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女主贝基夏普性格形成的精神分析

2016-05-09 16:34曾芸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精神分析名利场性格

摘  要: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名利场》女主角贝基夏普性格的形成原因,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此种性格对其好友、丈夫、儿子的一些影响,以及我们能从贝基夏普身上学到的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品质,并且对其身上的过分利己而又不择手段的病态性格予以规避。这本书所描绘的社会现象与当今社会风气不甚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精神分析;贝基;性格

作者简介:曾芸 (1992.1-),女,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学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01

《名利场》 主要描写女主人公贝基夏普在社会上受到歧视,不择手段往上爬的过程。这个人物并不邪恶,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时代的产物。而现今对该作品的研究主要在女性主义、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方面。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女主角贝基夏普性格的形成及其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

1、贝基夏普性格的形成

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不仅歇斯底里患者,而且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有一种压抑很久的宣泄反抗,此种紧张与抑制冲突、记忆或观念有关,常伴有对痛苦经历的回忆。贝基夏普出生在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女性的地位取决于出生家庭及婚姻。贝基夏普的母亲很早就过世,她的父亲靠微薄的卖画收入支撑家庭,她的家庭都被周围的邻居排斥。夏普从小就被孤立,没有玩伴。之后寄宿学校的成长经历使得夏普的成长更加缺乏父母长辈的关怀,院长对其也冷漠刻薄,身边没有玩伴,种种原因养成了夏普性格的倔强与叛逆。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进行反抗,譬如:离开孤儿院的时候,她用院长听不懂的法语道别。独来独往的校园生活,远离那些通通看不起她的人。夏普的反抗并非偶然,是长时间累积的必然。

2、贝基夏普性格对他人的影响

精神分析上有个分支为潜意识,潜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并且这种影响不知不觉。首先,贝基夏普一手毁掉了她好朋友艾米丽亚的幸福。艾米丽亚的丈夫爱上贝基夏普,在舞会上给贝基留小纸条,想带贝基私奔,艾米丽亚却深爱着丈夫,视丈夫为自己的所有。这一段风流韵事使得艾米丽亚几近崩溃;并且贝基夏普接近艾米丽亚的目的也并非只是简单的友谊,苦心经营、慢慢接近艾米丽亚,也是带着功利的目的;同时,夏普对儿子也不为关心,贝基夏普忽视对儿子的关心教育。她不怎么和儿子说话,在儿子不到十岁的时候就送其去寄宿学校,她认为儿子是个麻烦,儿子生病的时候,她觉得儿子影响了她唱歌跳舞;再有,贝基夏普甚至对丈夫不忠,她背叛丈夫,与一公爵关系暧昧;夏普与她丈夫结婚的原因也是因为其丈夫可能继承一大笔财产。

贝基夏普的这种潜意识其实是利己主义,太过注意自己的得失,而忽视他人。并且从精神结构理论来看,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之间,它与本我不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的,所谓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通常所讲的良心;另一方面就是自我理想。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不难发现,贝基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一味不择手段追求名利,忽视社会道德。并且,在夏普身上,我们很难看出“超我”的作用点。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然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因此,他把它们联成一体,称为生存本能。在丈夫去战场的情况下,思虑镇定,卖掉马匹,积极为以后的生活打算,夏普坚强、勇敢、独立、镇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十分难得的。贝基的身上有些积极向上的品质,她勇于面对所犯过错,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似乎从未参与,儿子长大成人后,与她没有了任何联系,她接受事实,在老年的时候,她把所有的钱都用于资助贫困儿童,她所有的老年时光都与慈善相关。并且,事实上她一直尽自己可能,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尽管贝基夏普不相信爱情,但她却对友情十分珍惜,尽力地保护维护艾米丽亚的感受,在艾米丽亚最困难的时候倾力相助,使她免离战火纷飞。

3、贝基夏普的性格启示

贝基夏普过于急功近利,身边的一切人或者物都可以牺牲,这是很不可取得。导致夏普这种行为方式的原因就是贝基夏普身上缺乏“超我”的作用,夏普随性而为,对自身行为缺乏约束。一心要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的贝基夏普,利用自己的好朋友艾米丽亚,达到其接近有权有势的表哥的目的,而在嫁给这位印度表哥失败后,又接近罗登,因为后者最有可能继承姑妈的一大笔遗产。为了自身利益牺牲他们,其实很可悲。贝基夏普一味强调结果,不惜伤害他人,在道德约束观念很强的今天,贝基夏普的这种行为方式是会遭到大家批判,在法律约束不了的时候,是要靠道德来约束的。没有了基本道德,那真正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没有任何意义。

贝基夏普还是有“自我理想”的,她百折不挠,抓住一切机会,努力改变自身命运。而在今天,社会给了女性更多机会,女性有了更多的机会实现自身价值,我们更应像贝基夏普一样,保持乐观坚强的品质,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适应生活,迎接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对于自己的错误,也应学会直面,不逃避,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尽量对自身所犯错误进行弥补。面对困难,克服自身不足,积极改变自身命运;而贝基夏普身上那些不太好的品质,尽量摒弃,树立必要的道德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为一点点利益诱惑,善待身边人。在别人的人生里,学到必要的经验教训,改正自身。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原著,刘烨编译.弗洛伊德的智慧[M].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2]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7.187-192.

猜你喜欢
精神分析名利场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名利场
名利场
名利场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疯狂背后的生命真实
街拍这个名利场
性格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