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探析

2016-05-14 08:56袁艳红
文教资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摘 要: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困难生经济上“解困”,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助困”。本文阐述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分析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积极创新探索高校勤工助学育人的新路径,旨在充分发挥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勤工助学 育人功能 新模式探索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的支持”。只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才能使教育真正让人民满意。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根本措施;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政策和助学体系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更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剧增,贫困学生比例上升,所以对贫困生资助进行探讨大有裨益。高校勤工助学是助学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帮助贫困生“经济解困”和“精神解困”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分析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旨在创新勤工助学的新路径,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和实现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勤工助学的概述和现状分析

1.勤工助学的概述

国家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部财务司在2007年7月出台的《高等学院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对勤工助学的概念界定为: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1]。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起“奖、助、贷、减、免、补、勤”等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应助尽助,切实承担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减轻经济压力的重任。在这些助学手段中,勤工助学不是一种被动式的资助,受资助学生主要依靠自己和外界的力量完成“解困”,能有效地调动受资助学生的积极性,不会造成学生产生依靠、索求、等待之类的不良思想。勤工助学具有积极参与性、受众广泛性等独特优势,它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受资助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2.勤工助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勤工助学的学生人数日趋增加,参与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获得“解困”,而且在能力培养方面得到大幅提升;然而,从总体形式上看,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需要关注的不足之处。首先,认识误差。参与学生、高校、社会组织等对高校勤工助学活动水平参差不齐,将勤工助学视为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是一致认为勤工助学具有育人功能,从而造成各自的出发点和目的迥然不同。其次,拓展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造成岗位拓展不足,当前勤工助学岗位和工作内容主要局限于校园内,工作内容单一,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学生很难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最后,创新缺乏。当前勤工助学岗位层次低,数量少,勤工助学路径缺乏创新,方式方法陈旧,制约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无法做到教学相长和人才培养相融合,重“资助”轻“育人”,不能将资助和育人有机统一。

三、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形式,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具有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其一,德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遵纪守法和遵守职业岗位规范,具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奋发图强、诚实守信等品质,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集体荣誉感和团体精神,知恩图报,具有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并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其二,智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提升获取知识、技能与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交际、沟通、协调、协作、适应和计划等方面的能力。

其三,体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学生参与社会劳动,打造坚实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灵敏、耐力、速度、柔韧和力量等方面的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和体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培养学生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身体适应能力等。

其四,美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社会外在的审美观念和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和行为美、语言美、服饰美等外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培育审美意识,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其五,劳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学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培养艰苦奋斗、劳动光荣、集体荣誉感等,掌握劳动技能和培养劳动习惯,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感受,培养意志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在劳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行,最终有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2]。

四、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模式的探索

新时期高校需要积极拓宽勤工助学的路径,将勤工助学的解困和育人相结合,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极大地开发受资助学生的潜力,磨炼他们的意志,帮助他们成人成才。

1.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模式的探索

自建院以来一直致力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从2010年开始在江苏省内首创助学育人的新路径——“工学结合专班”;学院和合作单位充分利用这一新路径和载体,将学院的人才培养、助学育人和合作单位人才需求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合作单位的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资源,通过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等三个阶段,学生充分学习项目、实践、核心三类课程。这一助学育人新模式,有效实现助学和育人的统一,实现培养与服务、助学与育人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勤工助学新模式的构建

(1)“一载体”——工学结合专班

参与学生根据家庭和自身情况选择专班,学院根据工学结合实践计划和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编制班级,同一专业学生编制在这一特殊的班级,根据实践阶段,安排学生前往相关企业参加岗位实践工作;一个阶段实践工作结束后,学生返校继续参加教学任务的课程学习,循环往复,完成所有的核心、实践和项目等课程的学习。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勤工助学”,这一载体改变了原来零散的勤工助学模式,尤其是对合作企业的考量做了严格的要求,把有共同育人理念、有健全管理制度、有产业优势而又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作为合作的对象,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局面,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学生权益也得到保障,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三体系”——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项目课程

学院为了提升资助育人的效果,逐步对传统的知识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剖析,逐步形成核心课程、实践和项目课程构成的三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是基础,实践课程和项目课程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岗位实践,实现核心课程与专业技能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实现“技能学习与知识学习”并重、“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并重的教学模式。三课程体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学生协调沟通、实际操作、交际交往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爱学习的热情和爱劳动的美德。

(3)“三阶段”——基本素质养成阶段、专业技能训练阶段和综合能力培养阶段

学院将工学结合实践阶段划分成三个子阶段,在基本素质培育阶段,专班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之后,身份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学生初步接触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学院和合作单位安排专门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生产技能和工作流程等内容,初步提升对工作内容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达到“做中学”状态;在专业对口技能训练阶段,深化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强化操作指导,强调“学中做”;在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学生已经深入地掌握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适应能力、爱岗敬业和企业文化认同等综合素养。通过三个阶段的实践,有效地将实践、学习、助困和育人相结合,充分提升工学结合实践的育人功能[3]。

五、结语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政策和助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贫困生的关心和关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在校贫困生人数的增加,完善资助体系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创新资助途径和有效发挥各类资助手段的育人功能成为高校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只有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这一新抓手的育人功能,才能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8).

[2]郝崇飞.试析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6):245.

[3]李源泉,袁艳红.高职工学结合专班学生权益保障的SWOT-PEST模型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5):105-109.

项目来源:2014年度江苏省学生资助专项课题指导项目《高校勤工助学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4JSAIDC26。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浅析研究生“三助一辅”的育人作用
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