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罕见病住院患者特征分析

2016-05-05 03:34马楠聂伟陈艺曹晶晶闫芮陈晓霖王凯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3期

马楠 聂伟 陈艺 曹晶晶 闫芮 陈晓霖 王凯娟

(1.河南省医学科学院 罕见病研究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3;2.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南省肿瘤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 郑州 450001)



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罕见病住院患者特征分析

马楠1聂伟1陈艺2曹晶晶2闫芮2陈晓霖2王凯娟2

(1.河南省医学科学院 罕见病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450003;2.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南省肿瘤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河南省西部地区2003-2013年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的分布情况,了解罕见病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进行罕见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汇总河南省38家三级医院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罕见病住院患者病历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排名第1位的罕见病类型为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占罕见病住院患者的35.59%。在男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占32%,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占18%,神经系统疾病占13%。在女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占40%,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占15%,神经系统疾病占13%。前10种罕见病中,大动脉先天性畸形男女比例为0.72,前庭功能疾病男女比例为0.65。其他罕见病男女比例为1.22~6.41。不同类型的罕见病中,男女比例差距较大,肛门及直肠区的裂和瘘男女比例为6.41,男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人数远高于女性。中位年龄位于10~30岁年龄段。结论不同类型罕见病患病人数有较大差异。不同性别主要罕见病类型不同,不同性别罕见病患者人数不同。不同年龄段主要罕见病类型不同,儿童主要罕见病为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且儿童罕见病住院患者人数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罕见病人数逐年增加。

【关键词】罕见病;分布情况;描述性研究

罕见病指发病率比较低,比较少见的一类疾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罕见病的定义,是指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1]。多数罕见病是慢性严重性疾病,通常会危及生命。约80%的罕见病是由遗传缺陷引起,因此罕见病一般是指“罕见性遗传病”[2]。约有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即可发病,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仅有约1%的罕见病有有效治疗药物,给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对罕见病的界定和划分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2010年5月17日,中华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中国罕见病定义转接研讨会,对中国的罕见病定义达成如下共识:患病率小于1/500 000,或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10 000的疾病,可以称为中国的罕见病。我国罕见病研究处在初步阶段,缺乏流行病学研究[3-4],给罕见病的预防控制造成困难。通过对罕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罕见病的分布及种类,对于罕见病的控制及罕见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河南省西部地区包括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本文通过收集河南省西部地区2003-2013年罕见病患者信息,对该地区罕见病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其特征,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和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5]。

1对象与方法

1.1罕见病检索目录采用orphanet网站2012年公布的罕见疾病目录(http://www.orpha.net)查询出疾病名称对应的ICD-10编码[2],同时按照中国罕见病定义[4],利用Baidu、Google搜索引擎以及文献数据库按照疾病英文名称检索出其中文名称,并与ICD-10中文版进行比对,最后确定1个中英文对照的疾病目录。

1.2研究对象的选择河南省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济源市,人口数1 356万。研究对象来源于河南省38家医院中河南省西部地区2003-2013年21 870例罕见病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当地市级医院确诊为罕见病。

1.3调查方法与内容

1.3.1调查内容采用统一的电子病例录入系统,录入信息包括罕见病住院患者住院号、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地址、入院日期及其日期编码、出院日期、ICD编码、疾病名称。

1.3.2调查方法原始资料经核查合格后建立数据库,由严格培训且考察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罕见病患者住院病历信息的录入及采集。

1.4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罕见病住院患者年龄、性别、出生地及疾病种类进行描述性统计,根据平均每年每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数及各罕见病构成比绘制相关表格及图等进行分析比较。由于信息收集日期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故2013年数据由上半年数据加倍而来;利用均值插补的方法对缺失值进行处理。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研究病例信息采集自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三级医院罕见病患者共21 870例,根据目前国际公认的ICD-10编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汇总,得出河南省西部地区16种类型罕见病患者分布情况(表1)及河南省西部地区2003-2013年前10种罕见病(表2)。表1结果显示,排名第1位罕见病类型为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7 783人(35.59%),其次为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3 614人(16.52%),神经系统疾病2 821人(12.90%),消化系统疾病1 449人(6.63%),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 320人(6.04%)。表2结果显示,排名前10位罕见病患者中,心间隔先天性畸形患者人数排名第一,占19.37%,其次为紫癜及其他出血情况(12.03%)、新生儿呼吸窘迫(4.79%)、肛门及直肠区的裂和瘘(4.08%)。

表1 2003-2013年豫西三级医院罕见病患者分布

2.2人群分布

2.2.1一般情况本次病例信息采集自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三级医院罕见病患者共21 870例。男性及女性罕见病患者分布及各个年龄段罕见病患者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各年龄段罕见病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人数不同,20~30岁年龄段及100岁以上罕见病住院患者中女性人数高于男性,其他年龄段男女患者比例为1.07~3.0。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中,0~5岁患者人数最高,为5 901人,占30.5%。

