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协”八届大会

2016-05-02 05:37沈肇圻
中国船检 2016年9期
关键词:南斯拉夫利比里亚交通部

沈肇圻

“海协”的全体大会,两年一次,每逢单年召开,1973年11月13日至23日是第八届大会。

1972年10月,外交部符浩副部长、交通部杨杰部长签发“关于派团出席“海协”第八届大会”的报告,请示国务院。同月15日,华国锋批示:“拟同意,登奎、粟裕批示。”纪登奎、粟裕圈阅。

代表团拟由交通部于眉副部长任团长,团员由交通部与外交部商定。

图1:作者沈肇圻

请示获得批准后,交通部即与外交部国际司商量代表团成员组成。因系第一次出席会议,原拟多去几人。后来使馆来电称,会场很小,代表团人数不宜过多。实际上确实如此,会场中代表团只有3个席位,其余团员只能在隔壁房间中看电视了解会议进程。那时“海协”总部在伦敦101 Piccadily,1970年才迁入,是租用的五层楼房,后来在泰晤士河边建成了总部大楼。

最后,确定的代表团成员为:于眉副部长任团长,李清、丁奇中、刘耕源(使馆一秘)为代表,沈肇圻、张辑、唐桂玉、外交部国际司一人为顾问,翻译周汝梅、蒋 。

为做好充分准备,丁奇中、我和蒋 提前去伦敦,向驻英使馆宋之光大使等汇报,并拜会“海协”正、副秘书长了解情况,安排于眉副部长在开幕式发言等。

13日大会开幕,在大会主席和英国运输大臣发表简单欢迎辞后,于眉副部长发言,周汝梅翻译,主要内容为:

我国是“海协”新会员,将与大家合作,积极参加活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安全对海运极为重要,我们把它放在第一位,“安全第一”。“海协”在海上安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希望更多发挥作用。

“海协”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应一律平等,均应享有同样权利,自由参加各种活动,拥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近年来,“海协”的会员国增加很快,已由原来的34国增加到81国,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说明他们对“海协”的重视,“海协”也应该更多考虑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

“海协”制定了不少国际公约,对海上安全有很好作用,应为全世界各国所用。大家来制定,大家来共同执行。因此,在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到普遍适用性,不能只考虑少数国家的需要和可能。

最后,要慎重声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集团盗用中国名义,是非法和无效的。“海协”对此作出了明智和正确的决定。希望有关国际组织效仿。

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席“海协”全体大会,第一次在开幕式上发言,就亮出了团结发展中国家、推动改革的旗帜。

发言后,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阿根廷、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黎巴嫩等纷纷来我们席位祝贺,表示中国代表团的发言讲了他们想讲而没有能讲的话。

大会发言后,分两个委员会讨论各项议程,主要情况是:

1、理事选举,三类各选6个。第一类为船多国家。英国、日本、希腊、美国、前苏联、挪威和利比里亚竞选,秘密投票结果,利比里亚虽为全球船队第一,但落选。第二类为海运贸易量大国家。加拿大、比利时、前西德、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和荷兰,利比里亚再次竞选。意大利、荷兰和利比里亚落选。瑞典、巴西、阿根廷、南斯拉夫虽未竞选,却和已在第一类当选的希腊和挪威各得1票。第三类为地区代表。印度、阿尔及利亚、巴西、尼日利亚、印尼、波兰和前南斯拉夫竞选。前南斯拉夫落选。意大利、荷兰、瑞典、阿根廷、澳大利亚虽未竞选,也得了2或1票。

从第二类选举看,参加竞选的,都是发达国家。因此,竞争都在他们之间展开。有趣的是利比里亚开始在第一类竞选。落选后,不甘心,又宣布在第二类竞选。这种临时性的决定,是很难获得胜算的。因为绝大多数代表团与会前已经国家授权,票已有主。临时变动,几乎是不可能的。波兰当选,前南斯拉夫落选。与前南斯拉夫代表团接触时,他们表露了不满之意。巴西、阿根廷并不竞选,也得到1票,其中原因不得而知。希腊和挪威已在第一类当选,在第二类开票时,仍得1票。

2、关于海上安全委员会选举。第一类,在船多的国家中选8个。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苏联、前希腊、挪威和利比里亚竞选。利比里亚落选。前西德、智利和荷兰未竞选却得了票。

