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让我们走得更远

2016-05-07 17:30何艳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梦想教育

何艳艳

摘 要: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深切的渴望,是一种强烈的需求。它能激发你潜意识的所有潜能,人类所创造的所有奇迹都是梦想成真的结果,一个清晰而聚焦的梦想是推动你向困难和怀疑迈进的发动机……但一个特殊的群体——民工子弟们,连梦想也怯生生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很有必要关注这一群体的梦想教育并切实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民工小学学生;梦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63-02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深切的渴望,是一种强烈的需求。它能激发你潜意识的所有潜能,人类所创造的所有奇迹都是梦想成真的结果,一个清晰而聚焦的梦想是推动你向困难和怀疑迈进的发动机……比如飞机的发明,如果人类没有这种强烈的愿望,象鸟儿一样飞翔在蓝天上,是不可能发明飞机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发明创造,都是源于这种强烈的渴望。而在他们没有成功之前,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相信的。我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叫我们写“我的梦想”。那个时候我们班同学大部分都写当兵保卫祖国,当医生救死扶伤,当老师,当科学家。而我现在也当了老师,想起了我的老师给我们出的问题,就在班里来了一节谈谈我的梦想的主题班会。我于是设计,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的理想,也就是长大之后想干什么?

孩子们举手并不踊跃。我点了前排几个八九岁左右的孩子,请他们谈谈理想。有些孩子想了半天也还皱着眉头,有几个被点到名的孩子站起来并不太利索地说了,有说要开包子店,有说要卖饼子,有说要卖水果,有说要开皮鞋美容店的,偶尔有一两个说要当科学家、解放军,则立马引来一阵哄笑。这些孩子们的所谓理想,并没超出他们父母的职业。这与我了解的城里一些学校的孩子们的理想大相径庭,后者眼界更广阔,动辄就是当博士研究航天飞机或当大老板办大企业。与他们相比,民工子弟们连想象也怯生生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很有必要关注这一群体的梦想教育并切实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

一、民工小学学生梦想教育的危机

民工小学学生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来自偏远的农村,他们自幼便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他们的父母大多没有固定工作,多数是从事建筑、家政、环卫、运输等又脏又累收入又低的工作。他们的住所很不稳定,常常跟随父母在城市的偏僻角落里寻找破旧而便宜的临时住所。他们的学习也存在许多问题,没有户籍,没有学区,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环境。民工子弟在梦想教育上存在着危机,这些孩子可能还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事物,很多职业和生活的方法,没想过自己的事,没意识到自己该做些什么。

1、家长:经济上的不堪重负,前途和希望的极度渺茫。

由于外来民工文化程度不高,职业层次较低,交往领域狭窄,因此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受到父母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带有原籍地深深的烙印。他们如今的住所,大多租用当地的民房,拥挤、狭小、不卫生,缺少静心学习的环境。家长为了生计,起早贪黑,忙于工作,缺少对孩子必要的关注。更有甚者,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挫折,有的家长常常无意识地把自己的苦闷与痛苦撒到孩子的身上,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孩子没有远大的梦想,农民工中的一部分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父辈贫困落后的状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认为孩子即使读书,今后也未必能在城市里找到合适的工作,与其这样浪费钱财,还不如让孩子早点打工赚钱,为结婚成家做准备。

国外学者Luster 等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更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更多地鼓励孩子,相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更可能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态度,甚至体罚。McLoyd 研究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对儿童的温情较少,缺乏耐心和参与,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也较少,消极性控制较多,容易受到激惹。如席居哲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直接影响,父母文化程度较高、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对子女充满热情并能理解他们,这些变量对家庭环境子系统起正向作用,而矛盾冲突则起负向作用。诸多研究表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梦想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2、学校:教学上的伤痕累累,时间和精力的过度透支。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如今做教师难,做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更难,一个本地人做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难上加难。”的确,民工子弟迁徙频繁,漂泊无定,异地就学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不稳定,而且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在教育的管理体制、教科书的选择使用、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势必造成他们在知识的衔接、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与人的相处等方面的严重的缺失。一部分外来民工子女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主科上新旧知识断档情况非常严重,虽然教师从接受之日起就指导他们寻找时间尽力弥补,但一时也难以收到立竿见影效果。中途转入的外地学生,普遍存在基础不扎实、错别字多、书写不规范等问题。不论哪个民工子弟学校,不论哪个班级,特别是高段年级,总有极少数誓不读书,誓要“革命”到底,死要赖在学校的“刺头”“混混”。软弱的班主任,没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遭遇滑铁卢,常常败下阵来,被调离班级,甚至丢了饭碗;有点能力,有点经验的班主任,也会觉得时运不济,怪自己命不好,摊上这么个冤家对头。不忙的筋疲力尽,焦头烂额是应付不过来的。

二、应对学生梦想教育危机的具体策略

外来民工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以“务本”的理念来实现外来民工子女的梦想教育,如何使这些春天的“野百合”在教育的春天里沐浴优质教育的阳光,享受争奇斗艳的快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

1、营造催人向上的德育氛围。

学校德育,其实是一种立足人本性的建构,针对学校外来民工子女众多的现状,学校要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努力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要细心地呵护这些稚嫩的花朵,创设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表现欲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使自卑感逐渐减弱。从班级到学校,每周可评出“纪律标兵”、“礼仪之星”、“最佳值日生”等;每学期结束,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之外,还要表彰单项表现突出的学生,如“写作之星”“口算大王”“小小画家”“小百灵”“小健将”等等。另外,通过开展“关注外来民工子女”的系列活动来实现当地学生和民工子女和谐共进。

