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镜头语言学会有效叙事

2016-05-07 18:13王荣
关键词:铡刀特写镜头语言

王荣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跨媒介学习与交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对跨媒介的语言文字现象、特点、规律进行梳理、探究与评价,提高理解、辨析、批判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利用跨媒介进行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根据这样的理念,笔者进行了借用电影镜头语言开展特色写作教学的尝试。

电影镜头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视像语言,它的呈现方式与文本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一种视听综合的艺术,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笔者以导演李大为根据王松中篇小说《双驴记》改编的电影《走着瞧》中的片段为例,把文本语言与镜头语言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镜头语言呈现故事(电影叙事)的特征,欣赏电影语言的表现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

一、阅读:感受文本语言与镜头语言不同的呈现样式

(一)阅读小说《双驴记》中“马杰杀驴”的片段

王松的中篇小说《双驴记》讲的是20世纪70年代,城市知青马杰来到西北某农村插队,他对大队里一头叫黑六的种驴只配种不干活的特殊待遇不满,在暗地里发泄的过程中竟打坏了黑六的“命根子”。无法配种也不能干活的黑六被马杰残忍地宰杀,却没想到黑六的弟弟——毛驴黑七,从此与马杰不共戴天……

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小说中“马杰杀驴”的片段。

马杰杀黑六是在第二天上午。地点就选在牲口棚。

杀牲畜是一件大事,北高村的全村特意歇了半天工。村里的人们虽然不肯亲自动手杀牲畜,但吃肉的欲望却很强烈,早早地就都在家里刷锅烧水做好一切准备,然后端着盆或簸箩来到牲口棚等着分黑六。马杰看一看大灶上的水已经滚开起来,就将黑六从槽子上牵出来,拴到那片空地的木桩上。这时人群里就响起一片唏嘘的声音。马杰朝人群里看一眼,就转身去拎过那把铡刀。铡刀的锋刃已磨得雪亮。马杰为了应手,还特意在铁柄上缠了一些麻绳。他来到黑六面前,掏出一块黑布将它的两眼蒙起来。

但黑六用力一摇头,将黑布甩掉了。

马杰再蒙,又被它甩掉了。

然后,它慢慢回过头,睁大两眼看着马杰。

事后马杰对我说,你能相信吗,驴这种畜生竟然会笑。当时黑六的脸上皱了皱,眼角居然还出现了一些细碎的鱼尾纹。他说他看出来了,它的确是在笑,它是在冲着他微笑,他甚至还听到它的嘴里发出一阵嘿嘿的声音。马杰顿时有些心慌意乱,立刻举起铡刀就呼地砍下来。在此之前,马杰已在黑六的脖颈上看好了位置,他发现它稀疏的鬃毛间有一个不大的缺口,这缺口离头颅很近,而且恰好是脖颈最细的地方,他想如果把刀砍在这里,应该会省力一些。但是,由于他的刀举得过高,在挥下来时有些发飘,这就使落刀的位置发生了一点偏离,似乎靠上了一些。马杰感觉到了,这把铡刀的确磨得很快,因此尽管靠上,在落下的一瞬也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只听咔嚓一声,黑六的头颅就从脖子上齐刷刷地滚落下来。这颗头颅如同一只巨大的冬瓜,在地上骨碌碌地滚出很远。直到它停下来,那只冲上的眼睛仍还皱着一些鱼尾纹,它睁得大大的,像在瞪着马杰,又像是瞪着马杰身后的人们。那个失去了头颅的身体并没有立刻倒下去,似乎沉默了一下,突然就有一股黏稠的血水从脖腔里直喷出来。这血水一直喷溅出很远,如同一团猩红的烟雾朝人群里落下去。

