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6-05-13 01:08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炎症反应多囊卵巢综合征

唐 静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

唐静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率; 空腹胰岛素; 炎症反应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属于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胰岛素抵抗、肥胖、高雄性激素等[1-2]。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引起无排卵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患者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遗传因素或代谢等相关[4-5]。本研究分析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排卵效果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120例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年龄为21~35岁,平均年龄(27.8±5.2)岁。所有患者均无慢性病,不吸烟、不饮酒,2个月内未服用性激素或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120例患者均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临床检查后雄性激素水平增高,且卵巢为多囊性改变。排除合并有影响雄性激素水平或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米芬组、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氯米芬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9天口服氯米芬50 mg/次,1次/d,持续治疗90 d;二甲双胍组患者给予相同剂量的氯米芬,另给予二甲双胍500 mg,2次/d,持续治疗90 d。

1.2观察指标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排卵率及内膜厚度,血清FSH、LH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分析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2、IL-8及TNF-α水平。性激素FSH、LH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试剂盒购自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炎症因子IL-2、IL-8及TNF-α的测定也采用ELISA法进行,试剂盒购自美国Omega公司;空腹胰岛素水平测定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仪器及试剂盒购自美国康源公司。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氯米芬组和二甲双胍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排卵率均显著提高(P<0.05),内膜厚度显著变小(P<0.05),且二甲双胍组排卵率及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氯米芬组(P<0.05),见表1。3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性激素FSH、LH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降低,且3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氯米芬组和二甲双胍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IL-2、IL-8及TNF-α均显著降低(P<0.05),且二甲双胍组患者IL-2、IL-8及TNF-α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降糖类药物,在血浆中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代谢后全部通过尿液排泄[6]。二甲双胍是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是目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药物[7-10]。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的疑难杂症,主要为高雄性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肥胖、不孕、多毛及月经失调。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特征。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炎症信号通路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对话”

表1 3组患者排卵率及内膜厚度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与氯米芬组相比, #P<0.05。

表2 3组患者雌激素、空腹胰岛素水平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与氯米芬组相比, #P<0.05。

表3 3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与氯米芬组相比, #P<0.05。

关系密切[11]。本研究分析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排卵效果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结果显示氯米芬组和二甲双胍组患者排卵率显著增高,2组患者的雌激素、空腹胰岛素及炎症因子IL-2、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二甲双胍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胰岛素抵抗参与了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12]。研究[13]发现子宫内膜增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调节的IGF1及Bcl2的异常相关。在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局部胰岛素抵抗时也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存在局部的胰岛素抵抗现象,且肥胖和全身的胰岛素抵抗能加重子宫内膜局部的胰岛素抵抗[14]。在分析补肾化痰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PCOS伴胰岛素抵抗时也发现,药物主要通过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来促进患者月经恢复和妊娠[15]。

炎症因子的异常与机体的多种病理及生理过程相关。在分析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二甲双胍干预效果时发现,肥胖型PCOS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及TNF-α水平明显增高,而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来发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调节作用[16-17]。在研究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时也发现,升高的IL-18及IL-1β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且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调节异常的胰岛素抵抗发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18]。本研究也发现,氯米芬组和二甲双胍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IL-2、IL-8及TNF-α均显著降低(P<0.05),且二甲双胍组患者IL-2、IL-8及TNF-α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

参考文献

[1]魏镜讚, 王秀霞.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DNA甲基化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4(1): 71.

[2]金华良, 王兴娟. 胰岛素、瘦素、雄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复旦学报: 医学版, 2010, 7(2): 236.

[3]洪岭, 商宏恺, 滕晓明, 等. 白细胞介素6对雄激素活性的影响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5(3): 213.

[4]覃远远, 狄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11(7): 554.

[5]陈晓红, 潘玉红.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2, 31(20): 3444.

[6]魏兆莲. 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及P450芳香化酶的作用[D]. 安徽医科大学, 2011.

[7]袁莉, Reinhard ZIEGLER, Andreas HAMANN. 二甲双胍在慢性高胰岛素处理的Hep G2细胞对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的调节作用(英文)[J].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13, 5(1): 57.

[8]邓伟芬, 柳倩茹, 柳晓春, 等. 达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31(24): 3488.

[9]黄丽红, 俞超芹, 张丹英.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及慢性炎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生殖与避孕, 2014, 16(11): 936.

[10]王颖, 刘宏伟. 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代谢及慢性炎症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 2012, 8(2): 213.

[11]叶丽芳, 王旭, 尚文斌, 等. 三黄汤对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0(7): 289.

[12]庞丽, 张淑兰. 抵抗素及其与几种妇科疾病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6(2): 158.

[13]吴丹, 沈浣, 田莉. IGF-I和Bcl-2蛋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 14(5): 360.

[14]李春霞, 王蕊, 柴奇.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局部胰岛素抵抗的研究[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 8(3): 198.

[15]王继波. 补肾化痰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40例临床分析[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16]余帆.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二甲双胍干预效果的临床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31(25): 3878.

[17]张琳, 李小英. 炎症因子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4, 16(6): 643.

[18]杨艳, 乔杰, 李美芝. 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7(1): 38.

中图分类号:R 711.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7-195-02

DOI:10.7619/jcmp.201607070

收稿日期:2015-11-23

猜你喜欢
炎症反应多囊卵巢综合征
瑞舒伐他汀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肾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中药方剂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益气扶正法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及对血清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研究
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脓毒症的效果研究
研究谷氨酰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