第二类按洲选4个。非洲:埃及;美洲:阿根廷;亚洲:巴基斯坦当选;欧洲:前西德当选。前南斯拉夫和加拿大各得1票。

第三类在其他国家选4个。加拿大、利比里亚、前南斯拉夫、西班牙、瑞典和荷兰竞选。瑞典和荷兰落选,澳大利亚得1票。

3、设立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此议题先由第二委员会讨论。我国与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团结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讨论中纷纷发言。指出这个委员会是“海协”的,其职责应该在“海协”的职责范围之内。美、苏则想塞入他们在联合国海底委员会提出的主张,扩大其职责,但对我们的发言,又找不出漏洞。我们的意见为会议所采纳。墨西哥进一步提出,将名称改为“防止船舶污染委员会”,更符合“海协”宗旨,引起激烈辩论。最后只能表决。改名提案以22票赞成,19票反对,6票弃权,获得通过。并且写入第二委员会向大会的报告。在大会讨论此报告时,苏、美等伙同发达国家反扑。由于参加第二委员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出席,出现脱节,改名的意见在大会遭到否决。这个委员会的名称仍归为“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好在只动了名称,其职责范围仍限制在“海协”的总体职责内,“委员会应审议本组织职责范围内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事项”。

从这件事来看,要在“海协”内形成最终决议,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不能有丝毫松懈。

4、倾废公约的保管。此公约的保管国英国建议,由“海协”来保管,行使秘书职责。会上有的国家担心经费问题。秘书长作了说明。没有国家反对,亦就顺利通过。我们发言重申,蒋介石集团签字和接受此公约为非法、无效。秘书长承诺将严格按理事会决议执行。

5、“海协”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进入这一议程时,秘书长总体报告了与相关国际组织,包括政府间和非政府性国际组织的合作情况,没有涉及某个具体组织。我们仍作了一个简单的发言,表明了我们的立场。

除了以上主要情况外,在这次会议上,还发生了智利和古巴的争论。这是当时世界形势的反映。古巴发言指责智利军舰炮轰其商船。前苏联代表接过话头,提议通过决议,强调维护海洋航行自由。一些东欧国家接二连三发言表示支持。此时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发言称:“海协”是技术组织,不是讨论这类问题的场合,不点名批评古巴无理取闹,浪费时间。在争论不下的情况下,巴基斯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串联,认为“海协”应该讨论的是航行安全,炮轰有碍安全,但不要把航行自由牵涉进来。与会预案规定,可以利用苏、美矛盾,反对苏联霸权。于是发言支持航行安全的提法,得到多数代表团的赞同。前苏联的图谋没有得逞。

分析大会的形势,感到“海协”内存在三支力量。一是美、英,包括北欧,老会员,有技术,根基深。二是前苏联为代表,集合东欧国家,企图控制“海协”。三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众多,尚未真正组织起来形成力量,内部还有冲突,摇摆不定。因此,在“海协”内开展控制和反控制的任务很重。

墨西哥是这次七十七国集团的召集人。我国不参加集团,可列席,只旁听,不发言。我去了几次。集团总目标虽然一致。但涉及竞选,在地区分组内意见常常相左,难以统一。墨西哥积极倡议扩大理事会,我们支持。但按照议事规则,这类议程需在半年前提出,以便准备意见。经发展中国家积极要求,大会决议召开专门工作组会议和特别大会来讨论,拉开了改革“海协”的序幕。

会议期间,使馆举办招待会,为与其他代表团广泛接触创造了良好条件。利用出席其他国家的招待会,增进了解,团长还宴请新、老秘书长和友好国家代表团,扩大了影响,增进了友谊。

我们出席这次会议,亲临现场,了解了会议的具体进程,为后来参加“海协”活动,积累了经验,打下很好的基础。遗憾的是,受英语水平限制,虽有两位翻译,但难以充分发挥国内前去的代表和顾问的作用。在总结会上,使馆领导不客气地指出,交通部要抓紧准备干部,提高英语水平,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图2:中间于眉团长、左侧唐桂玉、右侧周汝梅

图2为部分代表合影,从左向右依次为唐桂玉、作者、于眉团长、周汝梅。图3左起第四人为交通部船检港监局李清局长。图4左侧第三人为刘耕源,驻英使馆政务一秘,因为是第一次出席“海协”大会,为慎重起见,他是使馆与外交部商量专门安排的。

图3:左起第四人为交通部船检港监局李清局长

图4:左侧第三人为刘耕源

猜你喜欢
南斯拉夫利比里亚交通部
交通部公布2022年立法计划海商法和港口法的修订在列
罗马尼亚IAR-93“秃鹰”攻击机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浅析
加拿大交通部将开展737MAX试飞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南斯拉夫农业发展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备战”
利比里亚新总统就职用中文说“谢谢”
孝感汽车试验场获交通部认可汉阳所业务不断延伸
他信现身利比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