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2016-05-14 15:03杨娴
档案天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档案馆工作

杨娴

档案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但要获得这种重视和支持,就必须努力强化档案宣传工作,让人们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档案宣传工作是档案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有效途径,是让全社会和群众认识档案,了解档案工作,支持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渗透、贯穿于档案事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

在新形势下,档案宣传工作不仅是档案部门更好地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各级党委组织、政府领导机关掌握情况,加强源头参与,履行维护职能,指导和推进档案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做好档案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利于党委和政府根据档案资料提供的依据作出正确的决策,也有利于宣传我们的档案工作成就。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个部门、单位、机关档案工作动态,工作经验,先进典型,更是提高档案部门档案工作影响力,扩大档案部门知名度.树立档案工作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了解档案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网络力量,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档案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强化档案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宣传工作浅谈自己的感受。

一、档案宣传工作的现状

从社会的整体来看,档案宣传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社会档案意识仍比较淡薄。第一,档案意识模糊,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档案为何物或者认为档案只是个人的有用材料。第二,对档案和档案工作不理解,因为档案在历史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长期以来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使得广大民众对档案“驻足观望”。第三,人们头脑中根本就没有档案意识,把档案任意丢放,意识不到它是一种宝贵的财富。第四,档案唯我独用,不愿集中统一管理,不能使档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等。正是由于档案意识的薄弱而造成了许多不利档案事业发展的因素,因此,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以提高国民素质,迫在眉睫。

二、档案宣传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档案宣传工作似乎总是处在一种浅层次的运作之中,以至于我国开展宣传工作这么多年来,外界对“档案”的认识,虽不至漠然,但也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宣传定位不清。 首先表现在宣传对象方面。近现代社会,由于过分强调档案工作的政治性,使得档案宣传工作的对象集中在领导部门以及档案部门本身的圈子内,致使档案宣传工作始终处在封闭、半封闭状态,宣传对象不明确,目的性、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那么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一个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的档案宣传,没有针对社会公众宣传,又怎么可能取得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效果呢?其次表现在宣传内容上。目前我国的档案宣传主要集中在对档案法律法规、档案事业发展成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档案专业知识、档案工作者、档案馆功能以及档案馆馆藏等内容的宣传。乍看起来,宣传内容非常全面,几乎涵盖了档案工作的全部内容,但仔细看来,这似乎仅仅就是在说明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档案人员的辛勤付出,而这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这种宣传并不能形成吸引力。 并没有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进行策划和组织。

2.宣传方式单一。 档案宣传围绕档案提供利用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报刊、编研出版物、展览、知识讲座、业务指导等方式展开。宣传报道,多出现在档案报刊上,而很少见诸于社会的综合性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更易被大众接收和接受的新闻媒介,而由于专业期刊受到专业的限制,读者较少,导致档案宣传工作的受众面过窄,不利于档案的社会宣传。展览、知识讲座、业务指导等方式,受场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受 众更少,宣传效果可见一斑。

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持久性。 宣传学原理告诉我们:宣传效果与宣传的力度及持久性有很大的关系,当宣传的力度及持久性够深、够强时,则宣传效果较好,反之,亦相反。而目前,我国的档案机构和部门在宣传工作上多采取蜻蜒点水或一带而过的方式,宣传时仅宣传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或先进事迹, 缺乏对馆藏档案内容的宣传,无法形成联动效应。而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及编研成果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往往是在出现了较重大的事件或大型活动时才进行宣传,忽视了平时宣传的重要性,这样导致了宣传的力度和持久性不够,宣传效果一般。同时,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档案宣传,既可以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培育其档案意识,是提升档案意识的长久之策。但是目前许多档案部门没有很好地挖掘档案中的有用价值,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限于组织参观展览,缺乏其他的有效形式,如参与教材编制、组织档案演讲等深入开发档案,并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互动,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

三、加强档案宣传工作的方法

1.明确宣传工作的宗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档案宣传宗旨不清,将直接导致档案对象不明,档案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最终导致档案宣传效果不佳的严重后果。因此,首先要明确档案宣传工作的宗旨。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利用,档案宣传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一部分,其宗旨就是要服务于档案利用。不仅是满足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更主要的立足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宣传上,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档案,利用档案。

2.确定宣传对象 。档案宣传活动的对象既可以是社会公众,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事实上,从对象上分,档案宣传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档案专业工作者的宣传;二是对领导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宣传;三是对普通公民即社会公众的宣传。档案宣传活动的对象应有针对性,如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其宣传对象应定位于领导干部、普通公民和档案工作者,以提高他们的档案法律意识和依法治档的自觉性;如宣传档案馆馆藏,其宣传对象应面向普通公民或利用档案资料进行研究和创作的专业工作者,使他们详细了解馆藏内容,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档案部门必须与社会各界加强联系,把档案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将档案宣传的对象由原来的“档案界”扩大到社会各个领域。

3.丰富宣传内容 。在宣传内容上要打破以档案法规、档案人员先进事迹为主的局面,要转到集中宣传群众感兴趣、普遍关注的档案资料上来。正如提到的社会公众,对真正概念上的档案并不是很了解,对档案工作者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也说不清楚。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也没有必要真正知道档案的概念是什么,档案的种类有哪些;他们只需要知道档案馆有什么东西,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他们要怎么用就可以了。其实,档案宣传就是为了利用。因此,要选择公众感兴趣的专题或是根据社会需求的某些方面开展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他们需要的东西在档案馆,要到档案馆利用档案,那么档案宣传的目的就达到了。

4.切实把握档案宣传工作的重点。 在新形势下,要紧贴时代,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突出重点,宣传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的论述,宣传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展档案工作实践所取得的成果。这是档案宣传工作的重点,也是档案宣传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的论述,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档案工作实践所取得成果的宣传。

5.创新宣传形式。 宣传活动的组织举办者要结合宣传主题,发挥创意,选择新颖别致、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要尽量吸引宣传对象参与宣传活动,增加宣传活动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就目前档案宣传主要是纸媒体的现状,尤其要加强与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合作,参与电视栏目、电视剧的编排与制作等。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以新的方法用档案;既是对档案全新的开发利用,也是档案文化宣传模式的新探索。同时,可以参与电视剧的制作,不要仅限于提供某些素材, 还要将档案服务写入剧情,例如可以将到档案馆寻找证据,解决婚姻、房产等问题的故事情节写入剧本,营造一种“档案馆就在我们身边”的氛围。

6.加强宣传的力度和持久性。 坚持长期宣传。对档案的宣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不能只靠在一些纪念日开几个展览,搞几场爱国主义参观就完事,我们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心、体育场、公园、旅游景点等公共娱乐、休闲场所举办巡回流动的宣传展览,让档案活动时时刻刻出现在公众面前;还可以在档案馆开辟长期展厅,展出珍藏档案;在网站上开设专题专栏,并保证栏目的长期稳定和定期更新等。同时,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档案启蒙教育,从小培育他们的档案意识。

档案宣传工作是服务民生的要求,是履行职责的需要,只有把内在动力和外在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档案宣传工作。当前,要创新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新举措,挖掘档案资源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主动策划一些主题宣传活动,加强档案宣传队伍建设,由专人负责档案宣传工作。要树立全员宣传理念,共同建设和维护好档案工作的宣传阵地,推动在新形势下档案宣传工作的有效、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新乐市档案馆)

猜你喜欢
档案馆工作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不工作,爽飞了?
when与while档案馆
选工作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
档案馆人应免费利用档案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