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仙配》中民间与革命两种话语体系的冲突与合谋

2016-05-09 16:14王骄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天仙配合谋冲突

摘  要:小说《天仙配》叙述了以村长为代表的民间话语体系和以退休革命干部老杨为代表的革命话语体系为小女兵展开的一系列矛盾冲突。但在冲突的过程中二者又不约而同的合谋,都是通过对小女兵的争夺来填补自己的情感缺憾,使小女兵的命运沦为工具性的存在。文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随着冲突与合谋也变得不确定。

关键词:民间话语体系;革命话语体系;冲突;合谋

作者简介:王骄(1990-),女,土家族,重庆石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专业:文艺学,研究方向: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01

王安忆被人所熟知的是她的中、长篇小说,而像《天仙配》这样的短篇且寓意深刻的作品容易被人忽视。但是,篇幅越短对作家的创作水平要求就越高,尤其是通过有限的文字表达某些想法。《天仙配》没有宏大叙事,不注重呈现人物的内心,仅采用一个小山村为载体,为我们展示了山村的不幸。小说的叙述结构很有特色,作者把两个毫无相关的故事并置,在读者的眼中又重构了第三个故事。而两个故事的中介便是小女兵,但是小女兵在文中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足以看出作者的技巧之妙,用心之深。

一、以村长为代表的民间话语体系

位于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夏家窑,地方偏僻,人口多,生存环境日益恶劣。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他们朴实、善良、慷慨、热心。在一切都喜庆的征兆下,十八岁的青年孙喜喜被埋在了井下。为了安慰孙喜喜的父母,村长决定让多年之前在战乱中逃到夏家窑的小女兵和孙喜喜结阴亲。合坟之后,“孙慧家果然安宁了”【1】、“到底是把日子过下来了”【2】,门框上醒目的红辣椒就是最好的象征了。作为村长身份,有维持夏家窑和谐稳定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对民间迷信存在一定的依赖性。面对老杨的几次到访,村长从民间朴实的立场和情的角度出发,以各种借口欺骗了老杨。夏家窑特别重子嗣,孙喜喜虽然死了,但是人生的意义延伸到了阴间。孙慧家的清明上坟的时候,说到“这俩孩子也该添人口了吧”【3】、“添个闺女,再添个小子”【4】。村长是从人道主义、生命本体的角度出发:“孙喜喜一直想考大学,就为了走出夏家窑”【5】,“可小女兵是从外边不知名的地方来的,兴许是个大码头,当兵嘛,也多半是有文化的,说给孙喜喜,也称他心的”【6】。小女兵和孙喜喜这一对在“花骨朵样的年纪”、“还没有活过人”就丧失了生命的孩子应该在另一个世界里过着与现实中相差无几的人生才更符合夏家窑的人们对他们的同情与期望。

二、以老杨为代表的革命话语体系

在老杨的心里,没有小女兵和凤凤,只有革命烈士李书玉。老杨从革命话语立场出发,坚持己见要将小女兵的遗骨送进烈士陵园安葬,实现自己几十年的心愿。老杨一句“看来就是她了”表现出他在村长面前的优越感。文中出现的“吉普车”、“省民政局发的函”、“写党史”的小韩都是官方话语体系的表征,是对以村长为代表的民间话语体系的无形的权威和压力。尽管村长特意强调小女兵最后这一声“妈”叫的是夏家窑。老杨的妻子老太说着标准的普通话、以一副大干部的模样,腰板挺得很直出现在村长面前,村长的手不自觉的哆嗦。老太的几次发言是带着震慑性质的,最后老头拿出了小女兵的相片作为这场战争的杀手锏,让村长的谎言不攻自破。王副乡长、小韩、老太、老杨他们一步步对村长的咄咄逼人,最后一句“她信仰共产主义,是无神论者”让村长彻底认输,也表明了他们的革命立场、官方意识形态。

三、两种话语体系的冲突与合谋

面对小女兵的最终归属, 村长和老杨都为了维护自己所处的话语体系而产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冲突,都极力在解构对方的立场,而维护、重建、巩固自己的立场。小女兵在故事中处于失语的状态,她在文中的出现是由两次碎片化的回忆拼贴而成的。第一次是在村长想了三天三夜才终于想起的,而目的只是为了给死去的孙喜喜结个阴亲以安慰他的父母。第二次是在退休干部老杨几十年之后写作回忆录的时候,才萌生了寻找她的念头。村长和老杨在小女兵身上都有自己的情感寄托,小女兵成为两股力量对抗中的一个工具性存在,而根本没有顾及小女兵这个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小女兵去世几十年,却也不能逃脱任人摆布的悲剧命运。所以从这个视角来看,二者又何尝不是一种无意识的合谋。

他们无意识的合谋也说明了他们自我标榜的唯物主义的失效。老杨如果拥有彻底的唯物主义,那又何必在乎小女兵埋葬的地方;他说“她信仰共产主义,是无神论者”【7】,已经是自我否定。村长也是一个自我分裂的人,他明知道结阴亲是唯心主义,违背了他心里深处还存在的唯物主义。但是他又觉得唯心主义好,可以慰人心,让人有个念想。他们的争论导致的是一个无法言说的生命的悲剧。人最终的死亡其实只是符号的死亡,身体只是人存在的一个形式、符号而已,身体的最终归宿相比于思想的灵魂并没有那么重要。

四、结语

从《天仙配》可以看出,王安忆试图跳出历史循环论,把合坟当作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而不是历史终结点,重点叙述合坟以后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冲突。从整个文本来看,作者是带着倾向性在叙述,站在民间话语体系的角度对现代文化进行批判。通过这个文本,不得不让我们对八十年代阻碍我们进入现代化的那一套体系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以及战争中女性的命运该何去何从。

参考文献:

[1][2][3][4][5][6][7]《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猜你喜欢
天仙配合谋冲突
天仙配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网络特征下工程招投标合谋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天仙配》与董永故里东台
天仙配
流域污染治理中政企合谋现象研究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对象合谋的成因探析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