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与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016-05-14 03:56骆艳林王本云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教学

骆艳林 王本云

最近几年,我国悄然兴起了一种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那就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尝试。它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这些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思维发生碰撞,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共识,从而实现阅读力和思考力的提升。操作起来就是教师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这个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它是一种功能性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师生同读共议,分享阅读感受,享受阅读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会不断提升。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台湾林文宝教授诠释阅读时说: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互动、一种休闲和游戏,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探索与尝试,更是一种终生的本能行为或阅读习惯。群文阅读倡导课堂是学生的,是探究的,我们要在群文阅读课堂上努力改变师生关系,我们要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指引学生游历在群组文字营造的精神家园中,让他们自己去吸收文化的营养,让他们的心里长出智慧的幼苗。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要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必须提高阅读速度,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一篇篇文章连续呈现,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样的课堂教师要少问少讲,让学生埋头看书、思考,抬头陈述、倾听,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让他们不断质疑和发现,在这种质疑与发现中去点燃彼此的智慧火花,在一次次心灵接触中达成共识,完成建构。“群文阅读”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动阅读就该占取很大比例,他们是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

二、让探究、讨论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教师主宰课堂,他们采用“填鸭式”教学满堂灌,课上只听到教师不停地问、不停地讲,直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只能在教师指挥棒下被动地听、不动脑筋地答,主体意识完全缺失,阅读兴趣怎可能高?阅读效果怎可能好?在”群文阅读”中,学习不应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我们要追求自主、生成的课堂模式,我们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里,真的敢提问题,提有意义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的不是一个“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比较、思考、发现的过程,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允许不同的思维在课堂上进行碰撞,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奇异思维、多向思维、甚至逆向思维……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乐于阅读,善于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理解,而是能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复杂的心智模式。

曾听过蒋军晶老师执教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他选用了7个不同地区的创世神话,就是要学生在比较性阅读中主动去发现和思考,课堂上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这堂课中,孩子们轻松愉快地“质疑——探究——发现”,讨论是那么积极。这堂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体验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性阅读和较高水平的思考性阅读。

三、改进读的方式

传统教学比较注重逐字逐句的理解,以不同形式朗读感悟,课堂上听似书声琅琅,看似热闹非凡,但时效性却不高。群文阅读一节课内要读好几篇文章,这就意味着老师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让“讲解”和“有感情的朗读”侵占了孩子的大块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读”应成为“群文阅读”的立足点,学生不仅读完,而且要读懂所给选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时间读,有层次地读。那么,我们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该怎么读呢?为了合理安排时间,我们不一定朗读,可以采用默读;为了读懂课文,快速获取信息,我们可以浏览、略读、甚至跳读……种种有效的阅读方式都该得到我们的认同,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课堂上去学习,去运用。“群文阅读”要关注略读、默读等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能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让课堂有语文味

反思当前的“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大量非语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关注了人文,淡化了语文,使阅读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有时甚至觉得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人戏说这叫“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园”。这种现象成为了阅读教学的尴尬!群文阅读是语文课,语文课姓“语”,要把“群文阅读”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

“群文阅读”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群文”,在获得语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在各种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变得能说会道,使课堂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独特的芳香。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的“群文阅读”课堂,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和传统语文教学殊途同归——使学生“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大幅提升。面对“群文阅读”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感受到了广袤的驰骋空间,我们在这片新天地间行进,努力实践着语文阅读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CJYB150115083)。

(骆艳林 王本云 河南信阳市潢川第一中学 465150)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