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与技术教育充满文化意蕴

2016-05-03 23:29赵亚珍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劳技劳动资源

赵亚珍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社会文化的构成要素,社会文化也是劳动与技术进步的催化剂。劳动技术具有文化属性,是教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劳动与技术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文化教育。因此学校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仅从技术领域来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每种技术的产生都有它相关的历史、地理、宗教等人文背景。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体现这些文化的元素,让劳技教育充满文化意蕴。

一、挖掘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思想

劳技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最先发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每项劳动与技术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劳技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文化传播,它应该传递给学生这样的思想: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从今天走向明天的过程中留下的印记,是中华名族文化的内涵之一。这些内容都隐藏在劳技教学内容中,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的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

如在执教《中国结》这节课之前,教师先布置学生查找关于中国结的文化。孩子们看着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中国结自然有了兴趣,都提前做好了准备。上课时请学生来介绍。

生1:中国结源远流长,远古时期,还没有发明数字和文字,人们就结一个绳结来记录。它可是文字的前身。

生2:中国结有很多种类,如吉祥结、鞭炮结、平结、梅花结、双钱结、猴儿拳等等。

生3:中国结的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造型。

生4:中国结有着团结、亲密、吉祥的意思。鞭炮结代表着喜庆。中国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辟邪物,大多为红色!

……

孩子们在查找资料、摘录信息、介绍文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结从古至今的变化演绎有了更深的理解。为孩子们的制作奠定了文化的基础,让孩子们的制作变得更加有意义。

二、利用资源,彰显“草根”文化特征

1.校园资源

我校一直以“打造绿色文化品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工作思路,以“以绿色之教育、育绿色之未来”为教育思想。这些理念思想中都突出了“绿色”,即生态的含义。在我们的校园内有一块以“绿源”命名的生态园,经过几年的规划和调整,如今是总面积为2500平方米的综合实践基地。基地中有橘、柿、梨、桃、枣、石榴、枇杷等果树和各种花卉、蔬菜及一些小动物。这些不就是资源吗?劳动技术教育就可以从这里开始……

以五年级《烹饪》这一单元为例,教材中有西红柿炒鸡蛋、蒜泥黄瓜的内容。

孩子们综合实践课种植的蔬菜成熟了,劳动技术课是他们分享成果的时候了,孩子们欣然前往。在基地中将成熟的西红柿采摘好,到鸡窝将鸡蛋捧在手心,孩子们小心翼翼,准备好食材进入“梦工厂”,最后小组里呈现出了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西红柿炒鸡蛋,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种植、收获、制作的西红柿炒鸡蛋,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由引可见,校园内的建筑、设计里面可以开发的资源不少,教师应该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让孩子们在劳动、收获、再加工的过程中感受劳动与技术的魅力,感受往昔的农耕文明。

2.生活资源

劳动与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作为劳动与技术的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找到技术与生活的链接点。在学校里,学生们最快乐的莫过于课间活动了,他们活动的器材则也可以作为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展的资源。毽子、沙包都是孩子们大课间的活动项目,于是怎么制作实用又有特色的毽子和沙包是孩子们又一探索的主题,这能锻炼他们的缝纫能力。孩子们都拿来了自己的材料,从简单的穿针、打结开始,孩子们学得认真极了。

同时,劳动与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往细处做,做到细,做到严,做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事被大家忽略。而我们的孩子其实有敏锐的洞察力,例如某天我发现我的讲台里有一些孩子送我的喜糖盒子,这是孩子们送的礼物,不忍扔掉,放着又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总是花时间在整理它们。一位细心的孩子提议:把这些盒子粘起来,再包装美化一下,就可以变成一个收纳盒,老师还可以把一些零碎的东西分类放到盒子里,找东西方便了,桌面也整洁了。于是把这些盒子交给了她,两天后我的讲台上多了个精致的收纳盒。榜样作用带领着这个班级的孩子开始收集生活中的“废品”,经过再利用再加工,变成生活中有用的物件,这正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的。

3.本地资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兴趣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其学习热情。校园生活为劳技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劳技课也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使之具有丰富而鲜明的特色。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一些传统节日,各地的风俗也各不相同,这些风俗中也渗透了一些当地的文化,例如当地有立夏吃蛋、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在劳技课我们就根据年级设计不同的与蛋有关的课题,例如蛋壳上的艺术、美味炒蛋、茶叶蛋等。端午节孩子们就开始学包粽子,可以采取年级互助的方式,孩子们在端午节都能在学校的食堂领到自己包的粽子。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的节日特色,掌握一定的技术,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校位于农村,当地还有很多的手工艺技术,例如修鞋匠、木匠、竹篾匠等,这些传统的手工艺人有着高超的技艺,但由于机械的便捷,这些技艺也渐渐被淘汰。我们可以开设此类课程,请这些手工艺人进校教学,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手艺,培养他们的兴趣,将传统手艺保存下来。

三、参与实践,追求创新文化品质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教育的起点在生活,生活中的劳技和身边的劳技富有情境性、情趣性。劳技教育不应当把人文性与科学性分离开来,只有将劳技内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学生才能产生热爱劳动和钻研劳动技术的思想热情和灵感。因此小学生需要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创设民主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成功体验中提升他们的创新热情。创新是一种品质,当这种品质变成习惯之后,劳技教育会不断为文化注入新的内容。

总之,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一本教材而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文化教育、也是生活教育,只要我们每个劳技教师有着锐利的眼光、缜密的心思,就一定能够从教材、校园、生活中挖掘文化的元素,来充实劳技课堂,让劳动与技术教育充满文化意蕴。

猜你喜欢
劳技劳动资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资源回收
热爱劳动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