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初中生感知班级环境、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6-05-14 16:08杨柯张灏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班级环境负性情绪人格特质

杨柯 张灏

摘 要 为探讨留守初中生感知到的班级环境、人格与其心理健康的关联,并为开展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cl-90问卷、“我的班级”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四川三地六所留守儿童聚集初中随机抽取的445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班级环境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维度与心理健康四指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学习负担维度与心理健康四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人格特质中精神质、神经质与班级环境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心理健康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表明,班级环境三维度、人格特质二维度组成的自变量可解释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各指标总变异焦虑为42.1%、忧郁为40.2%、对强迫为30.4%、对偏执为39.7%;留守初中生人格在感知班级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综合来看,留守初中生人格特质、感知到班级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班级环境 人格特质 心理健康 负性情绪 负性观念

大量研究都证明了学生感知到的学校气氛与长时间内的心理和行为适应紧密相联[1-3]。对于初中生而言,大量的任务和活动都是在班级中进行和完成的,班级已成为学生在家庭环境之外最重要的发展环境,学生在班级中完成学习和人际等活动,并在其中进行相互的比较以形成对该环境的心理感受[4-5]。留守初中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第二次高峰,而他们的父母至少一方长期不能陪伴,相比其他同龄人会面临更多的内外压力,其在班级环境中的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了解留守初中学生感知班级环境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入手,进一步探讨留守初中生人格特质在两者间的关系,为初中班级管理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概况

2015年3~5月,选取四川省雅安、巴中和绵阳三地留守儿童较集中的六所农村初中共12个班级,每班随机抽取30~40名共445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36份,回收率为97.8%。分布情况为初一学生220名,初二学生216名;男生273名,女生163名;平均年龄13.5±0.5岁。

研究工具一是江光荣编制的“我的班级”问卷,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纪律、竞争和学习负担五个维度,共38个项目。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除学习负担外,其他维度分数越高,表示学生主观感知的班级环境越好,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在0.71~0.91之间。

研究工具二是采用scl-90问卷测试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该问卷为五级等距评分(0~4级),根据被试近期身心症状的痛苦情况做出项目评价,用各因子项目总分除以组成该因子项目数所得因子分,用于评估症状分布的特点。本研究选择焦虑、忧郁、强迫和偏执四个心理健康常见指标进行考察[6]。

研究工具三是采用由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编制的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儿童版,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倾向量表(E),情绪性量表(N)、精神质量表(P)和效度量表(L)。该问卷中文版由龚耀先等人翻译修订,共88个项目,适用于7~15岁阶段被试,有良好的信效度。

研究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使用Amos18.0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

二、研究结果

1.留守初中生感知班级环境、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表1为留守初中生感知班级环境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四指标以及人格之间的关系情况。其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维度与心理健康四指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学习负担维度与心理健康四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秩序纪律和竞争两维度与心理健康指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同时可以看到人格维度中内外倾维度只与班级环境中学习负担以及心理健康中忧郁维度有显著相关(P<0.05),与其余维度未呈现显著相关;神经质维度与班级环境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学习负担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心理健康四项指标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精神质维度与班级环境中除秩序维度外的其余维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心理健康四项指标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健康的四项指标间相互的相关性较高,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能之间存在可提炼的潜在变量。

2.留守初中生感知班级环境、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将留守初中生感知班级环境和人格维度作为自变量,心理健康四项指标分别作为因变量,采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见表2):步骤1是将班级环境作为自变量纳入分析,结果班级环境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三维度进入回归方程,整体对因变量的解释度(R2)分别是8.4%、11.2%、10.5%和15.3%;步骤2是将班级环境和人格作为自变量纳入分析,班级环境中三维度的回归系数和解释度均有所下降,但都仍然显著,人格中神经质、精神质两维度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内外倾维度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同时可以看到自变量整体对因变量的解释度为:对焦虑为42.1%、对忧郁为40.2%、对强迫为30.4%、对偏执为39.7%。

