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研究述评

2016-05-14 06:12马玲
课外语文·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策略性写作知识程序性

【摘要】语文教材在语文教育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57年以来的语文教材的研究文献做了梳理。对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发现关于教材中的写作知识研究缺乏一个成熟可靠的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并做出展望。

【关键词】语文教材;写作知识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期刊网国内数据库键入关键词“写作知识”,共检索到4175篇文章。最早的文献出现在1957年,是吴伟发表在《安徽教育》第四期上的《在高年级进行写作指导的做法和体会》,这篇从写作教学实际案例出发,提出在作文评讲的时候要讲述一些重要的写作知识。键入关键词“教材写作知识”,搜索到0篇。键入主题“教材写作知识”,搜索到367篇。最早的文献出现在1980年。是苑广田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1期上的《关于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建议》,主要就教材应该系统性、科学性的观点,谈到中学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应该系统讲授文体的特点,对我们研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写作知识的编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五年为周期统计文章数量,我们发现1980—1984年发表了21篇,1985—1989年发表了23篇,1990—1994年发表了29篇,1995—1999年发表了47篇,2000—2004年发表了45篇,2005—2009年发表了79篇,2010—2014年发表了96篇,2015年发表了19篇,2016年发表了6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数量一直偏少,针对小学阶段的教材中的写作知识研究更是寥寥。

一、写作知识的定义

从写作学的角度,庄涛等人在《写作大辞典》中这样定义写作知识:写作知识指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它包括:选择材料,确定主题,构段谋篇,锤炼语言,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修改等。

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王荣生采纳皮连生的“广义知识观”,将(广义)“语文知识”界定为“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由此可见,写作学领域关于写作知识的定义比较明确,但在语文学科领域关于写作知识尚且没有明确的定义,写作知识依然包含在语文知识的大范围下,未被单独抽离。

二、写作知识的分类和构成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对写作知识进行分类。

多数学者采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广义知识观,有的从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方面,还有的借鉴这种知识分类论,都将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程序性知识以及写作策略性知识。也有学者将策略性知识看作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将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和写作程序性知识。

何更生博士在其论文 《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他从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出发,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的产物——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为指导,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本质、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与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界流行的学生写作能力观有很大区别的观点:认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本质是一种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学习结果。它由写作内容知识(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技能(写作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认知策略)等三类知识构成。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就是这三类知识学习和迁移的结果。

也有学者从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知识进行分类。这其中就分为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和写作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知识进行分类。

韩雪屏老师把语文课程知识分为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个体的言语规则、人类的语言文化四大类。她将写作知识分为:写作技能知识、写作过程知识、写作类型知识和写作思维知识。她还对这四大类知识的具体构成进行了划分。写作技能知识包括:观察和调查、比较和筛选、言意转换、借鉴和评价、书写和标点。写作过程知识包括:聚材与选材、立意与安章、选词与炼句、起草与修改。写作类型知识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与半命题作文、自拟题作文。写作思维知识包括:广泛发想与聚合发想、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分类与比较、联想与想象。

荣维东博士的研究紧跟国际写作课程理念。他认为世界写作课程经历了由“文章写作”到“过程写作”再到“交际语境写作”的范式转换。他将过去单一、静态、陈旧的“文章写作”知识,拓展为以“语篇写作知识”“过程写作知识”以及“交际写作知识”为主要支撑的课程知识体系。

还有学者结合心理学中关于知识分类的观点,站在写作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知识的类型作出讨论。

丁炜老师在《小学生写作学本的编写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从写作课程的角度出发,她按照加涅的知识阶层论,将写作课程的知识分为三层知识。第一层是语言表达现象知识,第二层是语言表达概念知识,第三层是语言表达规则知识。换一种知识分类标准,她认为还可分为这三层,第一层是操作性知识的物化状态,第二层是陈述性知识,第三层是策略性知识。

有学者站在写作过程的角度,认为写作需要过程性知识。他们将写作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写前(观察和积累)、写中(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写后(修改与誊写)。西方有学者将写作过程分为写前(创造与计划)、写中(起草和修改)、写后(编辑与发表)。这一系列过程涉及的知识就是这类学者对写作知识的分类。

国外学者希洛克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有效的写作至少需要四类知识,即关于所写内容的知识、关于处理的程序性知识、语篇结构知识、包括隐藏在各类写作中的图式、句法、标点和用法的规范以及写一篇特定类型文章的程序性知识。