人们惊叫一声,立刻朝四处散开了。

失去了头颅的黑六似乎犹豫了一下,又犹豫了一下。

它迟疑着朝前走了两步,然后,才慢慢地瘫倒下去。

马杰没去管清洗黑六的内脏。只是将它的皮剥下来。

这是一张完整的驴皮,非常柔软,看上去栩栩如生。

马杰犯了一个错误。他不该在牲口棚里杀黑六。

在这个上午,马杰并没有注意到,从他用那口铡刀砍下黑六的头颅,直到在血泊里用牛角尖刀一点一点地将它的皮剥下来,始终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这就是黑七。其实马杰在事先已考虑到这个问题。他想,在杀黑六时不应该让其他牲畜看到这个血腥的场面。牲畜的身材虽然高大,心胸却很狭窄,胆量也很小,这样的场面会对它们的情绪产生严重影响,搞不好还有可能发生炸棚。炸棚是指由于某种突发的刺激,使牲畜们同时受到惊吓而狂躁起来,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是很难控制的,牲畜也会因为互相踩踏和撞击而受到伤害。但是,马杰将所有的牲畜都牵去了别的院子,却唯独忽略了拴在角落里的黑七。所以,黑七也就目睹了马杰砍杀黑六的整个过程。马杰直到拎着黑六那张血淋淋的驴皮朝牲口棚的外面走去时,才无意中发现了黑七。黑七正站在槽子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和他手里的那张驴皮,眼睛里似乎有些湿润,尾巴也像一根木棒直挺挺地撅起来。……

(节选自王松的中篇小说《双驴记》,2006年《收获》第2期)

(二)欣赏电影《走着瞧》中“马杰杀驴”的片段

电影《走着瞧》是2009年的作品,导演李大为,编剧王述评,主演文章。阅读了小说“马杰杀驴”的片段,笔者让学生欣赏电影中“马杰杀驴”的片段。这一片段时长两分钟,以下文字是笔者根据电影画面编写而成的。

【镜头一】

[外景 场院]正午。

(从全景、远景到中景、近景,彩色画面)在太阳下面,全村村民都围在场院四周,手里拿着盆和碗,准备分驴肉。黑六的四条腿被拴在四根木柱上,固定着身体。一村民上去,企图用一根布条蒙住它的眼睛,被黑六甩掉。他又要去蒙,又被甩掉。

(镜头闪回到远处黑七的注视,再闪回到黑六眼睛的特写。画面转为黑白)这时有人喊道:“看!他来了!”人群闪出一条道来,只见马杰拎着铡刀,低着头,缓缓走来。

(画面由远到近)特写马杰迟缓的脚步和阳光下明晃晃的铡刀。铡刀拖地的声音坚硬而清晰,马杰的脚步声迟缓而沉重,画外如戏剧鼓点的声音越来越急。

【镜头二】

[外景 场院]

(明晃晃的太阳特写,镜头拉远;黑六的一只眼睛特写;马杰的脸部特写)马杰表情复杂,由犹豫愧疚转为残暴。马杰抬起头,他的脸在黑六的视线里变得狰狞。突然,刀光一闪!铡刀挥下。(画面突黑)

【镜头三】

[外景 山坡某处]

远处的山坡上,目睹上面一幕的黑七两眼流下硕大的泪珠。尾巴像一根木棒直挺挺地撅起来。(女声画外音:“嘿呀呀呀……”)

二、对比:鉴赏分析镜头语言叙述故事的艺术魅力

首先,笔者提出学习任务:

关于马杰杀驴,原著用了1300多字的叙事,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采用了拟人手法,详细叙述了黑六和黑七的表现。以此为基础,电影改编成了三组镜头,时长两分钟左右,非常简洁。导演抓住了最关键的几个细节,采用了电影特殊的表现技巧。请同学们把文本语言(小说片段)与镜头语言(电影片段)的内容进行对比,说一说,镜头语言在哪些方面优越于文本语言。

学生分析如下:

1.第一组镜头从全景、远景到中景、近景,采用场面烘托手法叙事,比起原著的叙事更加简洁,而主题更加突出,声音的推进也让场面更加扣人心弦。场院里人们议论纷纷,情态各样,有源于饥饿的贪婪,有手拿碗盘准备分驴肉的兴奋,有对于杀害生灵的某种莫名的恐惧感,还有提着裤子看热闹的无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远处拖着铡刀的刽子手马杰。马杰迈着沉重的脚步,他的内心有愧疚,又因为第一次杀驴,也是胆怯的,所以他不敢正视人们的眼睛。

2.第二组镜头运用主观镜头和特写镜头,以及色彩的转换,极具表现力。画面转为黑六的视角,黑白的色彩象征着残忍的人性,阳光由明晃晃变为铅灰色,如日食前的阴霾笼罩。这意味着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马杰的行为暴戾姿睢!特写镜头中,马杰的表情非常复杂,由犹豫、迟疑、恐惧、内疚转为坚定、残暴,于是,一张变形的脸,丑陋狰狞!这就是黑六眼中的马杰形象。

