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

2016-05-14 11:37张鸾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育小学语文

张鸾

摘要: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育中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时代人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必不可少;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美育 审美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新课程标准中发现,审美教育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和知识技能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教育工作者已越来越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其独具的性质、功能、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术家、历史学家席勒在其美学著作《美育教育》中首先明确提出并开始使用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把“乐”列为“六艺”之一。可见,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的。在进行知识文化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优越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爱美的情趣。”而小学的美育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

1.让小学生感受美。教师要有意识的把审美对象呈现在学说面前,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有意注意,经过一定时间的细思默想,消化理解,把整个过程分化成个别感觉再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完成感知过程,由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如《趵突泉》《海上日出》等,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朝法白帝城》展示了三峡美景,洋溢着诗人遇赦东归使轻松、喜悦的心情。

2.让小学生欣赏美。小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事物的领悟和评价的能力。利用课文插图欣赏美,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插图由于颜色鲜艳,形象生动,使学生强烈的情绪感染,达到显著的审美效果。如《颐和园》《清明上河图》表现的则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艺术美。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欣赏美,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如身临其境。

3.让小学生创造美。创造美,是让小学生按照“语言文字的规律”再现美的事物的能力。它是在感知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如《穷人》,可让学生续写结尾,这既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又使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得以再次体现;《火烧云》,可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发挥想象,仿写课文,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才能,而且也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课文的学习, 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表演, 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再创造; 进行写作练习, 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 可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

4.走向社会,发现“美”的生活。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语文课开展一些内容丰富、情趣盎然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四季的变化,倾听小草的诉说,触摸大地的脉搏;引导学生走入艺术的殿堂;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体验其中的情感,感悟作品的底蕴;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通过认真地观察,专注地倾听,深入地探究,仔细地体味,让学生在美的环境里诗意的栖居。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1.解读文本,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审美体验。大多数的课文都饱蘸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内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文学的意境进行整体的感受和玩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的美学蕴涵的把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一起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共同体验、领悟、联想,徜徉在美的意境中,在美的文字里诗意的栖居,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着篇文章,就有强烈地对比特点。

2.根据语言,品味“美点”。品味重点词句,让学生领悟语言美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材中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美:精妙的语言美,形象的图画美,和谐的意境美,高尚的情感美……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得正确、透彻,其中的美感也就能体会出来。如《春》以细腻委婉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春景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浓浓的喜悦,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色彩分明,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景象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美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3.展开想象,创造“美”。“创造”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从而塑造出新的形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创造”,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进而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如《巨人的花园》一课,启发学生想像:在巨人拆掉禁止入内的牌子欢迎孩子们去花园里玩耍时,巨人的花园里你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闻到什么?学生纷纷说:我看到了桃花、梨花都开了,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微风带来空气中阵阵花香,孩子们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奔跑,巨人笑呵呵地看着他们……合理的想像升华了美,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注重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锻炼和培养,能唤起学生的美的向往和追求,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参考文献:

[1]葛美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培养[J].语文学刊,2013,(04).

[2]贾利娟.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0,(04).

[3]王开兵.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J].新课程学习,2010,(10).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林仁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策略[N].教育导报.

[6]方智范.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美育小学语文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美育教师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