国外学者伯恩斯则认为写作者需要运用主题、读者、体裁风格和语言四种类型的知识。

综上所述,关于写作知识的分类和构成,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语文课程的角度、写作课程的角度、课程论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以及写作过程的角度等。但尚未找到统整语文学科、写作学、认知心理学三方面理论的关于写作知识的分类和构成。

三、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一)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百年演变

叶黎明老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对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百年演变轨迹作了梳理。她采取语文教育界较为流行的时期分法,将语文教育分为传统教育时期(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现代语文教育时期(1904年到1949年)、当代语文教育时期(1949年至今)。

她梳理出,传统语文教材以文章作法为核心知识。现代语文教材吸收了西方的文体分类知识体系,于是,文体知识是现代写作教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当代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则历经波折,先是在教材中除了包含在一篇篇选文中的“语文知识”,不存在写作知识的独立编排,到1958年编写的语文课本中出现文章学知识,到后来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基本上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有时包括应用文)三大文体的写作知识。

(二)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类型

叶黎明老师对11套写作教材中包含的写作知识进行考察,她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关于如何获得写作内容的知识、处理内容的程序性知识、文体知识、语法和修辞知识以及有关思维训练的知识。

除此之外,她还对教材层面开发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教学文体知识进行讨论。细化了这三类文体的写作知识所包含的知识点。对人教版《写作与说话》中记叙文写作知识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记叙文的特点与体式、记叙文的选材与截取、记叙文的场面与线索、记叙文结构的常见模式、记叙组合的常用技法、记叙文的精写与修改等这六方面去归类。

还有研究者采用皮连生的广义知识观,将教材层面的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王红梅在其硕士论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写作策略性知识研究》中,按照不同的写作阶段对语文人教版高中教科书中涉及的写作策略性知识进行梳理。宁波大学硕士生李慧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系统的研究》,将教材层面的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和写作程序性知识。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肖红艳在其论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知识状况研究——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为例》将教科书中的写作知识分为:文体知识、写作动力知识、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知识这三大类。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杜弘在论文《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一文中,将这套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分为:文体知识、写作的前提知识以及写作过程与作品展示的知识。

(三)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呈现

叶黎明老师认为写作知识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变化:一是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变;二是从零散、玄妙的显性知识向系统、周密的显性知识转变。

她发现“范文”型的读写教材中,写作知识往往以隐性知识的状态存在于一篇篇选文中。还有一种“文选加评点”编写体例,由评点(圈注、眉批、总批)来呈现写作知识。还有通过知识短文的方式来呈现系统的写作知识。在书中,叶黎明老师强调,练习是知识呈现的一种方式。

宁波大学硕士生宋芸在《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呈现方式研究》,梳理出这套教科书中写作知识存在于三个部分:每个单元的独立编排、与“阅读”整合以及与“梳理探究”整合这三块。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杜弘在论文《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一文中,梳理了美国这套母语教材的写作知识存在于单元和课文中。

综上,研究者们对教材中的写作知识的研究,对其内容的研究大多依据这些教材本身包含的写作知识的几类去梳理。缺少一个成熟可靠的写作知识分类系统去探测这些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状况。关于写作知识的呈现也是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对其写作知识的呈现进行介绍,缺乏权威的评价依据。一定程度上,为笔者研究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内容和构成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课程知识初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11.

[2]洪宗礼等.母语教材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7.

[3]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5.

[4]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  习作[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叶黎明.为什么要教文体知识?[J].小学教学,2014(9).

[6]李海林,荣维东.作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写作知识重建[J].中学语文教学,2009(7).

[7]潘荷.试论小学语文教材改革[J].理论观察,2011(6).

[8]何麒.日本光村图书版小学《国语》教科书研究——写作领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9]王红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写作策略性知识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5.

[10]宋芸.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知识呈现方式研究[D].宁波大学,2007.

[11]庄涛等.写作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12]何更生.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13]韩雪屏.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J].新理念,2003(6).

[14]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5]丁炜等.小学生写作学本的编写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5.

[16]转引自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7]转引自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8]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9]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0]王红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写作策略性知识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21]李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系统的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3.

[22]肖红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知识状况研究——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23]杜弘.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4]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5]宋芸.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呈现方式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07.

[26]杜弘.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马玲,女,江苏盐城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专业硕士。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策略性写作知识程序性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初中语文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分析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浅析程序性知识教育游戏设计
国有企业并购策略性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关于程序性辩护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