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丰碑

2016-05-04 08:47王兆力
黑龙江史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北大荒农场粮食

王兆力

北大荒,曾泛指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我国东北原始大荒原。随着岁月的变迁,范围逐渐缩小为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一带的荒原,如今,北大荒已成为黑龙江垦区的特称。近70年来,北大荒人在这里创造了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昔日的茫茫荒原变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英雄建国立家园”

关于北大荒,《山海经·大荒北经》曾有这样的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之国”。不咸山是今天的长白山,肃慎是今天满族人的祖先。尽管这里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直到民国时期设垦殖局雇工机械开荒,依然只是局部开垦。

1947年,为迎接全国解放,党中央要求东北局在北满创办“粮食工厂”“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同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时任松江省政府首任主席的冯仲云,找到了瘦小精干的松江省建设厅主任秘书李在人、魁梧英俊的农林科长刘岑,任命他们为松江省国营第一农场的场长和副场长,这一年,他们在珠河县(今尚志县)一面坡东太平沟开垦荒地1300亩。创建“粮食工厂”的目标变成了行动,黑土地点燃了创建国营农场的星星之火。

1954年,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军到黑龙江省伊春地区铁道兵五师驻地视察工作,肥沃的黑土地吸引了将军的目光,他对随行的人说:“我主张把大批复员军人留下来,在这里办农场,为国家多生产粮食!”就在那一年,他亲自带队踏查原野,亲手点燃了第一个铁道兵农场——八五○农场的第一把荒火。八五○农场第一任场长、铁道兵五师师长、老红军余友清,率领战士们用荒原上随处可见的树条子、乌拉草盖起了十几座窝棚和过冬的坑道式地窝子。他们喝雪水,吃冻干粮。为示范人拉犁开荒,余友清率先跳进冰雪刚融的草甸子,战士们学着师长的样子,一步步将铧犁拉向荒原深处。5000人的开荒大军,此起彼伏的劳动号子,使整个荒原沸腾了。垦荒者在生荒地上,播下种子,收获了足够的口粮、饲料和种子。密山、虎林、宝清、饶河十多个8字头农场,硬是凭着人拉肩扛,“母鸡下蛋”般建立起来。

著名诗人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曾这样描写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一年四季冬最长。就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拓荒者们以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了重重困难,在荒原上站稳了脚跟,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从1947年到1957年,北大荒人在黑土地上建立了82个国营农场,开垦耕地905万亩,粮豆总产7.38亿斤,总产值10 437万元。

1958年,中共中央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向党中央提出了动员十万转业军人开发北大荒的计划,3~5月,近10万名转业官兵分批从祖国各地进军北大荒。4月12日铁道兵农垦局在密山车站广场召开大会,欢迎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转业官兵。王震将军提笔重写了他1956年底赠给转业北大荒的铁道兵战士的一副对联: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横批是:艰苦创业。王震将军掀起了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和54万知识青年相继投身垦区开发建设,在亘古荒原上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奇迹。截至2015年,垦区土地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耕地4 353万亩、总人口167.2万人。

匆匆岁月弹指间,如今,兴凯湖畔当壁镇,将军的墓碑静静地伫立着,将军的英灵守护着北疆,将军亲手勾画的蓝图变成了现实,千里沃野已成为真正的良田。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农业生产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而发达国家已迈入农业现代化的行列。1977年国务院决定从国外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机械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加以推广。肩负着“积累经验、示范农民”重任的北大荒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再次挑起了重担。

号称中国第一大农场的友谊农场,是1954年前苏联政府援建的大型机械化谷物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时任黑龙江省农业厅厅长的王操犁担任首任场长。农场总局确定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作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试点单位。1978年4月,国家投资289万元,从美国引进62台件具有70年代先进水平的农机装备。农场事前派出赴美技术培训小组,并举办了两期由美方人员授课的培训班。二队建点之后创造了全国粮食生产的奇迹,全队20名农业工人种植11 000亩地,年平均生产粮食20万斤。1978~1984年,全队人均年生产粮食41.4万斤,创年产值8.88万元,粮豆产量、上交利润、农业机械化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等居全国之首。一位当时的拖拉机驾驶员曾自豪地说:“那时全国最先进的农业机械都在二队,种地种管收全程都实现了机械化,能成为二队职工我们心里很光荣。”

