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5-07 18:49黄启艳
成才之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讲方式成效语文教学

黄启艳

摘 要:通过明确“讲课”目的、确定“讲课”内容、指导“讲课”方法等“学讲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战胜自己”,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讲方式;能力;成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86-01

2013年,徐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学讲方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积极响应徐州市教育局的号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明确学生“讲课”的目的

小学生学“讲课”,不同于师范生实习讲课,不是为了“教”,而是为了“学”,不应追求讲课形式,而应追求讲课内容。其目的有:第一,全面提高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第二,满足成绩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第三,满足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体验成功的欢乐;第四,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获得美的陶冶;第五,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求知向上的心境,让学生愿讲、会讲、讲好。在四项能力中,“听”“读”是输入信息,是基础;“说”“写”是输出信息,是目的;“听”“读”是“披文以入情”,“说”“写”是“情动而辞发”。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促进,而“讲课”这种形式又是它们中的一个契机。

二、确定学生“讲课”的内容

学生“讲课”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应只局限于课本。但不管学生讲什么内容,都应该围绕“能力”来展开。比如,在培养创造力方面,让学生依据原文开头结尾进行续写或补写,达到训练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或对原文从不同角度进行鉴赏评析,或对两篇文章做比较分析,以提高记忆能力和比较能力。在认识方面,通过例文总结不同文体的基本特征,明示不同文体不同的认识线索。例如,从文章要素出发,记叙文的认识线索为“理解语言——明确内容——体会形象——明白结构——分析意境——展开联想——抓住中心”。议论文、说明文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认识线索,都可以让学生站起来“讲一讲”“说一说”。总之,学生讲课内容要以培养四项能力为中心,以提高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品质为目的,真正形成语文能力,并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三、指导学生“讲课”的方法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可以尝试着指导学生用以下方法“讲课”,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一,复述式。指导学生复述课文,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必须“观其大略”,做到目有全文,整体理解其内容与结构。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探究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词语的妙处,并深入到微观,读出自己的心得来。复述可视具体课文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而不是“背”出来,要求做到仪表大方,口齿清楚,语气自然,语调抑扬,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是写作者如何巧妙教育儿子的。作者的信语言朴实而真切,可让学生复述高尔基信中的话,这些朴实的话把高尔基对儿子的爱表现得十分炽烈而浓厚。复述者抓住这些“朴实、生动、含蓄”的地方,带感情地复述出来,很能打动全班同学的心。第二,读议式。所谓“读”,是“讲者”选定一篇或几篇文章,富有表情地朗读出来,所谓“议”即“听众”听后作出反应,用嘴或用笔进行评议。这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例如,学生在讲解《师恩难忘》一文时,读前提出思考题,其中一道题为“具体说说本文写了哪件令‘我难忘的事。”读完课文后,该同学引导“听众”说:“课文写了哪件令‘我难忘的事?”有位同学回答说:“田老师善于讲故事。”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虽然不正确,但正好可以让他们“议一议”。“读议式”讲课,通过议一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出问题的思辨力,培养注意力、语言辨别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培养大胆讲话、陈述己见的勇气。第三,讲授式。“讲授式”是让学生直接充当“教师”的角色。对这一活动需要进行严密组织,科学指导,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以上三项“学生当老师”的活动,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它的科学性,表现在有计划、有管理,又有内在层次性、整体性,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自我表现的场合。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有最切实的意义。比如,让学生“讲”五下的《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就可以采用层次法,选五位语文成绩不一的学生来讲课。如果一位平时语文成绩较差的同学讲《游园不值》时,他的讲课口齿清楚,语言流利,感情丰富,洒脱自如,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么他学习语文的信心就会从此倍增。同时与作者的另一首诗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讲课的生动性。

四、结束语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学讲方式”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不要因为学生平时表现出来的害怕、拘束、犹豫而轻易地视之为“后进生”。只要教给他们“自己战胜自己”的办法,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激发,思维就会启动,智力就会开发,成绩就会很快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

[2]周志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J].成才之路,2012(12).

猜你喜欢
学讲方式成效语文教学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