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2016-05-14 00:29王小萍
科技资讯 2016年9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王小萍

摘 要:环境保护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众参与有益于深化环境保护价值内涵,提升决策民主意识公众,改善环境趋紧现状,缓解环保部门治理压力,推动形成环境治理的良性互动。该文分析当前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逐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分析了参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范围、参与方式,提出营造参与氛围、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化程度等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制度 共同治理 初步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c)-0123-02

我国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参与,而且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技术评估中的发挥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公众参与做好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在保护环境方面,要将项目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这对两项的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环境影响评估过程中要公众参与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将现有的环境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将我国的环境影响体系中公共参与的工作水平进行不断地提高,将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进行促进。

1 公众参与环评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环境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建设项目、规划以及公共政策等,牵涉到公众的利益。公众作为利益关系方,对于环境评价的过程以及结果都具有知情权。从这个角度来看,公众参与环境评价是一项当然权利,对此,《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都予以认可和确证。

其次,公众参与有助于促进环评工作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一方面,公众参与环评工作实际上是决策民主化的体现。公众参与维护了公众对环评决策的知情权,提升了公民的环境意识,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促进决策更好地兼顾公众的意见。另一方面,公众参与环评工作能够有效地对环评工作进行监督,促进相关单位或部门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环境评价。

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2.1 公众参与作用边界被公众无限放大

公众参与对于环评而言本意是从公平公正的立场出发,为环评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议,提高环评的质量。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种建设项目广泛的开展,由此在社会中构成了诸多的矛盾。而公众参与对于环评来讲,是现阶段最为正规以及具有一定权威的手段,但是由于使用方式不当,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被人们无意地放大,立场有失偏颇,失去了公正性,其作用边界无限放大,违背了公众参与最原始的目的,由此导致环评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2.2 环评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环评单位在选取调查对象时并不合理,通常选择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代表人,而对环境评价所涉及到区域的一般公众关注不足,且问卷调查通常是委托附居委会等组织,常常存在一人填多表的不良现象。其次,环评过程信息公开不充分。环评单位对相关信息的公开度是公众了解建设项目状况及对环境可能造成的问题等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但是从环评单位的信息公开来看,关于建设单位开发项目的信息并没有予以充分公开。最后,对公众意见不够重视。就实践而言,许多环评单位仅仅将公众意见的获取作为依法依规必经的流程,而对公众意见的具体内容并没有予以充分的考虑,只是按照先前的决策来继续决定是否进行项目建设。因此,环评单位实际上主动的让公众意见在环评过程中“虚置”。

2.3 公众参与形式单一

尽管《暂行办法》明确规范了公众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如:公众调查、专家咨询、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但实践中有些方式的使用率很低,环评部门似乎更倾向于公众问卷调查这种途径,即便是同一种方式,其问题的设计和格式的排序上也存在重复雷同、千篇一律的窘境。最为典型的问卷,会以数量不等的选择题目出现,公众拿到问卷后,没有任何能动性、反馈性,只有被动地按照调查人员的设计思路进行,况且大部分公众专业知识匮乏,时间紧张,能够得到多少真实想法可想而知。事实上,那些环境影响较大、影响面较广的项目,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的形式更为适宜也更为必要。略显枯燥的参与形式,既降低了公众参与环评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也不可避免地减损了公众意见的准确性,是未来环境矛盾的根源之一。

3 改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的措施

3.1 加强环保知识教育,全面公示相关项目信息

公众参与度不高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环保知识的欠缺以及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对项目信息了解不足)。为此,环保部门应当提高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引导公众主动的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来。此外,对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环评单位在环评的公示过程中对项目建设中影响环境的关键信息予以充分公示,从而给予公众以准确判断的空间。

3.2 采取多元化公众参与方式,提升公众参与度

公示、问卷调查以及听证会三种方式实际上存在互补关系,对某次环境评价采取多种公众参与方式能够提升参与度。例如:公示虽然具有传递信息不固定的特点,但是如果结合问卷调查就能够有效地让公众了解有关信息。再如,问卷调查可以与听证会相结合,从而让公众对建设项目与环评工作有着全面地了解。合理地运用上述三种公众参与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公众参与度,彰显环境评价过程的民主性。

3.3 强化公众参与的监督,提升公众参与效果、促进相关规范的落实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过程中监督机制的欠缺使得相关规范落实效果差,也不利于公众有效参与环评工作。完善环评工作中的监督机制能够促使环评单位重视公众的意见,同时有助于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贯彻。就具体的监督而言,需要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予以确认,地方通常相关政策予以配合,从而形成严密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监督机制。

3.4 开辟参与平台,收集公众意见

相关部门要根据需求来设置公众参与平台,广泛收集公众的意见。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发放调查问卷来收集公众的意见,也可以通过开设微博的形式来搜集公众的意见,甚至也可以通过新闻访谈节目、座谈会的方式来征求广大公众的意见。

3.5 对公众的意见给予公布,以实现透明化

相关部门在收集完公众意见之后,要及时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最终评价结果,查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愿,使公众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意见被得到尊重,从而愿意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

3.6 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公众参与范围

国外在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时,对公众意见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们大范围地调查公众意见,然后对其进行模型评估,选择一批最能代表公众意见的群体来参与环境保护。因此,我国要想提高环境保护质量,就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选择合适的群体来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工程项目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对工程项目的开展来说,也有利于提高工程的环保性和经济性,从而协调城市建设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起步较晚,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公众参与度的不足。为此,我国应当从法律法规上的完善、技术上的创新、环境教育的普及、环保宣传的加强等方面进行改善,更好地发挥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慧.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 肖强,王海龙.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现行法制度设计评析[J].法学杂志,2015(12):60-70.

[3] 朱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完善的思考与建议[J].环境保护,2015(10):27-31.

[4] 王三平,王浩宇,韩震,等.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几点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2):71-73.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公布
政策
加强环境保护法规教育是中职院校法律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全面做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准备工作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