1980年初立项的洪河农场,是我国第一个以补偿贸易形式建立的现代化农场。根据中日双方合作开发洪河农场的协议,日方提供1 350万美元贷款购置美国先进农机具;中方自1981年11月至1986年4月,向日方供应自产大豆6万吨偿还本息,平均每年交大豆1~1.4万吨。5月,1284名工人进入开荒点,拉开建场会战的序幕。1981年,如期播种小麦4.7万亩,大豆21.3万亩。到1988年,农场累计生产粮豆2.35亿公斤,粮食商品率达77.3%,盈利1 100万元。

1983年洪河农场引进一座粮食处理中心,需要配置一台粮食自动测温仪,红兴隆管理局科研所工程师桂体仁带领技术人员圆满完成了设计装配任务,节省资金2万多元。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部队从事雷达技术工作、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的桂体仁,父亲是国民党元老,伯父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1949年国民党撤退台湾时,他毅然选择与家庭决裂留在了新中国。尽管受到多年不公正待遇而学非所用,改革开放后,全家人都希望他到台湾或美国定居,可是桂体仁坚决扎根北大荒从事科研工作。研制的玉米精量点播机和粮食电子秤、煤气炉恒温控制器、粮食自动测温仪等分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他本人多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和特等劳动模范。在北大荒,这样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北大荒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正是在他们铿锵的足音中越走越快……

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垦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80.4万千瓦,亩均占有农机动力0.225千瓦,农业机械化率达98.8%,拥有农用飞机92架,年航化作业能力2 400万亩。粮食仓储能力2 200万吨,日烘干能力21万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2%,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居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全过程、全面积、全作物的标准化生产和持续稳产高产的粮食生产模式。

“千里沃野成良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农业虽然连续取得大面积丰收,但粮食紧缺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每年国家粮食缺口约100亿公斤。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垦区生产能力和发展实际,1987年11月,农场总局向省委提交了《垦区建设100亿斤商品粮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1989年7月,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一行6人到黑龙江垦区视察,提出三江平原5 000万亩耕地每亩增产100公斤粮食的设想,并形成考察报告,分呈王震副主席、李鹏总理和几位副总理。1990年1月12日,全国农垦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农业部提出了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八五”期间全国农垦系统增加100亿斤商品粮的规划方案,其中安排给黑龙江垦区新增商品粮73亿斤。项目最后批准的具体内容是:建设期8年(1991~1998年),达产期10年(2000年)。项目建成后,耕地面积达到3 000万亩(比1990年增加100万亩),到2000年粮食生产达到124亿斤,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90亿斤,比“七五”期间平均每年多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0亿斤。

项目开始实施了,然而1991年——关键的开局之年,洪涝灾害把1 500万亩丰收在望的小麦全部泡在水里。穆棱河畔的八五七农场,暴风雨持续了十几天,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峰,每秒流量达4 870立方米,现有的河道容积已难支撑,即将垮坝决口。穆兴东堤、西堤必须作出牺牲一面保住另一面的抉择。东堤外,有虎林县6个乡和一批农场的240万亩良田,15万人口;西堤外,是八五七农场的40万亩丰收在望的良田和2万人民。抗洪总指挥部下令:八五七农场炸坝分洪!7月31日夜,八五七农场领导含着眼泪下令:“炸坝!”刹那间,一亿多立方米的洪水从60多处缺口涌入了农场,40多万亩良田全部被淹;13个生产队的13 500平方米的住房倒塌倾斜,几千人无家可归;道路桥梁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6 491.91万元。八五七农场成为孤岛,与外界隔绝10多天,而穆兴东堤内240万亩良田和15万人民安然无恙!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人赢得了尊重和荣誉,也从灾难中汲取了教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作物结构,依靠科技进步等措施,使垦区的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1996年达143.12亿斤,100亿斤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初设计划到2 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4亿斤的任务指标,提前4年超额完成。199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3.72亿斤。项目实施的8年中,北大荒人共为国家交售商品粮716.34亿斤,其中1998年交售商品粮140.16亿斤,商品率80.7%。交售商品粮总数是1990年前8年总和的1.5倍。以1997和1998年两年为例,共交售商品粮276.84亿斤,平均每年交售商品粮是“七五”期间年平均数的3.5倍。

