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实物档案遗产的托管研究

2016-05-03 00:20许燕梅孙亚楠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

许燕梅 孙亚楠

摘 要:“民间档案”是对“官方档案”的补充,民间实物档案是民间档案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各方面对于民间实物档案的重视还有待加强。导致了民间实物档案遗产的损毁与流失,对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有必要来对民间实物档案遗产进行相对应的托管等保护措施。

关键词:民间实物档案;文化遗产;托管

一、概述

实物档案是指单位或个人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物质实体为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由民间流传继承下来的古老文化,而民间实物档案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民间档案在文化遗产里有着文物价值与档案价值的双重性。可以说明,实物档案除了具有档案的基本特点――原始记录外,其突出的特点就是鲜活性和直观性。鲜活性是指它摆脱了纸质档案的古板和枯燥,活灵活现、千姿百态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直观性是指它不像纸质档案那样,只有阅读才能明白,而是让你一目了然。而它的作用和价值更是纸质档案所难以替代的。实物档案如果与相应的文字相结合,更能极大的提高其本身的作用和价值,所以说实物档案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里现存的清朝以前的档案十分稀少:唐代档案仅存几件无关大局的历史残片;宋朝则几乎没有档案;元代零零星星,真假难辨;明代档案只有几千卷,很不全;清代才有较完整的档案。因此,民间档案就成了官藏档案的必要补充。但是,多年来,人们一直重视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保管的档案,而对散失在民间的档案不甚重视。这就造成大量民间珍贵档案的流失、破坏和损毁,给国家的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失。比如“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期间,北京师范大学红卫兵头领谭厚兰率领红卫兵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毁坏文物6000余件,烧毁古书2700余册,各种字画900多轴,历代石碑1000余座,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国宝70余件,珍版书籍1000多册。我国文化底蕴雄厚,民族繁荣,人口众多,在民间散存着浩繁的档案,民间实物档案的数量也就可见一斑了。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王绍欣在山西省闻喜县农村调查时,发现,江苏的戈小兴收藏的烟标有13万余种,季之光收藏的火花有150万枚,浙江的谢金松收藏各种老地图17000余张等等。因此,我国民间散存的实物档案就可见一斑了。实物档案的类型主要有奖状、奖牌、奖章、锦旗、证书、荣誉册、光荣册、证章、匾、合格证、奖杯、名人字画、产品实物以及失效的印章等。它们以各异的形状和不同的形态反映出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保存价值自不用多说。民间实物档案是对官方档案、馆藏档案的有机补充,它们见证了特定的社会生活、见证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民间实物档案的价值

1.史料价值。民间实物档案如果被很好地保存下来,那么他自身就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该历史时期下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历史、文化以及各种地方特色。这为考古事业以及历史研究事业乃至各行各业各领域都贡献出了一份力。而且,还成为汇编档案文集和编辑专题史料、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撰写各类文章和著作、编写大事记与组织沿革的重要素材。

2.文化价值。一个名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星球,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美国有、英国有,中国当然也有。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特色的实物很多,语言、美食、植物、动物等等,当然,民间实物档案遗产也可以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花无语,香如故。虽然,实物档案没有文书档案那样可以让人可以阅读,但是,它的价值是不可以估量的。

3.开发与利用价值。有这样一个故事:1995年,山西省平遥县一文化人无意间发现该县工业品公司批发部的几间屋内的顶棚和门窗糊贴的纸张就是我国票号鼻祖“日升昌”当年留下的账册和来往信札,于是小心翼翼剥揭后,竟整理出帐册17本,信札43本。在此基础上,平遥县政府又从民间征集了400多件晋商原始文献,成立了“中国票号博物馆”,成为平遥古城旅游的一大亮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由此,我们可以收集各种民间实物档案,来建立当地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等等,这些都会形成旅游、就业、发展本地文化的特色。我们可以在保护民间实物档案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实物档案遗产。

三、民间实物档案遗产的托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1.相关政策与规章制度不完善。当今,社会国家还没有对民间实物档案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导致许多有特色的民间实物档案遗产惨遭破坏。其实,应该官民联合,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合理规章制度,把我国的民间实物档案保护好,开发利用好。受“国家档案观”的影响,目前,由于一些民间实物档案还不能作为客观性凭证或者没有正式的形成流程,而不被一些档案馆所接受;还有些人根据“国家档案观”,认为民间实物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与档案的研究并没有很大关系。

2.托管工作宣传不到位导致流失与破坏。很多老百姓并没有意识也并不清楚什么是档案,什么是文物。而当有些用意不纯的商人看出了其文物价值时,从老百姓手上买走在各国的文物市场上贩卖时,我们的文化就缺失了一部分。所以,加大宣传保护民间实物档案遗产的力度迫在眉睫。

3.托管技术不完善。民间实物档案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贵财产,一旦毁损或保护不当,那么就无法生还。民间很多私人的保管或保存技术可能还不是特别完善,将民间实物档案遗产交到专业的档案馆,用专业的技术进行保护、修缮、保管、利用,都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四、对策及建议

1.制定相关法规。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完善相关的收集、捐赠、购买、托管民间实物档案遗产的法规。如果可以,成立一个相关的基金会,用来为购买、托管、收集、开发民间实物档案遗产做一个雄厚的基金保障。

2.扩大宣传,号召托管。如果可以,在各个档案馆(局)在收集档案的同时,可以向相关民众普及一些民间实物档案遗产的价值性、重要性知识,增强人们对民间实物档案遗产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告诉老百姓,如果,愿意将自己拥有的民间实物档案遗产交到档案馆托管,是不收管理费的;或者,如果不愿意托管,也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传授保管的相关技术。

3.制定和研究多种保护及修复方案。或许可以将民间实物档案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档案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与修复方案。这样,我们一旦遇到了相关的民间实物档案遗产,我们就不并一筹莫展,错过了最佳的修复、保护时间。

五、结语

所以,加强对民间实物档案遗产的保护与托管刻不容缓!山不在高,有些则名。如果档案馆收集或保管的民间实物档案遗产价值大,那么,一定会吸引很多媒体、报刊、杂志、记者、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等等过来取经或者做一些研究。这样,不但提高了档案馆的知名度,而且,还促进了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的联系。还有,国家应与民间联合,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合理制度、政策,把我国的民间实物档案保护好,开发利用好。

参考文献:

[1] 龙秀云.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档案应用刍议[J].福建档案,2013,(01):60.

[2] 惠明.民间档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际应用[J].兰台世界,2009:32.

[3] 西华县档案局.如何做好实物档案管理[EB/01].http://www.hada.gov.cn/html/News/349_49391.html,2015-4-10/2016-3-20.

[4] 王沛郁.谈民间档案保护的重要性[J].工程科技,2012:4.

[5] 徐欣云,张震雄,李小敏,杨培玉.档案“泛化”背景下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J].北京档案,2015(05):32.

作者简介:许燕梅(1992—),女,汉族,江苏泰州人,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图书情报硕士。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思考
Tough Nut to Crack
Significance of Belgian Legisl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s a Reference to the Amendment of China's Pertinent Regulations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