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索

2016-05-07 11:36胡金凤
文理导航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德育活动

胡金凤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通过教材内容渗透德育,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电化设备,开展德育教学,开展语文教师的竞赛活动,创造校园学语文大环境,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关键词】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是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还要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特定的教学对象进行艺术创造。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德育的功能。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体现的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的任务,这对塑造小学生的思想品质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创造。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进行德育的渗透。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觉得以下一些途径是行之有效的:

一、通过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多样,有古诗、故事、童话、寓言、记叙文等,文章内容多姿多彩,有爱祖国,爱他人、团结友爱、保护环境、热爱自然、遵纪守法等,堪称德育的百科全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让学生欣赏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师还可以借助教材例如《爱之链》,让学生领悟到要追求真、善、美、要为他人奉献爱心,形成人与人之间爱的链条,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借助教材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路径。

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视课内的朗读活动,写作活动,表演课本剧的活动,重视课外的访问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等。笔者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感觉在小学语文实践中渗透德育更有效果。

(1)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德育。

朗读是学生非常喜欢的阅读活动。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读出作品的思想内容,读出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在朗读中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理想的风筝》,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收获要学习刘老师身残志坚、坚强乐观的优秀品质,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细细深情地朗读,理解入情地朗读,帮助教师实现初期的德育目标。

(2)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文是思维的高级表现形式,能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说真话,诉真情,表达真挚情感。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积极性。例如,关于写《母爱》的作文,教师可以自己写下水作,课堂上配上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音乐伴奏带,教师深情地朗诵自己的文章,再让学生诉说母爱的感动自己的例子,学生这时候可能潸然泪下,教师就达到了很好的德育的效果,学生的文章就感人至深,收效很好。再例如,组织学生写《发生在班级里的一件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列举为班级学生服务,帮助同学的事例,有的同学会举到为吐的同学清扫地面的好人好事,这样就能赞美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互相关心帮助,努力为集体作贡献的情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写观察日记、读后感、书信教学中渗透德育。

(3)在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教学是课内外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教学,教学离不开课外的实践活动。有句名言“实践出真知”,学生的良好品德也来源于课外实践活动,落实在实践行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巩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日常实践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渗透德育,塑造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电化设备,开展德育教学

多媒体电教设备的运用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多运用多媒体,从声音、影像等多方面全力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运用电教设备,渗透德育。例如在《军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手术中的电影资料,让学生欣赏《国家》的歌曲,让学生观赏刘伯承的一些重要事迹的精美的课件,从中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学习刘伯承意志如钢、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塑造学生形成优秀的品德。

四、开展语文教师的竞赛活动,创造校园学语文大环境,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学校可以塑造学校学习语文的大环境,开展师生读书漂流活动,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形成学校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也可以开展教师层面的竞赛活动,例如“语文评优课”的活动,教师“下水作竞赛”,美文朗诵比赛等,创造教师浓郁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校语文教师所获得的各项成绩中受到感染,产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的习惯,形成校园内教学相长,比学赶帮的浓郁的学习氛围。

总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对学生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是长期而持久的过程,途径也不仅仅是以上几种。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渗透德育的意思和,在教学中,长期探索、实践,收获学生健全的人格,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维主编.《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徐家良主编《小学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岑远强,黄智显主编.《语言学概论》,中国人事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德育活动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