2、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

针对外来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偏差,我们要积极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疏导和纠正。学校心理辅导室要敞开大门,心理辅导员要轮流坐班,接受学生的咨询,进行个别辅导。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生活和心理,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当我们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同他们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善良的言行为他们示范领航时,他们自然就会消除恐惧、自卑的心理,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我们,从而接受我们的教育,建立起学生的信心,使学生有远大的梦想。

我曾经教过这么一个学生,父母是卖水果的,天不亮就把他送到学校,每天都穿得脏兮兮的,成绩一塌糊涂,家长从不与老师联系,是个人见人不爱的学生。刚教他的时候我也有同感,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不是跟学习有关的事,他都抢着做。我就从劳动入手,经常“差遣”他做点事,给他一些个小玩意儿作为奖品。慢慢地发现,他愿意跟我交流了,上我的课也相当认真,我经常选一些简单的题目让他来回答,增强他的自信心,适时给予表扬,改善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渐渐地,他的成绩跟了上来,身上也比以前干净了。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她妈妈破天荒到学校来了一趟,说了声“谢谢”,带给我一些水果。没有更多的语言,但我能感受到她的感激之情,其实我只是做了每个老师该做的事,却让这个孩子有了进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快乐。古人云:亲其师,近其道。实践证明,给孩子更多心理上的温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对学生起着激励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建立起他们的美好梦想。

3、发挥民工家长学校优势,形成家校合力。

目前,外来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家教意识较为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发展.民工家长学校为他们开辟一方学习天地,帮助民工家长端正家教方向,改革家教方法,充实家教内容,优化家教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优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学校可以构建开放的活动模式,可通过家长会、家教信箱、家教热线、教育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方法,交换意见,研究对策,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达到家校同步的目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4、全社会共同营造尊重外来民工及其子女的氛围。

诚然,完全消除城乡差别不大现实,但营造一种平等待人的氛围并不难.社会应当努力创造一种平等的气氛,让外来民工子女时时受到平等的对待.外来民工子女从小就随父母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这里,他们大多没有城市的归属感,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外来民工子女未来的出路大多还是在这个城市,因此,全社会应消除偏见,以宽广的胸襟接纳外来民工子女,营造一个“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和发展”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使他们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提高他们适应这个城市的能力,并在城市中实现他们的价值。

三、结语

人类的第一部汽车,诞生于福特的梦想:“不用马拉的马车”;人类的第一架飞机,诞生于莱特兄弟的梦想:“为什么人类不能飞翔?”;人类的理性启蒙,诞生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梦想:“不经审视的人生没有意义”;人类社会制度的创新,诞生于柏拉图理想国的梦想、三权分立的民主理想;征服月球、攀上高峰、攻克绝症……每一件伟大的事业,都是源于某个平凡人不平凡的梦想。是梦想,在改变这个我们生活的世界。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梦想,只是在现实的压力下,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家长、老师迫于无奈的“威逼利诱”下,在社会价值观整体的偏差下,孩子们的梦想被遮蔽了,被封存了,渐渐地,被他们自己遗忘了,甚至抛弃了。我相信,梦想的力量既然足以改变世界,那就一定也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我相信,重新找回自己失落的梦想的孩子,一定会比其他孩子更乐观向上,更积极努力,更满怀憧憬,更兴致勃勃,更能够管理自己,更愿意付出、更懂得体贴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胸中燃烧着炽热的梦想!对任何一个怀抱梦想的人而言,一切困难都不再是困难,它们只能用来让自己变得更强,让梦想变得更辉煌。

参考文献:

[1] 关 颖;《青年外来民工子女如何对下一代负责青年研究》;2004年9月

[2]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 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1998年

[3] 马 良,孙宝瑞;《融合还是排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4] 邱云慧;《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2006月

[5] 高日辉 , 孙景花;《在孩子心灵里撒下爱的种子—现代家教》;2003年07期

(上接第62页)第九组:没有,我们是按规定摸的。(第九组反驳)

师:既然第九组没有违反摸球规则,那他们的数据就应该是真实有效的,还有那组的情况与第九组相同?

(同学们都摇摇头示意没有)

师:看来其余9个小组的结论都是相同的,把他们实验的结论叫做实验结果1,第九组的实验的结论叫做实验结果2。如果用“可能性”来表述该怎么说?

生:实验结果1出现的可能性大,实验结果2出现的可能性小。

师:如果说成“一定是白色的的乒乓球摸到的多,红色的乒乓球一定摸到的次数少”,对吗?

生:不对,第九组就不是。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也是我们不说“一定”,而说“可能性大小”的原因。在实验过程中偶尔出现象第九组的特殊情况,不过,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小,我们班10个小组只有1个小组出现了这种情况。

······

【收获】

1、数学用语的准确性。第九组的实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太小了,但是还是出现了。也正是因为第九组数据的出现,才能体现出:“可能性”用词的准确性,体现出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如果没有第九组数据的出现,学生可能无从体会“可能性”与“一定”之间的差异,不可能更深刻的理解“可能性”的含义。

2、学以致用。在探究白色的乒乓球摸到的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课堂中自然形成一个新的资源:实验结果的可能性。这是我在备课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的。充分利用“意外”资源,一方面解决了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另一方面巩固了“可能性”的知识。

总之,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并且是有活跃思维的人,课堂上有“预设”就一定有“意外”。课堂教学时一旦出现未曾预知的“意外”精彩,我们就要及时抓住这些精彩,巧用这些精彩,灵活地选择、调整甚至可以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使课堂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
梦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此梦想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小梦想
梦想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