3.第三组镜头运用了空镜头和特写镜头。残忍的铡刀落下后,画面一黑,一个空镜头,让人产生无限想象:黑六怎么倒下,怎么流血,人们如何不寒而栗。此处隐去了原著中黑六的笑容、血腥屠杀的细节和头颅滚动的写实。只听得画外鲜血喷涌的声音,这样的留白技巧不是胜过了写实的效果吗?一声画外音“嘿呀呀呀……”似从黑六的灵魂深处发出,似从天外飘来:牲畜的命运呀,如此悲惨!残忍的人类呀,必遭天谴!此时兄弟黑七的泪水滚下,尾巴直直地撅了起来。这里有两个特写镜头,一个表达悲痛,一个表达愤怒,也为后面黑七的报复埋下了伏笔。

基于学生的分析,笔者进行了归纳:

电影镜头语言的优越性,一是更直观。文本一切详细的描述可以让读者产生无穷的想象,但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黑六、黑七、马杰的形象到底怎样是不确定的,而电影镜头让一切呈现在了移动的画框中,直观可视。二是叙事简约而集中。远近镜头、推拉镜头和特写镜头的运用突出了主题。三是内涵丰富。主观镜头的表现力强,如声音和色彩的寓意,也让观众在有限的影像画框之外有更多的思想延伸的空间。因此,从这三组镜头来说,这部电影来源于文学作品但超越了文学作品,这就是电影艺术(或者说视觉艺术)的魅力。

三、学写:借鉴电影镜头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

笔者要求学生阅读一则本地网络新闻,并完成其后的练习。

【新闻内容】昨日下午5:10左右,我市城中路口斑马线上,一辆大众汽车与一辆电瓶车碰撞,汽车司机和骑车者双方均受伤,交警及时到现场处理,伤者已经送往医院,案情尚待进一步调查。

【练习要求】分成三个活动小组,模仿以上电影镜头手法,分别以围观者视角、司机视角、骑车者视角叙述事件,运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力,表现各自的情感立场。

以下是学生部分习作的展示以及笔者的点评:

【司机视角】当我开着我的大众车,来到城中路口时,我看到前面路口正亮着绿灯,一闪一闪的,非常清晰!“9、8、7……”,我心里想:“再不冲过去就要红灯了!”于是一脚踩下油门……右前方不知怎么突然冒出一辆电瓶车,我把方向盘往左一打,一个急刹,“砰”的一声,我的心咯噔一下,完了!赶紧停车下来查看……(表现司机的无辜)

【骑车者视角】我骑着电瓶车,来到城中路口,一条条斑马线,清晰地展示在我的眼前,前面有很多人走过了,我就不假思索跟着往前骑。没想到左侧突然开过来一辆小汽车,我躲避不及,“砰”的一声,我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表现骑车者的无辜)

【围观者视角】一辆汽车开过来,与一辆电瓶车碰撞了。汽车司机停下来看情况,骑车者倒地了。马路中间一下子围满了人,有的打电话,有的拍照,有的说扶他到医院吧,有的说必须叫救护车……一会儿交警就到了。(极力表现围观者的客观)

(下转第27页)

(上接第36页)

【点评】这三位同学都写得比较成功,前两位都运用了主观视角,从各自立场叙事,紧紧抓住了红绿灯和斑马线做文章,叙事简洁而重点突出,而且充分运用了特写镜头、空镜头留白等手法,凸显了司机眼中的绿灯跳跃、骑车者眼中的斑马线和事件发生后受伤者的严重昏迷情状,很有表现力!第三位同学运用客观叙事,侧重全景式的场面描写,也符合要求。上面三位同学的最大优点是:都能借用电影镜头的表现手段来叙述事件,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让形式(手法)为内容服务。

四、结语

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省教研室跨“媒介学习与交流”任务单的要求,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借用电影镜头语言的表现手法,寻找写作课的自主化和特色化,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趣且有效的路径,学生一方面能得到电影艺术的熏陶,另一方面能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电影资源如此丰富,写作训练也可另辟蹊径,不妨一试!

(责任编辑:陈玉赛)

猜你喜欢
铡刀特写镜头语言
高怀柱
细致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运用探讨
张铁匠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关于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运用的分析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K线的秘密:断头铡刀 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