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为更深层次地分析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进一步运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留守初中生感知班级环境、人格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在相关分析中我们发现四项心理健康指标相关性很高,有进一步归纳的可能,而焦虑与忧郁是初中生常有的情绪表现,强迫和偏执则更突出观念的表达,故将两个潜在变量命名为负性情绪和负性观念,并建立其与自变量的关系路径(见图1)。一般认为:绝对拟合指标χ2/df<5模型可以接受,RMSEA<0.08表明数据与模型较好拟合,其他拟合指标如GFI、NFI>0.90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该模型各指数分别为NFI=0.94、CFI=0.95、IFI=0.95、GFI=0.95、RMSEA=0.056、χ2/df=3.45。从模型提供的各种指标可以看出,这个模型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较好的拟合。模型中各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人格中神经质维度能正向预测而精神质能负向预测负性观念和负性情绪;由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负担构成的班级环境能负向预测负性观念和负性情绪,留守初中生感知的班级环境还可在神经质和精神质两人格维度的调节下间接影响负性观念和负性情绪。

三、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初中生感知班级环境可负向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这与很多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学生所感知到的班级环境,对其适应水平(包括情绪、学习、社交等维度)有一定的解释力[7-9],留守初中生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会在班级这一主要活动场所有明显的体现,同时班级中所获得的人际关系水平是其感受班级的重要维度,能帮助其降低负性情绪与观念产生的几率与水平,并对其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10]。初中生由于其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或归属于某一同学团体是满足其情感需求的重要因素,在该阶段由于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成年感已开始体现,所以得到教师这一重要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也是相当重要的。很多研究也发现在初中阶段,教师和同伴是构成学生重要社会支持系统的因素,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尤其如此,有研究认为初中生获得同伴的肯定与支持对负向情绪的调节作用甚至超过了其他重要他人的影响[11-14]。在初中阶段,学业是学生的重要任务,调查呈现的学业负担是留守初中生在班级环境中通过外部定位和内部体验综合形成的主观评价,现有的研究都发现学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水平[15-16]。

在人格方面我们看到神经质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而精神质则是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出现不同的预测状况与两人格维度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精神质主要考察个体情绪、行为的稳定性,得分越高情绪的不稳定越明显,往往容易紧张焦虑,对自己的行为控制也更不容易,所以该维度与负性情绪和观念间呈现正相关符合以往研究的结论[17-18],对于精神质高分者的研究中认为其更可能出现的是孤独、冷漠,而低分者可能有更高水平的超我表达,虽然由于精神质维度在艾森克理论中还不稳定,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但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到该人格特质与情绪表达和行为控制也是有密切关系的。从路径中还可以看到留守初中生感知班级环境可以通过人格特质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人格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个体在环境中产生的情绪、行为,起到中介的作用,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也有很多研究提供了相关的证据,如有研究认为社会支持和人格对心理弹性、情绪体验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9-20]。

四、教育建议

研究可以发现留守初中生在学校的良性环境体验,包括体验到的良性人际关系和感受到较低的学业负担,为其心理健康提供了必不可少支持,因此,在留守学生较多的学校应该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增强其归属感与融入感。留守初中生的人格中和神经系统稳定性以及自我调控能力有关的维度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拥有一定的心理评估能力,能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人格与环境融合上的困难,进行积极健康的人格教育,充分发挥人格在环境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玲平,邹维兴,张翔.留守初中生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4(10).

[2] 彭丽娟,陈旭,雷鹏,等.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

[3] WayN, Reddy R,Rhodes J.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chool climate during the middle school years:Associations with trajectories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djustment.American Journal Community Psychology,2007.

[4] 郭伯良,王燕,张雷.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2).

[5] 江光荣.中小学班级环境:结构与测量[J].心理科学,2004(4).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7]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

[8] 桑青松,黄卫明.班级环境、学习方式对中学生学习成功感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9] 张灏,李崇亮.初中生班级环境、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9).

[10] Schaps E, Battistich V,Solomon D.Community in school as key to student growth:Findings from the 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In:J Zins,RWeissberg,MWang,&H Walberg(Eds.),Building academic successon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What does the research say?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4.

[11] 刘春梅,李宏英.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4).

[12] 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

[13] 左占伟,邹乱,马存燕.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1).

[14] 任志洪,江光荣,叶一舵.班级环境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1(5).

[15] 袁立新,张积家,林丹婉.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8(1).

[16] 江光荣,林孟平.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J].心理科学,2005(6).

[17] 周丽.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点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4).

[18] 吴蔚,孔克勤.认知科学对人格与情绪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4).

[19] 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0] 刘小先.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5).

[作者:杨柯(1964-),女,四川成都人,成都师范学院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张灏(1984-),男,四川成都人,成都师范学院心理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班级环境负性情绪人格特质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例谈在环境创设中激发美与智慧
让孩子开拓自己的“天地”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