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并椎体内囊性变的疗效分析

2016-05-04 19:48丛宝华赵方宋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

丛宝华 赵方 宋飞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总结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合并椎体内囊性变的临床方法。方法 72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合并椎体内囊性变患者, 均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体中央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Cobb角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 患者满意度为98.61%。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合并椎体内囊性变, 能有效恢复椎体功能和解剖位置, 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内囊变性

老年人高发骨质疏松, 常见合并椎体骨折[1]。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差, 椎体骨折后容易并发椎体内囊病变。本文研究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并椎体内囊性变临床效果,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骨科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合并椎体内囊性变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完整临床病历资料,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包括男38例、女34例, 年龄66~82岁, 平均年龄(73.3±2.9)岁, 患者来院后经临床会诊、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合并椎体内囊性变, 内囊积液30例、内囊积气42例, 病变椎体:T12 54例、L1 12例、L2 6例。

1. 2 方法 患者常规手术备皮、保持俯卧位, 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根据临床会诊结果选择穿刺针刺入点。术中使用射线透视确定病变椎体、确定椎体正位, 推入穿刺针到骨折椎体前1/4处停止, 换入高压注射器注射骨水泥(使用椎体双侧注射法), 同时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 当骨水泥均匀分布时停止注入, 当骨水泥全部硬化后拔出穿刺针, 切口缝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正常椎体参数平均值[2]:椎体前缘:20.45 mm;椎体后缘:12.72 mm;椎体中央:10.59 mm。

VAS和BI评分:患者治疗前后使用国际通用VAS量表和BI量表进行评价。VAS评分满分10分, 0分无痛感, 10分痛感剧烈无法忍受, 得分越高疼痛越剧烈。BI评分满分100分, 0分不具有生活能力, 100分生活完全自理, 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完整。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疼痛缓解明显, 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疼痛缓解, 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无效:疼痛没有变化, 生活自理能里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满意度:自拟患者满意度评价表, 统计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由实验人员对患者进行问答式填写方法。发放问卷72例, 回收问卷72例, 回收率100%。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椎体参数 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 椎体中央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显著低于治疗前, 主要椎体Cobb角显著小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VAS和BI评分 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 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72例患者治疗前后VAS、BI评分比较( x-±s, 分)

时间 VAS评分 BI评分

治疗前 7.58±0.91 40.29±10.35

治疗后 1.12±0.24a 93.74±11.12a

t 8.89 9.98

P 0.00 0.00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

2. 3 临床疗效和满意度 临床疗效:显效37例(51.39%)、有效33例(45.83%)、无效2例(2.78%),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36例(50.00%)、满意35例(48.61%)和不满意1例(1.39%), 患者总满意度为98.61%。

3 讨论

传统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合并内囊病变采取绝对卧床休息、止痛药物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长且疗效不佳[4]。患者长期卧床容易诱发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威胁患者生命。随着骨科手术使用影像学技术, 使得手术视野可视化, 椎体成形术应用逐渐增多[5]。有临床研究提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是最适合用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的病症[6]。

本文采取椎体形成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合并椎体内囊性变, 有效降低患者腰部痛感,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22%。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测椎体解剖位置, 椎体前缘明显抬高、椎体中央部位和椎体后缘位置下降。本次使用椎体形成术进行椎体双侧骨水泥注射法, 需大量注入骨水泥, 利于骨水泥分布均匀, 利于病变椎体解剖学位置复位。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合并椎体内囊病变患者表现为腰部疼痛剧烈、椎体骨折和内囊病变引发的椎体稳定性下降, 椎体形成术能有效稳定受伤椎体、避免受伤椎体在压力下发生塌陷[7, 8]。椎体形成术手术治疗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本次研究中未发现有患者出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还需继续大样本研究。在进行椎体形成术治疗时要注意穿刺用力轻柔, 由于患者已经发生骨质疏松、内囊病变, 椎体骨密度下降、骨质松软, 不建议使用外科锤辅助用力, 用力过猛可能会穿破内囊囊壁, 不利于骨水泥注入[9]。合并内囊病变时, 穿刺前需进行排气或排液处理, 内囊中内容物可不做处理, 对临床疗效无显著影响。治疗前可通过评估患者内囊容量大小来估计骨水泥注入量, 尽可能将内囊填充满, 如果患者椎体骨折合并椎弓根骨折时要减少骨水泥用量, 防止骨水泥外漏引发椎管并发症。

综上所述, 椎体形成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并椎体内囊性变, 临床疗效显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恢复椎体解剖位置。

参考文献

[1] 欧阳超, 陈志明, 马华松, 等.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非手术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 23(3): 222-227.

[2] 范顺武, 万双林, 马彦. 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与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问题.中华骨科杂志, 2014, 34(1): 86-91.

[3] 高万旭, 宓士军, 高景春. 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伴裂隙样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2, 26(11): 1330-1335.

[4] 许子星, 许卫红, 王长昇, 等. 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观察.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11): 1331.

[5] 王根林, 杨惠林, 朱雪松, 等.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诊断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 23(3): 228-232.

[6] 信维伟, 程光齐, 冯宇, 等. 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陈旧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52): 9873-9880.

[7] 刘涛, 周章武, 周正新, 等. 经皮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39): 6920-6925.

[8] 张相伟, 孙建民, 崔新刚, 等.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的失平衡.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26): 4224-4228.

[9] 邓红敏.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进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 11(11):133-134.

[收稿日期:2015-12-29]

猜你喜欢
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
骨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血尿酸的关联性研究
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早期疗效观察
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体会
射频消融联合椎板减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及安全性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