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江头村古民居建筑装饰工艺研究

2016-04-29 08:07黄荣川
美术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古民居艺术特征广西

[摘要]广西江头村古民居历史悠久,民居中的古建筑保留了砖石结构的朴实特色,又有木雕的雕梁画栋和精雕细琢,本文论述其建筑装饰工艺的类型,包括石雕、木雕、灰塑,对其工艺材料、工艺手法、造型、题材做进一步探究,在此基础上总结该民居建筑装饰工艺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广西;江头村;古民居;装饰工艺;艺术特征

江头村位于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距离桂林市约32公里。根据灵川县民国十八年县志记载,江头村始建于明洪武戊申年(公元1368年),家族祖籍为湖南道州府营道县,始祖周秀旺为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第十四代裔孙。该村自明清,尤其是乾隆以来,就有大兴科举教育,办义学、设私塾的深厚文化底蕴。

江头村现今保存规模最大、装饰最精致的建筑要属周氏宗祠——爱莲家祠,该祠坐落于村的南部,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落成。在建筑装饰中最特别的要属文渊楼及两侧厢房的窗格装饰,该装饰是由取自江头《周氏家训》字词内容组成。

目前村内仍保存100余座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民居大多保存完整,格扇雕花丰富多彩。因受周敦颐的理学名篇《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的影响,江头村周姓民居建筑装饰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其处处折射出周敦颐的理学文化,民居雕刻中出现极多的八卦、莲花图案。

一、江头村古民居建筑概况

江头村古民居群整体布局为坐西朝东,村前有一莲池,古屋连片,规模庞大,建筑样式丰富,装饰风格古雅。

村里的明代民居一般为单立座,两坡悬山顶、穿斗式的结构,外墙用大块河卵石垫基,土制的泥砖垒顶。相比之下,清代民居就显得高大、宽敞、明亮与气派。宅院青砖延伸到顶,有的墙面用砥石进行磨光。

二、江头村古民居建筑的装饰题材与地域特色

江头村古民居建筑的装饰总体受徽派建筑装饰表现影响较大,具有南方民居的典型特征。由于该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装饰题材上带有文人与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因此具有独特的民间性与地域性。

(一)江头村古民居建筑外表让人感到简朴与素雅,一般只在建筑的窗户、檐口细部与门楼基座上会重视雕刻的装饰表现。江头村多出读书之人,浓厚的读书氛围也造就了江头村民居建筑独特的装饰特征;最具特色的就是爱莲家祠内两侧厢房的窗格装饰是由江头村《周氏家训》字词内容组成,既有窗格通风、透光的功能,同时又向村民传达慎言、敏事、循理、遏制的家训。

(二)江头村古民居装饰题材纹样丰富。多年以来,人们在民居装饰中,通过植物和动物,以象征、寓意等手法寄予个人追求富贵、长寿的愿望。因此,在江头村古民居的木雕窗栏上常刻有动物、花草及符号化的纹样,在石雕柱础中还出现有人物的场景。

三、江头村古民居建筑的装饰工艺

江头村古民居建筑主要的装饰工艺为:石雕、木雕、灰塑,其装饰的位置主要位于屋顶、门窗、梁架、山墙等地方。有浮雕、圆雕及透雕的表现形式。

江头村古民居建筑的装饰风格朴素,但雕刻不失典雅与华丽,有着独特的桂北民居装饰特点。

(一)石雕

石雕在江头村古民居建筑装饰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柱础、门槛、抱鼓石、台阶等建筑构件都是石雕装饰的应用部位。桂北地区雨水丰富,木材易腐易蛀,大量运用石材进行保护也是功能上的要求。同时在桂北地区拥有大量青石原料,为石雕工艺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石雕技法上主要有浅浮雕、高浮雕、圆雕以及阴刻等,雕刻的题材元素大多来源于花草乌兽以及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如爱莲家祠前柱础呈鼓形,凿成八面,有太阳、月亮、云纹、马、牛、羊、蔓草、水波等造型,通过浮雕技法进行表现,边缘还刻有网纹与绳纹。这些柱墩雕刻的内容小巧、造型生动,显现出当时工匠的高超雕刻技艺。

(二)木雕

江头村古民居建筑的木雕深受徽派木雕影响。徽州商人把经济贸易带到江头村的同时,也将徽州文化传播到了这里。木雕按工艺造型可分为浮雕、圆雕、透雕、线雕,主要运用于门窗、梁架、雀替等地方。

浮雕是江头村古民居装饰中最常用的木雕工艺,也是当地装饰艺术中题材最广、雕刻最精彩的部分。

圆雕是多种雕刻方法的结合。江头村古民居的圆雕形式多出现在大门的木雕工艺中,装饰多选用莲花、牡丹、麒麟、龙、凤、鹿、喜鹊等为题材进行雕刻。

透雕也叫镂空雕,江头村古民居中的透雕常出现在檐枋下或门楼上部的装饰中,透雕工艺最能体现工匠的技艺,需要在不大的木料上雕刻出多层次的叠加与镂空。

线雕也称阴刻,是在木板平面上做线的处理,这是江头村古民居木雕装饰中较为简单的雕刻工艺。

通过江头村古民居的木雕装饰工艺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工艺匠师根据不同的建筑部位与装饰题材采用不同的木雕工艺技法进行独具匠心的创造,体现着这些工匠师深刻的生活体验与高超的雕刻水平。

(三)灰塑

灰塑工艺主要集中于江头村古民居建筑墙头。灰塑是运用贝灰、纸筋灰为主要原材料,混以河沙、麻皮以及稻草,通过反复漂洗、过滤、沉淀而成,再以铁枝作为造型的支撑物,以塑造立体的造型。在江头村古民居中,主要的灰塑以浮雕为主,多使用在山墙两端以及屋檐瓦脊等部位。多塑造出乌纹、鱼纹等形象,立体效果突出,简洁高雅。

四、江头村古民居建筑装饰工艺的地域特色

(一)高雅精致、材料简朴

江头村古民居建筑装饰工艺所使用的材料多采自附近的石料与木料,用料十分简朴。但经过工艺师的精心雕刻后,使其建筑装饰达到高雅精致的装饰效果。雕刻的纹饰精美绝伦(图1),古民居中仅镂花就有20余种,因此被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南镂花第一村”。

(二)使用的材料坚固耐用,同时兼顾美观

江头-H8民居建筑的装饰工艺在功能与技术上具有相当高的统一性,如在材料搭配上十分注意南方多雨、潮湿的地域特性。在接触地面的位置,如门槛、台阶、墙裙等地方多采用坚固耐用、防晒防水的石料,木雕多选用防腐的樟木,同时在其牢固的基础上再进行工艺雕刻美化。

(三)装饰题材丰富

江头村古民居建筑装饰工艺题材丰富多彩,非常注重大众化与传统伦理道德意识的表现。其表现的图案多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耳熟能详的内容,包括花乌、植物、人物、山水等。其中窗户镂花种类繁多、形态多样,除了龙凤、蝙蝠等具有吉祥寓意的造型之外,更多的是以莲花为原型的各种图案,莲花图案被广泛运用于厅堂前镂雕屏门的踢脚板上、窗棂的连接处以及中腰的镶嵌板中。

结语

江头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古民居建筑种类齐全、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显示了江头古民居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006年江头村古民居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开始对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工作,但如何能将该村进行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进行有效的保护,特别是体现出古民居建筑装饰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好地激活历史文化生命力,最终将广西珍贵的古建筑遗产进行真正传承和发展,仍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与探讨。

[黄荣川,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古民居艺术特征广西
充分利用古民居开拓旅游资源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考
贫困村落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浅论民居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