200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继1995年首次突破100亿斤后,实现了又一次历史性跨越——突破200亿斤,农业部通报表彰了黑龙江垦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突出贡献。如今,农垦总局下辖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40亿斤左右,年提供商品粮400亿斤以上,可保证1.2亿城镇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2015年粮食综合亩产达到1041.4斤,粮食总产量达到441.3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十二连增”。北大荒人为祖国铸造的大粮仓,岿然屹立在黑土地上。

“北大荒精神历久弥新”

无论是艰苦卓绝的创业年代,还是波澜壮阔的发展时期,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就是北大荒人的责任。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个伟大民族不朽的灵魂”。

196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袭击了北大荒。这一年,全垦区粮豆单产仅47公斤,经营亏损8 732万元。农场的粮食不能自给,大批职工患浮肿病。八五三农场干部职工如数交足了征购粮任务,又从农场的“三留”(种子、口粮、饲料)粮中挤出31.5万公斤,支援重灾区人民。一位粮食保管员,日夜看管着粮库,却不曾拿过一粒放进嘴里,最后饿昏在岗位上,这个真实的故事一直被人们口口相传。2003年“非典”期间,垦区在一周之内向北京调运5 000万斤优质大米,及时缓解了北京市场大米供应紧张的局面。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垦区用三天时间加工了480万斤优质大米驰援灾区。“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永远的准则。

黑土地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100个吃大米饭的人里,可能有99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100个种水稻的,肯定会有99个认识徐一戎。人们说,徐一戎带动了北大荒种植史上的一场革命。半个多世纪来,他创造了七个首次:首次创造了我国北大荒水稻直播亩产千斤的高产纪录;首次提出我国寒地水稻冷害防御技术的计划栽培理论;首次提出我国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及旱育壮苗模式;首次完成我国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系统研究;首次提出我国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首次绘制出我国寒地直播水稻亩产千斤栽培模式图;首次绘制了我国寒地水稻栽培历。这七个突破性创造,成为我国寒地水稻栽培跨越式发展的七项科技,为垦区粮食稳产高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必须一提的是,首次创造了北大荒水稻直播亩产千斤高产纪录的是徐一戎,而当旱育苗技术成为插秧稻作的新亮点时,他果断地否定了自己——“旱育壮苗相当于延长了一个月的生长期,可在北纬45度以北地区创造大面积水稻高产。”徐一戎年过八旬还坚持到田间地头传授水稻栽培技术。他每次出行都在自己衣兜里揣张纸条,上面写着“徐一戎自愿下农场,身体出问题后果自负”。2008年10月,徐一戎把毕生省吃俭用的100万元积蓄全部捐献给了农垦科学院,捐给了他终生热爱的水稻事业。

1969年,年仅17岁的杭州知青孙文珍,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团(八五二农场)当上了一名卫生员,10多年间,她从没发生过一次医疗事故,连年被评为农场、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一天夜里,她去给一位产妇接生,婴儿生下后因胎痰堵住咽喉窒息,憋得脸色发紫。那时条件简陋没有吸痰器,孙文珍嘴对嘴为婴儿吸痰,婴儿终于哭出声来,产妇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样的故事,对于孙文珍来说还有很多。多年的超负荷工作孙文珍积劳成疾,为了坚持工作,她有时头上扎着针还在接生现场,直到领导强行把她送回杭州。1989年3月,年仅39岁的孙文珍心脏停止了跳动。

按照孙文珍的遗愿,她的骨灰从杭州运回北大荒。安葬的当天,农场、分场干部群众不约而同前来为她送行,老人们哭了,学生们哭了,抱着孩子的妇女们哭了,她们怀里的孩子也哭了。“我爱北大荒,我爱黑土地,我活着要献身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事业,我死后要埋在北大荒,魂归北大荒!”孙文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北大荒人的高尚情怀。

70年风雨兼程,北大荒人把中国版图上最寒冷、最荒凉的地域变成了“粮食工厂”,把“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深深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新的历史时期,勇于担当的北大荒人,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向着美好的明天开拓前进。

“继承下去吧,我们的后代子孙

这是一笔永恒的财富

千秋万古长新

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人间天上难寻!”

猜你喜欢
北大荒农场粮食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多彩的秋天
快乐农场
不懈开拓谱壮歌
农场
开心农场(1)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