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伤乳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6-05-12 03:06宋凤莲李明磊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乳液关节炎病例

宋凤莲,李明磊

(1.山西省药械采购中心,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愈伤乳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宋凤莲1,2,李明磊2

(1.山西省药械采购中心,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knee osteoarthritisw ith Yushang emulsion

目的:研究愈伤乳液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跌打丸外敷结合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愈伤乳液结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及血清NO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积分、疼痛评分方面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血清NO含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伤乳液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膝骨性关节炎;愈伤乳液;瘀血阻滞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以膝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国内外的初步调查显示,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关节炎[1-3]。愈伤乳液来源于名老中医有效经验方,近20年来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4]。然该制剂制备方法较粗糙,不利于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及存储,携带不便,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调研,发现乳液制剂具有吸收快、作用持久、不易挥发等优势,为此将其制备为乳剂。我们应用该制剂临床治疗30例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均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7岁~53岁,病程0.5~2年;治疗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6岁~57岁,病程0.5~1.5年;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KOA诊断标准[5]制定。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KOA证候诊断标准[6]。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华跌打丸外敷结合手法治疗。方法:将中成药中华跌打丸(广西梧州制)3丸(每丸6 g)研细,用75%酒精加热溶解呈糊状,平铺于患处,同时予TDP照射(30min),1次/d。外敷跌打丸后,给予手法治疗,即医者以按揉、拿、捏、滚法作用于大腿膝髌周围,以痛感减轻、发热为度。点按膝周诸穴,以穴位感觉酸胀为宜,其中对阳陵泉和血海穴重点按揉。

治疗组采用愈伤乳液结合手法治疗。医者以按揉、拿、捏、滚法作用于大腿膝髌周围,以痛感减轻,发热为度。同时在膝周诸穴处涂抹适量愈伤乳液。

上述手法每日1次,每次25 min左右,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之间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及血清NO指标变化。

血清NO检测方法:取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待检。检测时取样品液100μL,混合液(G-6-P、GD、NR)80μL,NADPH液20μL,混匀,在20℃反应45min。再加入SA液200μL、NED液200μL混匀,20℃反应10min,然后进行测定[5]。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2.1.1 临床症状积分标准 根据患者行走时疼痛或不适,晨僵或起床后疼痛,休息时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局部皮肤发热,关节皮色,关节屈伸不利,关节压痛,最大行走距离,日常活动,上述10项的临床症状分为0~3分,4个级别,进行累计积分。按下列标准评估病情:轻度:<10分;中度:10~18分;重度:>18分。最高总评分33分。

2.1.2 疼痛程度评定标准 参照简化McGee疼痛标尺评分法对治疗前后膝痛程度进行评分。

2.2 疗效观察

2.2.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组别 例数对照组 30治疗组 30治疗前 治疗后23.87±3.85 13.87±3.881)22.93±3.32 10.60±4.661)2)

由表1可知,两组病例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2.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组别 例数对照组 30治疗组 30治疗前 治疗后6.17±1.899 4.31±1.0041)6.18±1.864 3.03±1.4891)2)

由表2可知,两组病例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2.2.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清NO含量比较 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含量比较 (μmol/g,±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含量比较 (μmol/g,±s)

组别 例数对照组 30治疗组 30治疗前 治疗后72.37±8.02 71.63±7.657 74.03±7.69 73.77±7.940

由表3可以看出,治疗后,两组NO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且棘手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病势进一步加重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及延缓软骨退化,虽各种治疗措施均有效,但长期来看都存在不足。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有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好等优势。特别是针灸、外敷药物、推拿等治疗方法,上述治疗方法能使患者膝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代谢率增加,改善瘀阻,消除水肿、粘连,并具有镇痛作用,可广泛运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跌打丸由三七、当归、红花、白芍、骨碎补、续断等二十余味中药组成,多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类药物为主,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软组织损伤和骨伤恢复期,可内服也可外用。愈伤乳液药物组成为:当归、赤芍、红花、牛膝、桑枝、生姜、伸筋草、透骨草、乳香、没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处方重用活血与通经药物,同时方中牛膝引药下行,对膝关节软组织病变具有独特疗效。

此外,从剂型而言,跌打丸水化后外用,膏摩操作不利,水剂不利于局部软组织温度提升,有效成分吸收度差。而乳液作为新型载药载体,采用经皮给药,显著提高载药量,促进药物透皮吸收。该制剂不仅透皮率高、时间短,还能降低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同时具有作用平缓、血药浓度平稳等优点,药效有持续、延时的特点。手法治疗中药借“手”势,局部软组织温度提升快,血液循环加速,药物有效成分吸收度高。乳剂中某些组分具有促透作用,油相的种类及用量可改变药物的亲和力,有利于药物进入角质层。与传统中药相比,微乳后的中药大大增加了药效,增强了稳定性,加强了靶向作用。笔者有望将此观察进一步开展下去,用于其他类似疾病的治疗,服务于临床。

[1]Altman R D.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osteoarthritis[J].Seminars in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1991,20(6 Suppl 2):40-47.

[2]Zeng QY,Chen R,Xiao ZY,etal.Low prevalenceofkneeand back pain in southeast China:the Shantou COPCORD study[J].JRheumatol,2004,31(12):2 439-2 443.

[3]Cushnaghan J,Dieppe P.Study of 500 patients with limb joint osteoarthritis analysis by age,sex,and distribution of symptomatic joint sites[J]. Ann Rheum Dis,1991,50(1):8-13.

[4]李明磊.愈伤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422例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96-397.

[5]Clancy RM,Amin A R,Abramson SB.The role of nitric oxide in inflammation and immunity[J].Arthritis Rheum,1998,41(7):1 141.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编辑:张世霞)

R684.3

A

1671-0258(2016)01-0045-02

山西省自然基金项目(2009011055)

宋凤莲,硕士,E-mail:576683105@qq.com

李明磊,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乳液关节炎病例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病例”和“病历”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每天你只涂两次乳液?
β-胡萝卜素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初探
微乳液在工业洗涤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