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6-05-14 12:41宋林生王艳艳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子地图课堂教师

宋林生 王艳艳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的核心与灵魂,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源泉,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随着计算机及网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地图在教学中凭借显示的动态性、多维性,操作的交互性、无缝性,内容的丰富性、分层性等优点,教学效果突出,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我们有必要在地理信息时代引入地理信息技术,整合教育学、地图学和地理信息技术三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应用电子地图进行教学,引起教师对电子地图的重视,促进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电子地图 地理教学 作用

电子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子地图得到了迅速的运用和普及。在这里我们把地理电子地图定义为针对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及其教学目的,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依据一定的教学设计理念,融入多媒体数据的可以在屏幕上显示的地理教学地图。即是一种用于地理教学为目的的电子地图,而不是传统纸质地图的数字化,不加以处理和加工便显示在屏幕上的纸质地图电子化。

一、电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初中生升入中学首次接触系统的地理知识,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一切新颖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正处于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建立阶段。而地理学时间跨度大、地理现象复杂等特点,无论教师语言多么华丽都不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刚刚接触地理的学生在学习地球形状的时候,看到地球球体图片时无法真实感受,而此时出示电子地图的表象,比如海面远处驶来一艘船,我们可以先看到船的桅杆,接着慢慢船身出现,这样的电子地图生动形象的弥补了普通地图的不足,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应用电子导航地图,让同学们切实感受自己在图中移动,结合地图找到目的地,在使用地图的同时感受电子地图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培养地理爱好者和科研方面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2.有利于学生地理空间素养的能力培养

地理学科的重要目标是对学生空间素养的培养。地理空间认知是依赖地图为工具,经读图、析图、思考、理解、转化而形成在人脑中的空间地理事物感知。地理事物一般不可能局限在一维的平面内,而是四面八方多维度的。

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课,我们单凭平面的地图无法有效认知地球自转及公转的全过程,而电子地图不仅可以表现出地球自转同时也在公转,而且可以表示运动方向,同时还可以显示不同时刻的运动位置地球所处季节以及昼夜长短的变换情况,还能体现地球所处宇宙空间位置,这样形象的模拟地球运动的真实过程能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空间知识。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分析、比较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实现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相互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学习策略体系,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给每一位同学提供活动空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做一名学习的主人,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探讨大陆漂移学说为例,结合多媒体与电子地图的应用,各个小组之间在领到任务之后发挥组员的主观能动性,当有同学提出地球的陆地称为“泛大陆”时被一片称为“泛大洋”的水域所包围时候就可以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演示,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发挥想象,进而用电子地图作为辅助模拟想象的工具,集动画效果、视频影像、声音等为一体,可以将抽象的学习探究过程演示的形象化、具体化,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得到重要的知识构建,也能对不同知识意见进行质疑,有利于每一位同学参与研究,掌握学习方法,分享学习成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4.有利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

在我国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扮演的是传递者的角色,而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群体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优化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电子地图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课堂中可以应用电子地图的仿真和虚拟技术,将真实的地貌、地形模拟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学习的探索者。

如在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时,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地图来获取世界人口的数量、分布、密度等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掌握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借助电子地图获取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区域地理状况,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开拓学生思路,丰富学生视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

二、电子地图在课堂应用中的局限性

1.电子地图停留在低层面的应用阶段

目前,电子地图与传统地图的教学最大差异在于呈现渠道,前者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后者主要通过纸质形式,而内容上没有太大本质的变化,可以说这样的电子地图只是开始使用时候比较新鲜,多次尝试并无新鲜感。

2.缺乏理想的适合教学的电子地图

由于目前缺乏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电子教学地图,地理教师很难在互联网以及配套教辅中获得直接应用的适用于教学的电子地图,都需要做大量的修改,增加了备课时间的同时也对地理教师的电子地图处理能力做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电子地图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优化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地理课堂应用中缺乏适合教学的电子地图以及教师应用地图和修改地图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影响了电子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普及。今后,对教师应用地图的能力培训以及适用于教学的电子地图数据库的逐步建立将有助于中学地理电子地图的应用普及,改变教师和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接受和组织方式,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吕燕.电子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4(07):125-126.

[2]张军.浅议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自然,2013,(08):192-193.

[3]赵越,孙旭.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用 surfer制作紫金山的等高线和三维立体图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4):46-47.

[4]王竞.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材“活动”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2014,(17):125-126.

[5]韩步军.地图探究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快乐阅读,2011,(12):83-84.

猜你喜欢
电子地图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电子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电子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城市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