2.2.1.1罕见病患者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河南省西部地区2003-2009年罕见病患者平均年龄分布见图1。2003、2004、2009年中位年龄为13岁;2011年中位年龄最低,为11岁;2013年中位年龄最高,为29岁。年龄分布趋势有所波动,无明显规律。中位年龄位于10~30岁年龄段。

表2 2003-2013年豫西三级医院前10种罕见病

图1 2003-2013年豫西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年龄分布

2.2.1.2罕见病患者各年龄段分布的变化趋势2003-2013年豫西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各年龄段罕见病构成比分布情况显示,各年龄段16种罕见病类型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在15~20岁年龄段占比例最高,为55.1%,65~70岁年龄段最低,为6.91%,100岁以上年龄段为27.38%,整体为下降趋势;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耳及乳突疾病,眼和附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罕见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的罕见病患者所在年龄段范围较广,在5~10岁年龄段构成比为30.46%,90~95岁年龄段为30.77%,100岁以上年龄段构成比最低,为7.14%。2003-2013年豫西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各年龄段罕见病构成比分析结果显示,0~5岁年龄段罕见病患者人数为6 352人,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患者人数为3 358人,起源于围产期某些情况1 186人,占比较高;5岁以上年龄段患者人数降低。

2.2.2性别分布在男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所占比例最高,为32%;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居第2位,占18%;神经系统疾病占13%;消化系统疾病占9%。在女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中,主要罕见病类型分布情况与男性有所差异,主要的罕见病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所占比例最高,为40%;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居第2位,占15%;神经系统疾病占13%,循环系统疾病占5%。

2.2.2.1一般情况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各类型罕见病男女患者人数对比结果显示,精神和行为障碍(男32人,女34人)、耳和乳突疾病(男255人,女284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男1人,女44人)女性患者人数高于男性;其他类型罕见病男性患者人数高于女性。同时,男性患者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患者人数最多(男3 768人,女3 088人),其次是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男2 063人,女1 157人)、神经系统疾病(男1 540人,女997人),以上罕见病类型为男性患者主要患病类型。

2.2.2.2不同性别好发罕见病差异在16种主要类型罕见病住院患者中,2003-2013年豫西三级医院男性和女性患者前10种罕见病患病人数及构成比见表3。表3结果显示,男性及女性罕见病住院患者前10种罕见病有所不同,各罕见病在不同性别中所占比例不同。在河南省西部地区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排名前10种罕见病中,男女患者人数及比例结果显示,第6位大动脉先天性畸形男女比例为0.72,第8位前庭功能疾病男女比例为0.65,女性患者人数高于男性。其他罕见病男性罕见病住院患者均高于女性罕见病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1.22~6.41。不同类型的罕见病中,男女比差距较大。肛门及直肠区的裂和瘘男女比例为6.41,男性罕见病住院患者远高于女性,男女患者差距较大(表4)。

表3 2003-2013年豫西三级医院不同性别罕见病住院患者前10种罕见病

2.2.3时间分布本次研究数据收集自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罕见病病例数据。结果显示,罕见病住院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2003年住院人数为279人,2004年为437人,2005年为1 034人,逐年升高,2013年统计罕见病住院患者人数为6 132人。不同年份不同罕见病类型住院患者构成比发生变化,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2003年构成比为48.75%,逐年下降,到2013年最低,为27.79%,2011年有所波动,升高到42.28%,整体呈下降趋势。消化系统疾病占比例由2003年最低1.08%上升到2009年的最高11.34%,之后逐年下降。

3讨论

河南省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济源市,人口数1 356万。该地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有限。

罕见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约80%罕见病主要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6-7],与环境因素等相互协同导致了罕见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西部地区2003-2013年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罕见病流行病学的分析,进行描述性研究,从地区、人群和时间上了解罕见病的分布情况,从而为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表4 2003-2013年豫西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男女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11 a间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中16种罕见病类型占比例不同,前10种罕见病类型分别为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眼和附器疾病,耳和乳突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病。

