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荒原》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016-05-14 03:27刘琳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9期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研究综述

摘 要: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是西方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品,被誉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开拓了英语诗歌发展的新方向。自《荒原》被介绍到中国以来,中国学者对它的研究热情一直未减。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艾略特意欲透过诗中支离破碎的、毫不相关的意象表达战后西方人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枯竭和西方文明的荒废。笔者试图综合评述国内关于《荒原》的研究现状,为学者进一步研究该诗提供借鉴。

关键词:T.S.艾略特 《荒原》 研究综述

一、引言

T.S.艾略特(1888~1965)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开创现代英美诗歌一代诗风,是优秀的现代派诗人、文学评论家和戏剧家。1922年,艾略特出版了西方现代主义经典诗歌《荒原》(The Waste Land),该诗引起西方文学界强烈的震动,艾略特也因此成为“世界诗歌漫长历史中一个新阶段的带领人”[1]。1948年,艾略特因《四个四重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标志着世界文学对现代主义的接受和认可,也肯定了艾略特在整个20世纪英美现代派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也是英国的“荣誉勋章”、德国的“歌德·汗萨奖章”和意大利的“但丁金奖”获得者。创作于1919至1921年间的《荒原》是英美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是欧美象征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托马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作品。大部分学者认为“《荒原》是西方人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枯竭,……诗歌的主题是荒原的拯救……”[2]《荒原》主要由《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个章节组成。全诗共434行,其中用典故近100处,它们分别引自35位知名或不知名作家的作品,上下跨度几千年,从远古洪荒直到现当代,地域从西欧延展到印度。诗中的语言涉及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梵文,共7种。[3]《荒原》中采用的文体形式是对话体,其对话由近100个不同的语境片断构成。从这些方面来看,《荒原》开启了新一代诗风的先河,从而也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一直以来,国内的研究者对艾略特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荒原》的研究热情一直有增无减。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对该诗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笔者主要通过整理T.S.艾略特《荒原》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该诗的研究视角,找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荒原》的研究空间,以期推动国内研究者对这首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国内《荒原》的译介现状

《荒原》自1922年发表后,不仅在西方学界引起巨大轰动,而且赢得了广大中国诗人和译界名家的厚爱。国内对于T.S.艾略特《荒原》的译介始于20世纪30年代。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荒原》的中译本已出了不下十种,其中广泛传播的中文译本主要有六种。第一位真正把艾略特介绍到中国来的是著名学者叶公超先生。他说:“我在英国时,常和他(艾略特——引者)见面, 跟他很熟。大概第一个介绍艾氏的诗与诗论给中国的就是我。”叶公超对艾略特很有研究,被徐志摩称为“T.S.Eliot的信徒”。[4]如果说叶公超把“艾略特”带到了中国的门前,让中国部分学者知道其人,那么赵萝蕤1937年的《荒原》第一本译本可谓是打开了艾略特走进中国的大门。叶公超先生为弟子赵萝蕤的第一个中译本《荒原》写的译序首先发表在《北平晨报·文艺》(1937年4月5日)上。这篇文章可能是国内最早研究艾略特诗歌的有深度的论文中的一篇。大部分学者认为赵先生译的《荒原》不仅是国内第一个汉译本,而且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重要作品在中国的第一个汉译本,意义非同寻常。

新文学时期,著名学者冯至、卞之琳、梁宗岱和当时的青年诗人与学者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陈敬容、王佐良都对包括艾略特在内的英美现代派诗歌进行过介绍、评论。这使得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在三、四十年代达到了一个高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艾略特及整个西方现代派在中国的译介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几乎是中断了。进入新时期,艾略特译介工作迎来了第二次高潮,而且其成就远远超过第一次,特别是艾略特代表作《荒原》有了六个影响较大的中文译本。这些译本分别是:译本一,赵萝蕤译,载《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此译本1937年初版);译本二,裘小龙译,载《外国诗》,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译本三,赵毅衡译,载《美国现代诗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译本四,查良铮译,载《英国现代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此译本完成于70年代后期);译本五,汤永宽译,载《情歌·荒原·四重奏》,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3月;译本六,叶维廉译,载《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24册,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此译本完成于1981年,但较晚见于大陆)。[5]这些译本出自名家之手,各具特色。傅浩认为:赵萝蕤的译本流利畅达、不失为佳译;赵毅衡和裘小龙的译本显然受到了赵萝蕤译本的影响,但未能过之;查良铮的译本文字朴实自然,也堪称佳译;叶维廉的译本措辞有佶屈聱牙之处,但也不失为一种风格;汤永宽的译本虽然晚出,但俚语与雅语混杂,行文不够简练。除此之外,李俊清,宋颖豪,杜若洲等人也出版了《荒原》的中译版。

综上所述,艾略特《荒原》在中国的译介格外丰富,引人注目。其中赵译对《荒原》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产生了巨大作用。同时《荒原》的传播对中国现当代几代诗人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因此,研究艾略特《荒原》译介现状对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生成和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国内《荒原》研究状况综述

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对T.S.艾略特《荒原》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也比较滞后。但近十几年以来,国内对《荒原》的研究呈上升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期刊论文的数量不断增加。国内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研究《荒原》的专著,其次是研究论文,包括博士、硕士论文以及期刊论文。

