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简·爱和林黛玉不同爱情结局的成因

2016-05-14 03:27李志宇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9期
关键词:林黛玉

摘 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简·爱》中的简·爱是中外文学史上两个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同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二人都大胆执着地追求美好的爱情,但简·爱最终收获圆满的爱情,林黛玉却抱憾而终。将从作品人物性格特征及追求爱情方式的不同、创作主体的差异两个方面,探讨她们爱情结局一喜一悲的原因,以及带给我们的深刻启发。

关键词:简·爱 林黛玉 形象比较 爱情结局

一、作品人物性格与追求爱情方式的差异

(一)人物性格的差异

林黛玉和简·爱虽然同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但是生活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她们不同的性格特征。林黛玉的“柔”与简·爱的“刚”形成鲜明的对比。

林黛玉自幼便是千金之躯,饱读诗书,尽管林家经济实力不及荣国府,但也是官宦之家,衣食无忧。后来林的母亲早逝,家道中落,父亲考虑到她“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孤单一人,没有依靠,便决定将她送往外祖母家。外祖母家是金陵的四大家族之一,衣食住行自然更加富足。她没有承受物质上的匮乏,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折磨。黛玉生性敏感多疑,初到荣国府,她便要时刻警惕,察言观色,努力融入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生怕弄了笑话被人嘲笑,于是敏感的她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富丽堂皇的荣国府中,她缺乏心灵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常常会因为多疑暗自伤心。在小说中写道:薛姨妈和宝钗去潇湘馆看望黛玉,宝钗伏在母亲怀里撒娇,薛姨妈也爱抚地抚摸着宝钗,两人幸福的样子便刺激到了黛玉的痛处。她流泪叹息:“她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形容我。”[1]在小说第八十三回,黛玉身体不适,正躺在房中休息,忽听见外面一个人嚷道:“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院子里头混搅!”黛玉听了,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自思一个千金小姐,不知何人指使这老婆子来这般辱骂,因此哭的过去了。[2]长此以往,本是父母掌上明珠的黛玉在荣国府开始变得沉默,再加上她体弱多病,不爱嬉戏打闹,与眼花缭乱的大观园里更是格格不入,只得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落花便自然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也会如花一样,独自葬花落泪。多愁善感的黛玉选择流泪作为她的倾诉方式,所有的痛苦与绝望都包含在她的眼泪当中。

简·爱自幼家境贫困,衣食住行都很困难。后来,她寄居舅舅家,舅舅病故将其嘱托给舅母抚养,舅母虽然表面上答应了,心底里却认为她是累赘,想方设法地想要摆脱她。简·爱在同龄的孩子都在玩耍嬉戏的时候,却要做着和佣人一样的工作,受到连家里佣人都不如的待遇,在舅妈家里处处受人排挤。为了在艰难的处境中生活,她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四面楚歌的生活环境使她都没有时间去暗自伤心,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便是大胆勇敢地反抗。当和残暴的表哥发生冲突时,瘦小的她却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3]在经历过无数的虐待、冷漠、伤害和打击后,她更加勇敢,不卑躬屈膝。她还敢于指责不公平的待遇:“我被他打倒,头还在痛,血还在流;约翰打了我,没有人责备他;而我却受到众人的指责。不公平!不公平!”[4]在面对舅妈的残忍虐待时,她大胆地指责:“我要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每个问我的人。人们满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其实你很坏,你心肠很狠,你自己才骗人呢!”[5]尽管她只有瘦弱的身躯,无依无靠,面对不公正待遇却表现出可贵的反抗精神。究其根本,是她性格里的至刚至韧决定了其勇敢的反抗精神。

(二)追求爱情的方式

性格的不同,导致林黛玉与简·爱追求爱情的方式差异:林黛玉是委婉含蓄;而简·爱则是坦率直白。

宝黛的爱情受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在荣国府里的每个人都看好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黛玉倾心于宝玉,却从未直接表达,她敏感的内心只是处处争风吃醋,暗自伤心。她不喜欢围绕在宝玉身边的所有姑娘,尤其是薛宝钗。宝钗是封建时代中最受欢迎的大家闺秀,她出身皇商家庭、饱读四书五经、为人处世圆滑,待长辈彬彬有礼、待下人也是和蔼可亲、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相比之下,黛玉则显得鹤立鸡群,她厌弃世俗物质,陪宝玉一同读禁书,也不鼓励他进入仕途,她不阿谀奉承,也不会看人脸色,周围的姑娘们会认为她自命清高,甚至尖酸刻薄,自然不讨人喜欢。如此明显的对比,在封建大家庭中,薛宝钗更适合做宝玉的伴侣,而黛玉深知事实并痛心疾首,却也无力反抗。她没有向家里的长辈坦露自己的内心,不敢公开自己的恋情,时时压抑着自己。一次宝玉挨打,黛玉疼在心上,整天以泪洗面,去探望宝玉,万千言语也只是换作简单的一句:“你可都改了吧!”当他们的爱情受到阻碍时,黛玉也没有和宝玉商量具体反抗的行动,哪怕是暂时的私奔。相反,对于她和宝玉的婚姻,由于父母双亡,她一直苦于无人为她做主,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爱情寄希望于封建的大家庭,希望他们成全自己。总之面对封建大家庭对爱情自由的限制,黛玉表现更多的是沉默、流泪、暗自伤心、无奈叹息,直到死去她也只是无力地说道:“宝玉,宝玉,你好……[6],她委婉内敛的性格决定了她不敢为自己的爱情抗争,所以宝黛的爱情注定是悲剧的。

