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特征及提升途径

2016-05-01 18:17谢颖
求知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提升辅导员

谢颖

摘 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了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开展工作的基本规范,成为引领高校辅导员实现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队伍建设目标的指挥棒。探究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特征和提升路径,有助于明确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容和着力点,同时帮助辅导员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能力提升路径,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16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既对辅导员的身份、角色和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包含了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特殊要求:相对于一般教师,更侧重于培养实践育人的能力;相对于一般管理人员,更侧重于培养管理育人的能力。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进一步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政策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特征

职业能力说明一个人在岗位职责方面能否胜任,是一个人在该岗位能否获得个人成就感的重要因素。《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辅导员职业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现实性,辅导员的工作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涉及帮助学生解决成人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二是导向性,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在分析、对比、选择中吸收内化,并以外显行为体现教育的效果;三是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辅导员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更新职业能力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而成为职业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专家型辅导员,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途径

1.高校辅导员必须加强实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深入实践,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同时,高校辅导员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和目的,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高校辅导员要重视培训

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高校逐步加大了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训工作,组织了各种培训班。开展以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为专题的讲座,对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辅导员培训逐渐增多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能区别、有针对性地把握不同层次辅导员培训需求,培训形式缺乏灵活性,参与性不强。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更新培训理念。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应树立开放的理念、发展的理念和多样化的理念。要改革培训内容。基本能力的培训旨在帮助高校辅导员掌握开展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的基本工作方法,使其具备开展这些工作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应加强具体能力培训,如使高校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教育引导能力、事务管理能力和发展指导能力等。改进培训方式,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如专题讲座、拓展训练等,有利于启发高校辅导员在学习中思考与创新,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

3.高校辅导员必须强化学习

在新形势下,辅导员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提高职业能力的前提要求,它要求辅导员要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新知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辅导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务服务工作日新月异,更需要辅导员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终身学习不仅是《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于辅导员提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更是完成育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促进自身工作的全面和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冯 刚.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 (4):16-18.

[2]张 彦.加强辅导员能力建设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 (16):20-21.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提升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