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对开展学生诵读“四书五经”活动的看法

2016-05-03 00:19陈雪霞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四书五经书香校园传统文化

陈雪霞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提倡诵读四书五经,打造书香校园。

关键词:传统文化; 四书五经 ;书香校园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权威的典籍,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是先秦历史、文化和思想的记录和总结。

“四书五经”中不乏许多优秀的名篇,表达了古代思想家社会、人生的思索,反映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学、民俗等诸方面的情况。

有学者曾说:学生心灵洁净,读经典诗文效果比成年人更好。诵读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中华圣贤同行,会对他们的个性修养和人格发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本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著名的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二、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有其局限性,我们要辨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首先,通过实践研究,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其次,掌握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从我和女儿的读经典生活中看出:当我们读完了《弟子规》,我们开始《大学》……随着读书的进行发现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单纯的女儿多了一份思索,随着古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也在增加,有时候到了被我们称之为“书虫子”的地步。最显著的变化要属遇到挫折了,不再委屈地掉眼泪,而是多了一分沉稳,通过自己读书来面对遇到的挫折,而且读书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思索,分析书中的人和事,经常问一些我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发展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用科学的观点发掘和继承

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还要博采众长。 学生诵读优美的古文、古诗词,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让他们接受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文化能一代代传承,使学生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也提高道德素质,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办特色教育,创学校品牌。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当今教育正处在一个拐点的时候,在我们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这些经典之作往往能提供给我们许多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天时、地利、人和,办现代人满意的教育。

倡导“诵读四书五经,打造书香校园”。

猜你喜欢
四书五经书香校园传统文化
四书五经
对拓展农村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探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四书五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