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花园中的成长悲剧

2016-05-14 13:29胡一南
文教资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伊恩

胡一南

摘 要: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今英国文学领域最优秀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他第一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中四个孩子的成长环境的异化,揭示他们病态的心理形成过程及原因。本文认为,孩子们倒退性的成长悲剧既有外部环境又有家庭环境的影响。《水泥花园》这样一个“惊悚”的故事并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对现实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及正确的心理引导有所贡献。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水泥花园》 变态心理 成长悲剧

伊恩·麦克尤恩被普遍认为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他毕业于著名作家评论家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创办的创意写作班。作为马尔科姆的得意门生,他拥有文学上极高的造诣,曾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但同时他也是极具争议的一位作家,甚至在早期被冠以“恐怖伊恩”的称号。这类称号来源于他的几部早期作品,如《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陌生人的安慰》及本文要讨论的《水泥花园》。

《水泥花园》这个故事是以男主人公杰克第一人称叙述的,这个十几岁的青少年以十分平稳、异常冷静的口吻叙述了这个哥特式的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他的家庭与其说是一个家不如说是一个水泥铸造的荒原。作者把这个家园安排在一条废弃的人迹罕至的街道上,并且“意志薄弱、脾气暴躁、有些强迫症的”①,父亲用大量水泥而不是花草铸造花园。在父母相继死去后,这个家庭变得越来越怪异,杰克和姐姐朱莉为了不让弟弟妹妹被收养机构带走竟然将母亲的尸体用水泥封藏在地下室中。杰克整天以幻想朱莉和自慰度日;朱莉变成了代理母亲控制所有弟妹的生活;妹妹苏看起来是最正常的一位,爱读书,记日记,并且对朱莉的同学暗生情愫;异装癖的小弟弟汤姆只知依赖母亲和姐姐,不愿长大。故事最后以警察破门而入,兄弟姐妹的自治世界终止而悲剧收场。

麦克尤恩是这样描述这座怪异的水泥花园的社会环境的“我们家的房子原本立在一条满是房子的街上,可如今它就孤零零地立在一片空地上,荨麻围着皱瘪的罐头盒窜出头来。我们的房子又老又大,建的有点像个城堡,厚墙、矮窗,前门上还有锯齿形的垛口。站在马路对过看过去,它就像是某个集中精力正在回想的人的脸。没人到我们家串门。不论是我母亲还是生前的父亲在家庭之外都没什么真正的朋友。他们还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也都死了”②。

“走了一百码以后,我们脚下的马路转到另一条街上,街上还剩下几栋联排式的房屋,其余的以及对面街上所有的房屋都给拆除了,据说要建成二十层高的高层住宅区,那几幢房子周围是宽大的满是裂缝的沥青平台,野草都在往外窜,他们看起来比我们家的房子还要老旧还要凄凉”③。

每个个人和家庭都有跟外界沟通的权利和需求,否则他们会一步一步被人类社会和文化遗弃并异化,最终丧失正常的人所有的社会属性。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周边环境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人们需要安慰的时候会给人以慰济与帮助。然而那些看起来很重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却剥夺这个家庭拥有正常社会关系和交往的权利。高速的经济建设将这个家庭变成一个去人性化的小社会,这些“从未开工建设”的高楼和高速公路代表了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弊病。正是这些“从未开工建设”的建筑将杰克和他的家庭一步步推向水泥荒原,正是长期与社会脱节和孤立于他人的非常态生存环境导致这四个孩子的变态和倒退。

此外,值得人们深思和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毫无用处“从未开工建设”的建筑呢?就工业化本身而言,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它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是裨益多多;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示了一个国家强大的国力。可如果只有喧嚣的计划而无有力的政府执行力,最终就会导致小说中的水泥荒原的存在。写到这里不难看出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这个家庭的状态那就是“异化”,没有邻居,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更别提他们阴暗的家庭环境。

