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点滴谈

2016-05-14 13:12董丹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模式

董丹

摘要:受新课改的影响,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趋势。探究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认为有必要认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深入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关的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促进其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 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实施,其实就是一个素质教育的发展阶段,笔者认为在开展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而历史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都有涉及。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历史学科自身的教学特色,从多角度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加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完善当前初中历史的教学模式,尤其要认清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漏洞进行弥补,进而促进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结合笔者的相关经验,认为当前教学模式可以从三点进行概括。第一,一种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必然离不开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思想来支撑。第二,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第三,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方式、结构和程序上比较稳定,但具有自身的特色。合适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上指导工作的发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也为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而言,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到良好的学习方法,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提升。

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自身也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认识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话,就应当结合初中历史的特色来进行思考。总的来说,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发展到一定成熟的程度,但是一些问题依然未能解决,下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中学历史相比于中学语文、数学和英语等科目,不少人普遍认为其属于“副科”,所以对其不够重视。但是,在新课改要求的影响下,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主要就是要实现突破历史教学观念和方法的瓶颈,转变过去落实的观念,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培养,促进其能力和思想的全面发展。这些任务离不开老师在教学工作上的努力。

尽管当前新课改已经不断在完善,但是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不少教师依然没有摆脱落后的教学方法,未能通过完善的教学手段,在教育理念上实现创新。以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来说,教师更多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单向地对学生灌输知识,未能全面认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式上也显得单一,更多的是通过在课堂上单向的传授,学生在听,没有更多的互动,体现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把学生的地位忽略掉,历史教学任务未能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充分结合起来。

举个例子,以赤壁之战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更多的是进行照本宣科,没有更多的传授当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知识。不少教师对学生将书本的内容复述一遍,没有展开课本外知识的扩充。我们若能穿插一些名人名事,那么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

正如上文所提到,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对于上课的形式也有更高、更广泛的期待。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更多地转移到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上。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仍然采用粉笔黑板教学的模式,导致了费时费力的问题出现,也不利于环保。这样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实际教学为例,当提及到开通丝绸之路的时候,有些教师只将文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朗诵,适当也有一些扩展。但是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播放开通丝绸之路的教学模式更加有效。让学生在舒适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放松,也学到了新的知识,学习兴趣没有减退。

二、新课改下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对策

(一)强化对初中历史教师知识水平能力的培养

由于当前不少历史教师都存在教学方式和观念落后的问题,笔者认为强化对初中历史教师知识水平能力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成功教学离不开一支合格和高效的历史师资队伍,其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因此,拥有一支知识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育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而在实践当中,强化初中历史老师技能水平的培训,首先可以对其进行一次集中的测试,然后再进行筛选,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培训。这时候可以分为两部分,对于自身是历史教育专业的老师,就可以对其实施技能培训。而对其那部分非历史专业的老师,就应当从基础知识开始进行专业性培训,让其得到进步。

另外,要转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将新的教育理论灌输到教师的思想当中,让其树立起围绕学生而展开教学的新理念。充分综合运用不同机会和形式,在当前多媒体发展如此迅速的影响下,可以帮助老师们接受新思想和新技能。受到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的影响,历史老师在搜集资料和相关论文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方便。对于汉武帝北征匈奴、春秋战国分野等历史大事件,老师就可以从文化、经济、军事等不同角度来进行分块专业性传授。在历史课堂上,也可以配合影视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或者相关题材的历史连续剧下,也能够激发学生正确学习历史的动力。

(二)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人们对于某事物或者某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与个人情感的倾向离不开。人们一旦产生了兴趣,那么就是怀有欢喜和愉悦的心情去实践,相反就会表现出消极、厌倦的情绪,浪费了过程和时间,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会产生其他不利的因素。

中学生目前正在处在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能够较好地推动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摄取欲望,也为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具体来说,初中历史教师在授课形式上应该多样化,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例如,在讲授到中国古代书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邀请一些书法人士或者会书法的同学一起来到课堂上进行探讨。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楷书、草书和行书各自字体内容的不同,也能让学生更加了解书法历史。例如,著名的荆轲刺秦这个历史故事,就可以让同学们简单地饰演一下,那么课堂的氛围也自然而然活跃起来。除此之外,适当运用一些成语典故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关于“指鹿为马”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来源的时候,就可以提起赵高指鹿为马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秦朝末年的历史画面,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深入分析,还原西汉建国战乱纷争的画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取得理想的历史教学成果,那么完善新课改下教学模式是相当有必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是实现,笔者认为要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发现不足之处,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进而推动初中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罗贵秀.关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5,(13).

[2]刘钏蓉.初中历史教学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新课程,2015,(05).

[3]邓继民,黄尽英.浅谈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模式的构建[J].历史教学,2014,(07).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