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2016-05-14 12:41战丽玲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新课改

战丽玲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目标的发展。因而,为了适应教学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应改变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之间的活动,同时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变革,通过开展研究性的教学活动来加强学生探究合作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新课改为高中的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人本教学”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学校都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尽量让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场所。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加高效地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设计呢?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几个关键性的理念

(一)关于问题情境的设计

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它是需要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新的知识的一种情境。那些比较新奇的问题的情境的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实现教学目标。

(二)对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教学步骤:首先,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把握;其次,是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最后,是引导学生运用新的知识来解决教学的重点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在掌握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积极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教师的肯定评价能够让其爱上数学。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步骤过程

新课程教学设计对于教师的授课意义重大。它不仅为教师确立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同时还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教学设计又是个系统的问题,它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可虑: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情感以及能力,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有关于数列问题时,必须让学生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对于数列问题的重难点,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有所把握。

(三)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将理论知识与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来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活跃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对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来进行自主性探讨,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性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同时学生在进行问题探讨时,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教师在讲授空间几何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能力难免会受限,毕竟空间几何是比较抽象的问题,对于这种抽象的问题,教师无法用语言或者图像进行直观的讲述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毕竟多媒体通过直观的影像以及运动能够将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详细化,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你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提高对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五)对学生知识体系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知识的接纳,如在讲述数学数列问题的相关知识时要现对数列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认识数列的基本知识点的同时,然后在对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谈论,通过交流讨论来对数列的概念进行深化。教师还可以多举些例子对其进行阐述,加深学生对数列知识点的理解。最后,再通过一些列的立例题来对数列知识进行加强巩固。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将自主性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结合,通过对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究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踊跃的参加各种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究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强对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进而更加深刻的掌握高中的数学知识。

(六)加强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目标的完成经历了两个过程,教学设计指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大体认知,然而教学目标的完成才是一个真正的过程。对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评价,通过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评价来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并且通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归纳以及总结,进而为下次的数学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教训与经验。

三、结语

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我们得知,高中的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学生通过对教学问题的发现与探究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的潜能,通过对课题的锻炼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高中教学活动中,加强了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以及持续发展性。高中的数学教师应该要顺应社会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高中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调研组,车丽娜,李德林,李妮娜,王婷.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06):34-45.

[2]王济荣,王济红,刘彦学,郁海锋.高中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0,(02):19-22.

[3]杨建辉,余冬梅.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与中学数学教学接轨的实践与探索——以乐山师范学院数学应用专业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1):23-27.

[4]傅海伦,李文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评课要点与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3,(02):54-57.

[5]吕世虎,吴振英.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研制度重建的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06):36-42.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