目前为止,国内以《荒原》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有两部,分别为《艾略特的荒原》(周昭明等编,台北:学生英文杂志社,1976),《“荒原”上的“城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张沁文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硕博士论文共有20余篇,其余的都是期刊论文,大概有130多篇。这些论文分别从作家生平,女性主义,生态批评,诗学观,时空和宗教观等方面对《荒原》进行了阐述。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是《荒原》的文本分析,他们运用不同的理论视角从不同方面对该诗进行了解读。张剑在《T·S·艾略特内心深处的<荒原>》中节选了五个章节里的几句诗对艾略特生平经历以及内心的不满和忧郁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刘立辉在《变形的鱼王:艾略特<荒原>的身体叙述》表达了“《荒原》的身体叙述不仅反映了新英格兰清教思想的原罪意识,也是艾略特夫妇身体状况、婚姻状况的投射,同时还是诗人的‘非个人化诗学主张的成功实践。”[7]陈淑仪的《个人与文化的双重迷惘:艾略特创作<荒原>之根源》则是“从艾略特本人的生活状态、婚姻状态和宗教思想等方面入手,在对《荒原》所折射出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出艾略特创作《荒原》的根源”[8]。这些文章可以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作品以及作者的创作目的。另外一类文章主要关注《荒原》里的女性人物及其反映的一些问题。这些代表文章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野中的<荒原>解读》(王桂琴),《<荒原>的框架结构—解读T.S.艾略特笔下的女性话语》(聂涟涛)等。针对《荒原》中展现的荒原世界,不少研究者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发掘出诗歌中生态荒原、精神荒原下更深层次的思想与内容。如:《<荒原>一个生态失衡的荒漠世界》(曹山柯),《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荒原>》(周姝),《论<荒原>的生态思想》(何江胜)等。这里也有不少研究者关注《荒原》中的时空主题与时空观。如:《艾略特<荒原>的时空主题研究》(林玉蓉)、《谈<荒原>中时间观的嬗变》(陈蕾)、《艾略特诗歌中时间观念的嬗变》(刘立辉)等,都是从这一角度进行的研究。不少研究者从作家本身的创作观点出发来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阐述。如:《从<荒原>看艾略特的诗艺》郑敏,《论艾略特的文艺理论在<荒原>中的实践》(瓦库迪),《从<荒原>看T.S.艾略特的诗学传统观》王敬民等。还有一些研究者着重分析诗歌中的绝望意象,积极意象,重生意象,女性形象等的象征意义。如徐幔的《浅析<荒原>中的绝望意象》揭示了西方社会精神荒芜的景象。此外,《荒原》中有着明显的对宗教意识的呼唤,这是艾略特宗教观的集中体现,也是许多研究者在研究《荒原》时选择的一个切入点。这一类的论文相对较多,在此仅举几例:《艾略特与印度:<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中的佛教、印度教思想》(张剑)、《精神荒原,终极救赎:基督教视角下的<荒原>解读》(林菊芳)等。还有一些文章在此基础上表达了对死亡与重生以及救赎的解读。

总之,国内对艾略特《荒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中对该诗的研究有涉及但不是很详细。研究范围比较窄,主要集中在主题和写作特征的研究。实际上,国内关于《荒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四、国内《荒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国内对T.S.艾略特《荒原》的研究已经近百年,这些研究促进了《荒原》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但现有的一些研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荒原》的论文研究数量不均衡,国内对《荒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数量所占比例小。另一方面,研究范围、焦点过于集中,甚至重复。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术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创作手法、结构特征、诗歌的主题等方面。如:《<荒原>中陌生化手法之透视》汤金霞,《文体学视角下<荒原>中的传统与非个性化》(雷文)等大量的文章来研究该诗的写作特征。还有一类文章主要集中在描写《荒原》的神话原型批评。此外还有一类文章是关于《荒原》的主题研究,这一类文章主要集中描写《荒原》的死亡与复活意识。研究的焦点过于集中,研究的范围比较窄。因此,今后研究者可以扩大研究范围,或者从其它学科比如语言学领域对《荒原》进行各方面的解读。

其次,研究的深度不够,不少研究流于表面,或者只是一些简单介绍类的文章。这些文章缺乏理论的支撑,没有具体的文本分析。因为艾略特也是一位值得认真研究的文学理论家,他的创作与理论是紧密联系的,所以研究他的诗歌要与他的诗学观相结合。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凤毛麟角。今后的研究者应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另外,从《荒原》的译介发展可以看出,国内现在已有大量《荒原》的中译本,但是对于《荒原》译介研究方法及研究背景的介绍比较少。并且,《荒原》在对比与翻译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今后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对《荒原》进行相应的研究。

总体来说,国内《荒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更多可研究的空间。该诗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五、结语

作为公认的英美现代派诗歌大师,T.S.艾略特在英美诗坛引领潮流几十年,影响波及全球。他的作品《荒原》表达了西方战后一代人在精神上的幻灭,被学界公认为西方现代文学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之一。笔者通过介绍艾略特《荒原》译介在中国的传播,《荒原》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该诗在中国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注释:

[1]董洪川:《赵萝蕤与<荒原>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第111-125页。

[2]江玉娇:《T.S.艾略特走出<荒原>》,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61-64页。

[3]聂涟涛:《<荒原>的框架结构——解读T.S.艾略特笔下的女性话语》,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28-32页。

[4]董洪川:《<荒原>之风:T .S .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重庆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30-37页。

[5]傅浩:《<荒原>六种中译本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第36-43页。

[6]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7]刘立辉:《变形的鱼王 :艾略特<荒原>的身体叙述》,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51-58页。

[8]陈淑仪:《个人与文化的双重迷惘:艾略特创作<荒原>之根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97-108页。

(刘琳慧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411201)

猜你喜欢
艾略特荒原研究综述
章鱼心
荒原童话
如何不写
在荒原上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艾略特的蜜月
致冬末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