各年龄段罕见病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人数不同,20~30岁年龄段及100岁以上罕见病住院患者女性人数高于男性,其他年龄段男女患者比例为1.07~3.0。有研究结果显示,罕见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02~1.3[8]。河南省西部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中,0~5岁患者病例数最高,为5 901人,占30.5%。有学者研究统计,罕见病患者人数在3~14年龄段有所增加[8]。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约有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同时罕见病的较高死亡率可能导致儿童罕见病患者所占比例较高。通过河南省西部地区2003-2013年罕见病患者平均年龄分布的箱形图发现,中位年龄位于10~30岁年龄段,罕见病住院患者中年老者较少,这可能与罕见病发病年龄早、死亡率高有关。同时,各年龄段主要罕见病类型也有所不同,各年龄段16种罕见病类型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在15~20岁年龄段占比例最高,为55.1%,65~70岁年龄段最低,为6.91%,100岁以上年龄段为27.38%,整体为下降趋势。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耳及乳突疾病、眼和附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罕见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的罕见病患者所在年龄段范围较广。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中主要罕见病类型构成不同。在男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所占比例最高,为32%;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居第2位(18%)。主要罕见病类型分布情况男女性有所差异,主要的罕见病类型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所占比例最高,为32%。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各类型罕见病男女患者人数对比发现,精神和行为障碍、耳和乳突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女性患者人数高于男性;其他类型罕见病男性患者人数高于女性。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患者人数最高,其次是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上罕见病类型为男性及女性患者主要患病类型。其他类型在男女患者中构成比的差异是由基因引起的,还是由于男女性格或生活习惯等差异引起的,或是环境和基因协同作用引起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有研究显示,罕见病患者逐年增多[9]。本次研究数据收集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罕见病病例,共11 a的数据,人数逐渐增多。不同罕见病类型住院患者构成比发生变化[10],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有下降趋势,消化系统疾病占比例有所升高。

通过对河南省西部地区2003-2013年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分布情况分析发现,主要罕见病类型构成在发生变化,不同性别患者主要罕见病类型不同,发病率不同,男性患者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患罕见病主要类型也有所不同,儿童患者人数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这与罕见病发病早、死亡率高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史天山,权正良.中国罕见病防治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625-626,654.

[2]何江江,张崖冰,夏苏建,等.欧盟罕见病保障体系及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7):52-59.

[3]林禹鸿,吴晓明.欧盟应对罕见病政策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11(10):149-154.

[4]韩金祥,崔亚洲,周小艳.罕见疾病研究现状及展望[J].罕少疾病杂志,2011,18(1):1-6.

[5]曹立前,王瑾琪.建立和完善我国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3(11):51-54.

[6]Song P,Gao J,Inagaki Y,et al.Intractable and rare diseases research in Asia[J].Biosci Trends,2012,6(2):48-51.

[7]Peltonen L,Uusitalo A.Rare disease genes-lessons and challenges[J]. Genome Res,1997,7(8):765-767.

[8]Lin J D,Lin L P,Hung W J.Reported numbers of patients with rare diseases based on ten-year longitudinal national disability registries in Taiwan[J].Res Dev Disabil,2013,34(1):133-138.

[9]Voigtl nder T.Orphan diseases[J].Monatsschrift Kinderheilkunde,2012,160(9):863-875.

[10]Lozano R,Naghavi M,Foreman K,et al.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2012,380(9859):2095-2128.

Descriptive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hospitalization patients with rare disease in the west of Henan province from 2003 to 2013

Ma Nan1, Nie Wei1, Chen Yi2, Cao Jingjing2, Yan Rui2, Chen Xiaolin2, Wang Kaijuan2

(1.ResearchCenterofRareDisease,HenanAcademyofMedicalSciences,Zhengzhou450003,China;2.DepartmentofEpidemiologyandBiostatistics,SchoolofPublicHealth,ZhengzhouUniversity;KeyLaboratoryofTumourEpidemiologyofHenanProvince,Zhengzhou45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rare disease in three-level hospitals in the west of Henan province from 2003 to 2013, 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disease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rare disease. Methods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rare disease coming from 38 hospitals in the west of Henan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for the descriptive study. ResultsThe type of the rare disease ranking first is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degeneration and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which accounts for 35.59%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rare disease. In male,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degeneration and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account for 32%; blood and blood-forming organs disease and some diseases involved by disorders of the immune mechanism account for 18%; neurological diseases account for 13%. In female,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degeneration and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account for 40%; blood and blood-forming organs disease and some diseases involved by disorders of the immune mechanism account for 15%; neurological diseases account for 13%. In the first ten types of the rare disease, male to female ratio of artery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is 0.72; the ratio of vestibular function disorders is 0.65; the ratios of the other rare diseases are 1.22 to 6.41. Different types of rare diseases have a big difference,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of the cleft and fistula of anus and rectum is 6.41. The median age is approximately 10 to 30 years old.ConclusionThe number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rare disease have a big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types of main rare disease, different genders have different prevalence rate of rare disease. In different types of main rare disease, the numbers of the male and female are different. The main rare diseases in different ages have different types. The mainly rare disease of children is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degeneration and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An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ith rare diseas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re far higher than other age group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rare disease increases year by year.

【Key words】rare disease; distribution; descriptive study

(收稿日期:2015-11-02)

【中图分类号】R 181.2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3.002

通讯作者:王凯娟,E-mail:kjwang@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课题(2013BA107B02);河南省卫生计生委

省部共建项目(201301002);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