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6-05-14 11:37丁学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校本观念教研

丁学廉

摘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保障.如何切实抓好校本教研究的实施,保证校本教研落到实处,校长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校长 校本教研 地位 作用

作为校长,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其中应扮演的角色,积极参与,并承担起课改赋予的新使命,使自己的行为适应课改的要求,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一、树立三种精神

一是创新的精神。以往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课程改革真正在学校得以实施是课改取得成功的基础。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校长的积极参与,无疑是校本教研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挑战。这对我们已有的思想、工作方式是一种突破和否定。在校本教研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校长开拓思路,打破以往的思维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大胆尝试。可以说,如果一个校长没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不可能在校本教研中取得成功的。

二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要与新课程同行,要与时俱进,就要通过校本教研去发现、去培养、去提高新的骨干教师。

三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课程改革涉及面广,工作复杂。面对着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的课程改革,我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与马虎。校本教研工期作更是如此。校长要认真组织好校本教研工作,首先,要增强四种意识:一要增强课程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这就决定了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校本教研中,校长的课程观要有重大的变革,一定要增强课程意识。二要增强全面意识。要全面了解新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和目标,要深入到课改实验中,参与和指导教育教学,关注实验进程。三要增强人文意识。要围绕培养目标,坚持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强化人文意识。在校本教研的各个环节中,突出教师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人文关怀,发挥校本教研的功能作用。四要增强校本意识。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教师的需求,利用本地各种资源优势,开发出多种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解决五个矛盾

一是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矛盾。新课程是对旧观念的冲击和变革,观念上的不适应,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一种难以扭的巨大惯性,需要校长要有大的力度、强而有力的措施,才能使校本教研的理念自觉地渗透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改实践中。二是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新的教学方式最根本的要看课堂上、教室里发生的变化,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从抓好教师课堂行为方式的变革入手,切实把合作学习的理念应用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打造了与合作学习相适应的新课堂教学方式。三是学校的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的矛盾。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校长必须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在校本教研中,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扬民主作风,采用刚柔相济的管理原则,既有规章制度,又留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空间。四是新课程必备的教学设施与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的矛盾。实施新课改,校长要考虑如何解决课改所需教学设备的添置、场地的扩充、教学的扩充、教学辅助资料的准备等。五是教师课时减少与备课隐性工作量增大的矛盾。课程改革实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这势必给教师增加了许多新的隐性工作量,如研讨课程、参加培训、研究教材、改革评价等等,特别是上学期我校根据本校实际开办的周六研讨日活动,人人参与新课堂观摩,人人参与校本教研。作为校长亲自参加,及时为教师解决校本教研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政策上、物质条件上给予支持,努力为教师创造轻松的发展空间,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思想负担,使教师更积极地投身于校本教研中。

三、强化六种行为,坚持观念先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课程改革是一项观念先导的教育改革,因此,在推进课改的进程中,校长的教育观念变要到位。首先,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才能做到以新观念引领新课程实验,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启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为实验教师创设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教师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教师把课改实验工作从要我上变为我要上的积极发展态势。其次,要以全新的办学理念规划、定位学校的发展、办学特色、育人模式,用课程改革理念统领教师的思想,谋划学校的发展。再次,校长要为新课程实验提供必备的教学设备,整合学校资源,协调社区、家长支持课改,为课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校本观念教研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钓鱼的观念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