礼》)

(24)自卫如晋,将宿于戚,闻钟声焉。(《春秋左氏传·襄公二十九年》)

(25)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诗经·小雅·鼓钟》)

(26)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春秋左氏传·成公二年》)

(27)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例(21)~例(27)中,“声”“音”的发出者都是一些乐器,如磬、鼓、笙、钟等。由乐器发出的声音,都应是合乎一定音律、曲调的声音。

因此,当“声”“音”的发出者为乐器时,两者常常出现意义混同的情况,即不管是“声”还是“音”都指具有一定曲调、音律的声音,如“鼓声”“鼓音”。通常情况下,如果句子中出现了“五声”“八音”,如《尚书·益稷》中的“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此时就不单单指五个音阶或者八种乐器的名称,而往往指由五个音阶或者八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或许是因为乐器都能通过一定的音阶演奏出一定的曲调,因此,两者经常混用。

上述分类及举例显示,“音”的含义一直较为稳定,指有一定节奏的音乐,而“声”的含义较为多变,有时指未经加工的自然之声,有时指具有一定乐调的声音,即音乐,如“磬声”“钟鼓之声”等。但是当某一语境中,如“大音希声”有意要区别“声”和“音”时,两者的含义就会向“成文”与“未成文”所界定的靠拢。

三、“声音”“音声”的形成与发展

汉语在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选择意义上有紧密联系的两个语素构成一个双音节复合词。意义关系紧密的“声”“音”就顺应了这种趋势,逐渐组合为一个复合词。如果新词为并列式结构,它们形成之初是不稳定的,其次序可以颠倒。因此文献中“声音”“音声”同时存在。由于合成之初,意义尚未完全整合与浓缩,它们各自仍旧保持着自己意义的独立性。同时它们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根据语义的侧重,安排先后顺序。

查检十三经及《楚辞》《老子》中关于“声”“音”的用例,“声音”一词共出现12例,最早在《周礼》《礼记》中就已出现。例如:

(28)凡小祭祀小乐事,鼓朄。掌六乐声音之节。(《周礼·春官·小师》)

(29)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

(30)此哀之发于声音者也。(《礼记·间传》)

(31)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礼记·郊特性》 )

例(28)~例(31)中的“声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具有一定乐调和审美功能的声音,如例(28)、例(29)。另一类意义侧重在“声”上,即指未经加工的自然之声,如例(30)、例(31)。

而《周礼》中也出现了“音声”一词,并在之后的文献中得到运用。例如:

(32)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周礼·地官·鼓人》)

(33)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楚辞·七谏·谬谏》)

(34)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例(32)~例(34)中“音声”的意义重心均在“音”上,它们都指有一定乐律的、和谐悦耳的声音。

复合词在合成之初,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各自意义的独立性。因此根据具体语境的需要,它们的语序也会有所不同。“声音”“音声”就是如此。因为“声”可以指按一定曲调发出的声音,因此“声音”也可以指代音乐。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合成之初“声音”的意义范围要广于“音声”。

随着语言的发展,“声音”“音声”出现了混同的情况。“音声”不仅指经过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声音,在长期的使用中也获得了其原本没有的含义,即指一般的未经加工的自然之声。例如:

(35)君严猛而闭下,臣战栗而塞耳,则妄闻之气发于音声,故有鼓妖。(《汉书·五行志》)

(36)为郡门下书佐,有姿仪,大音声,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三国志·魏书》)

(37)俭容貌魁伟,音声如钟,大为鲜卑语,遣人传译以问客。(《周书·列传·长孙俭》)

(38)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文选》)

(39)唐太宗二名并讳,玄宗二名亦同,人姓与国讳音声相近是嫌名者,亦改姓氏,与古礼有异。(《旧五代史·高祖本纪》)

(40)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循而为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太平广记·孙思邈》)

(41)徐爷在舱中听见,也是一缘一会,偏觉得音声凄惨,叫巡捕官接进状子,同周兵备观看。(《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42)刚才引宝玉这两个,就是甄府家人,听见问他可是林老爷家来的这句话,因林字与甄字音声相似,一时错听了,并非有心胡弄宝玉。(《红楼梦》)

与此同时,“声音”的意义范围则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声音”表示“具有一定乐调、节律”的意义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虽然在元代的个别文献中仍可见到“声音”这一意义的用例,如欧阳玄称周德清是“通声音之学,工乐章之词”的“词律兼优者”,大多数的文献作品中这一用法已不复存在,直到明代完全消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选择“声音”作为最终定式。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将“声音”解释为: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而没有收录“音声”这一组合形式。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发现一些“音声”的用例。例如:

(43)王教授不耐烦地站住脚步问晓燕,他虽然烦躁,却又竭力压低了音声。(杨沫《青春之歌》)

(44)他的音声里流露出哀求的情绪。(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45)也有人放声大哭起来,音声尖锐凄厉。(张大春《聆听父亲》)

(46)那是沉埋于地下幽宫,冻结了二千多年的音声,真像是从遥远的往昔悠然传来的,而况是如此宏大的!(辛丰年《听钟》)

现代汉语中“音声”的出现语境通常是一些文学作品,而实际意义却与“声音”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想要通过语言形式的颠倒使文学语言与正常语言相互错位,以此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因此,这只是一种文学语言的手段,而不是一个固定用词。

可见,“声音”发展到现代汉语,表示音乐、诗歌的义项已经消失,意义范围缩小,仅指我们我们所能听到的、未经加工的自然之声。而“音声”这一组合形式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最终只能在文学作品中找到。

注释:

①“肃、噰,声也。”释曰:“和乐声也。”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②“僁,声也。”释曰:“郭云:‘谓声音。’言声音僁僁然也。”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③下注皆鸟鸣相和。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4]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赵青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887(2016)01-0065-04

作者简介:张学彩(1990—),女,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9-21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6.01.015

猜你喜欢
音声尔雅声音
文化中的乐种研究
——评陈辉《浙东锣鼓:礼俗仪式的音声表达》
周春《尔雅补注》《尔雅广疏》考辨*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鄂西民间手抄唱本音声符号“”考释
陶渊明“不解音声”是个伪命题
“音声”之疑——质疑当下流行的一个音响概念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作家尔雅《同尘》研讨会顺利举行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