除了社会环境的因素外,四个孩子的成长悲剧离不开他们变态的家庭环境。他们没有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来自亲人朋友的指点和建议,反而被迫习惯自己解决青春期中的所有疑问。他们没有关于社会的最基本行事准则的理解,在父母死后单凭年幼的自己胡乱经营整个家。在青少年时期孩子的成长取决于成人环境如何影响他们,他们在大人的指导和监护下成长,如果脱离监护便会随心所欲按照孩子的逻辑和意愿成长。小说中的这四个孩子似乎对于文明的所有要素都免疫。这个“水泥花园”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双重意义。首先它就像一个水泥铸成的监狱,一个水泥牢笼,将这四个孩子困在其中无法与外界社会接触交流,无法学习正常人类社会的一切准则。其次,它又像是一个水泥铸成的坚固的避难所,保护四个孩子为所欲为经营自己的小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小说中几乎所有场景都是发生在家中,鲜有对外面社会的描写。既无孩子们师长对他们的指导,更没有任何亲戚朋友的出现。唯一出现的外人是朱莉的男朋友德里克。他看起来是关心四兄妹的,可目的却仅仅是控制这个家庭当他们的爸爸。当他发现这个家庭已渐渐失去控制,最后惊世骇俗的乱伦场面彻底摧毁了他的信念,于是他报了警,警灯闪烁结束了一切。这部小说中两次出现的家门外的场景也是十分值得令人深思的。第一个家以外的场景是杰克在一座桥边看到一位红衣女郎,他先是错认为母亲后又错认为朱莉。杰克长期生活在幻觉和想象中,空虚充斥他的生活。他最常说的话是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以至于分不清红衣女郎和自己妈妈和姐姐。这个红衣女郎的反应很有趣,她把杰克当成劫匪并落荒而逃。这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怀疑多过信任,疏远多过亲密。第二个家以外的场景是杰克跟着德里克在酒吧与德里克的朋友交谈。在这个场景中杰克的交流障碍被描写得淋漓尽致,他在陌生人面前异常拘谨,丝毫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谈。长期与社会分离让孩子们已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自然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蒙氏教育理念对自然的重要性做了详细说明。人,特别是儿童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儿童需要亲近自然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在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儿童可以接触和理解自然的秩序与和谐。只有理解了自然规律才会对人类社会秩序有一定的了解。虽然这篇小说名字中有“花园”二字,可这个家庭的环境确实和花园相去甚远。早逝的父亲把庭院全部浇筑成水泥,兄妹四人的活动场所就是废弃的房屋和街道,没有植物,没有花园,没有一丝生机。

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外,这个悲剧的产生更多受到的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和母亲长期不和,两个人除了争吵还是争吵。小说中父亲是被四个孩子嫌弃的对象,他与孩子基本上没有正常的对话,只有命令和批评。对四个孩子没有温情的鼓励,更没有有效的指导,只知拿孩子的缺点编造笑话:“笑话苏的眉毛和睫毛少的几乎看不出来,笑话朱莉一心想当个著名运动员,笑话汤姆时不时地尿床,笑话我当时刚刚长出来的粉刺。”④在现代家庭中,父亲在塑造孩子性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应该教孩子分辨是非,并在他们误入歧途时把他们拉回正轨。家长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关怀和照顾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小说中的父亲却严重失职,他没有任何塑造孩子自信心和良好性格的意愿,几个孩子都与他不和。杰克甚至觉得只有合作搬水泥时是最舒服的时候,因为不需要和爸爸交谈。尽管父子关系十分扭曲,可父亲还是代表着整个家庭的秩序和权威。随着父亲的早逝,这个家仅存的秩序也坍塌了,孩子的命运落入了柔弱的母亲手里。如果说他们的父亲从不知保护自己的孩子的话,那么他们的母亲通常是对孩子过度保护的。这种亲子关系依然非常不健康。由于母亲对于孩子的宠溺,放任孩子为所欲为,最小的弟弟汤姆长期迷恋母亲和姐姐,并在异装癖的行为已经出现后也没有人加以引导和规劝。母亲在临死之前甚至教育杰克和朱莉要当这个家庭的家长,不要让弟弟妹妹被收养机构带走。这直接导致令人震惊的藏尸事件:杰克和朱莉凭借自己小小的身躯将母亲的尸体搬到地下室并且用水泥给封存起来。

麦克尤恩用这个惊世骇俗的故事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水泥花园中的悲剧是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共同作用而成。他们联手打造一个水泥荒原——伦理的荒原,当然他无意让人彻底绝望,小说中唯一比较正常的孩子便是苏,她爱读书,有记日记的习惯,对德里克拥有着情窦初开的幻想,似乎具备正常孩子该有的社会特征。结尾处警灯闪烁,警察破门而入,宣示着外部社会的秩序与权威重新接管了这个家庭。

注释:

①②③④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张和龙.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当代外国文学,2003(4).

[3]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伊恩
风灾
伊恩·麦克尤恩:《梦想家彼得》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的选择——对《水泥花园》的深度解读
暴力之旅——伊恩·麦克盖尔访谈录
话语、视角与结构:伊恩·麦克尤恩的创伤叙事艺术
伊恩·杰克逊
论伊恩爷爷与抖森的相似度
博茨瓦纳总统称永不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