简·爱和罗切斯特:一个是雇主罗切斯特,一个是被雇佣者家庭教师。但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的简·爱有着追求平等的勇气和决心,她对待自己的雇主,既没有察言观色的迎合,也没有卑躬屈膝的奉承。简·爱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始终大胆直接,勇敢表露,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绝不含糊。当她误解罗切斯特要娶贵族小姐为妻的时候,她毅然地说出自己的爱情宣言:“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肉体凡胎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7]当简·爱与罗切斯特准备结婚的时候,简·爱知道罗切斯特还有一个疯妻子,她毅然选择放弃,尽管她爱罗切斯特,却不愿意做别人的情妇,看似她妥协了,实际上却是有力的反抗,她执着追求平等的爱情。当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后,她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她时时刻刻思念着他。最后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放火烧屋,罗切斯特为救妻子,双目失明,财产也所剩无几,简·爱又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她不会因为罗切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两人的爱情以完满而结局。

简·爱和林黛玉同样执着地追求美好的爱情,一个委婉含蓄不善于表达,更多的是沉默;一个坦率直白,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正是因此导致了爱情的结局迥异。

二、从创作主体来探究不同爱情结局的原因

曹雪芹和夏洛蒂·勃朗特是生活在东西方不同时代环境,是有着不同身世背景的作家,他们笔下所写的爱情故事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作家不同的思想烙印。

(一)社会环境的不同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康乾盛世”,封建思想、中庸思想牢固地统治着中国,宗法制的观念根深蒂固。广大妇女依然生活在父权、夫权的世界里,她们的生活是依附于男人的,女性没有丝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更缺少追求个性解放的勇气。而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形象正是封建社会的产儿,他通过林黛玉在封建大家庭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悲剧性,林黛玉只是封建礼教迫害下的一个缩影。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生活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此时的英国是遥遥领先的世界强国和海上霸主,也成为近代史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并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意识已经深入广大人民的思想中,尤其激发了妇女的维权意识和反抗意识。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简·爱形象便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孕育而生的,她通过写简·爱追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大胆的反抗斗争,最终收获美好的爱情,来反映社会妇女的维权反抗行为。

(二)作者身世背景的差异

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织造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官阶虽不高,却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亲信万不能充任。但“忽喇喇似大厦倾”,在先后几次宦海风波中,曹家衰落,曹雪芹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而小说《红楼梦》正是以封建社会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线索,学者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小说,书中贾家与曹雪芹真实家族的事迹有很大的关系,许多红学家认为曹雪芹是在写曹家的历史。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没落贵族人物的命运,林黛玉最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以死而终。

而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有三姐妹,她们生长在一个穷牧师家庭,她们的母亲在孩子们还很年幼时患病去世,这使全家陷入了不幸。失去了母亲,孩子们的童年缺少爱的关怀。由于生活凄苦,勃朗特姐妹不得不在慈善学校度过了一段黑暗的童年。学校里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先后患肺病死去,这给夏洛蒂·勃朗特极其沉重的打击。为了生活,勃朗特姐妹先后离家外出当家庭教师。夏洛蒂倍感歧视和孤独,她憎恨家庭教师这个行当,屈辱的生活激起了她们强烈的反抗之情,这段经历为《简·爱》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简·爱的人物形象也是在她如此艰辛的生活经历中创作产生的。简·爱更像作者自身的自画像,反映了在英国社会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下,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反抗精神。

(三)作家思想观念的差异

同样是讲述女性的爱情故事,同样是描写女性的命运,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透过男性的视角写女性命运。在男性眼里,女性便是一种附属品,所谓“夫为妻纲”。曹雪芹认为女性没有自由和人权,没有权利争取自己的爱情,她们只能顺从于封建社会,因而他笔下的女性大多都是抱憾而终。而夏洛蒂·勃朗特作为女性作家,她将关注点聚焦在女性的反抗行为方面。她描写了简·爱的身世背景、求学经历、工作待遇、以及爱情故事,一个资质平平、身材矮小的女子,对于阶级的不平等敢于反抗,且有着执着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作者夏洛蒂赋予简·爱的。她希望女性能够得到人权的解放,拥有和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尊重与重视。正是作家思想观念的差异,使得同样是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结局一喜一悲。

三、结语

从两位女性不同的爱情命运中,我们受到很大启发:对于爱情,她们是坚定和勇敢的,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而义无返顾。但是面对追求爱情过程中的重重障碍,简·爱的反抗是彻底的、成功的,而林黛玉的反抗却是局限的、失败的。这使我们明白对于理想追求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念,更需要恰当的方式,我们东方女性应该适当借鉴和学习西方坦率直接的方式,对于理想勇敢地争取,对待不平等的待遇大胆反抗,而不是婉约含蓄的沉默与顺从。

注释:

[1]曹雪芹:《红楼梦》,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561页。

[2]曹雪芹:《红楼梦》,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834页。

[3]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北京:光明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4]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北京:光明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

[5]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北京:光明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6]曹雪芹:《红楼梦》,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987页。

[7]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北京:光明出版社,2010年版,第297页。

(李志宇 甘肃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730070)

猜你喜欢
林黛玉
我班有个“林黛玉”
我们班有个“林黛玉”
爱哭的林黛玉
《红楼梦》的语言特色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心理探究
《红楼梦》读后感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
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三世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