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戏曲的念白

2016-05-14 10:26姚晓蕾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台词戏曲

姚晓蕾

摘   要:“语言行动”就是演员通过台词来完成角色的“舞台行动”。生活中每一个有正常行为能力的人,他的所有行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有明确目的。经过剧作者精心创作、具有高度典型性的舞台人物的每一个舞台行动、每一句台词,更应有明确的目的性。

关键词:戏曲;台词;念白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153-01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的最高任务就是通过对角色舞台行动与台词内涵的准确表达,艺术地展现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剧本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因此能不能准确地把握角色的舞台行动、语言行动,是每个演员创造角色的基础及成功与否的关键,准确地把握台词的语言行动也是处理念白的最主要的内部技巧。通俗一点来讲,准确地把握角色的语言行动,就是要真正理解每一句台词,吃透台词的内涵,明白这个角色为什么要念这句词、说这句话、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及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声调、节奏来念这句词,以有助于准确地体现每一句台词。

常说的舞台行动“三要素”,即演员在表演时要明确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及应该怎么做。这个“三要素”如果用于对念白的处理,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搞清楚你念的是什么词,为什么要念这段词以及应该怎样来念这段词。这里的第二点“为什么要念”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行动”。可以设想,一个演员如果在表演、念白时,连自己念的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什么要念这些词都把握不准确,他怎么可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语气、声调、节奏、感情来呢?因此,准确地把握台词的“语言行动”,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就成了我们正确地处理念白的基础。

戏曲的韵白即韵律化的念白,这是戏曲念白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特点的一种念白方式。韵白在念法上,与生活中的说话有着较大的距离,在念韵白时,都需对“台词”的语言作韵律性的音乐化处理,强化字音的某一部分音调,增强某些字的旋律性,使它具有很强的韵律感、音乐感与节奏感。虽无曲谱而有旋律,近似歌唱,从而增加了语言的感情色彩、语言的感染力与美感。可以说:韵白即是韵律多变、节奏感强的说话。

所谓韵律性的音乐化处理,就是对“台词”字音本有的韵律、四声、语调、音节进行一系列转韵、变调、四声换位的处理。此类处理以京剧的念白最为典型,因为它不仅与所有的地方剧种念白一样,需对台词作一般韵律化的处理,而且由于京剧是从徽、汉、昆、弋等剧种的音调合流衍化而来,虽然它最后形成于北京,但它的唱腔、它的念白都仍然带有它“母体”语音的某些特征,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京剧韵白里有“湖广音”、“中州韵”。于是就在京剧的唱念中,出现了纯北京话所没有的“上口字”、某些“尖字”及诸多字音在韵白中“四声”、“调值”的换位,使人感到许多字音与湖北人、河南人、安徽人说话时的发音相似,从而形成了极富音乐感的、近似歌唱的京剧韵白。在此需说明的是,各个地方剧种,由于其基本语言(方言)的不同,它在对台词韵律化、音乐化的处理上也必不相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论进行怎样的音乐化处理,必须以本剧种的方言为念白的基本语言,否则就失去了本剧种的个性特征。

由于“韵白”的语感比较庄重、严肃、沉稳、舒展,因此适用于“官场”或比较正规有层次的社交场合;适用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帝王将相、官吏、商贾、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等类别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讲:韵白亦可称为“官白”,类似于现实生活中在各种会议上念读文件、发言作报告时带有的那种“官腔”的语言形态。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行当上看,老生、武生、小生中的雉尾生与巾生、青衣、花衫、老旦、净(铜锤为主)、方巾丑等行当,基本上都念“韵白”。从剧目上看,在传统戏中一般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戏,大多使用“韵白”的念白方式。需说明一点,“韵白”念的不一定都是押韵的台词,“韵白”仅指演员体现台词的一种表现方式,属于二度创作的范畴,所以用韵白方式所念的台词,既有合辙押韵的“韵文体”台词(如:京剧中的“引子”、“定场诗”、“上下场诗”、“上下场对儿”等等诗化的台词);也包括完全是“散文体”的“表白”、“对白”等台词。当然由于台词的文体不同,在念法上亦应有所区别。本白亦可称“生活白”、“口语白”、“散白”。顾名思义,“本白”即以该剧种产生地的方言为基本语音的念白。

“本白”与“韵白”在念法上的一个主要区别,就在于“本白”在念法上与生活语言比较接近,语感比较自然、随意,比较生活化、口语化。但它既是戏曲念白的一种类别,也必然具备戏曲念白所共有的音乐性、韵律性、节奏性、程式性等基本特征。它与“韵白”相对而言,仅仅在字音、字韵的处理上,不作“换声变调”的处理,基本保持本剧种原有的地方语言的基本语音。如京剧的“本白”——“京白”,一般就不带“湖广音、中州韵”,基本上是以北京话为基本语音。但是“本白”同样不同于生活语言及话剧台词,例如京剧的“京白”,念起来照样是富有音乐感、节奏感,具有一定的音韵旋律,听起来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并且与锣经鼓点紧密配合。因此它既贴近生活语言,又不同于生活语言,与生活语言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不能把“本白”理解为就是话剧、影视剧台词的处理方式。

我们之所以把这种念白形式称之为“本白”,就因为它以该剧种所在地本地的方言为基本语音,一般不作“换声变调”的韵律化处理,从这个含义出发,“本白”在京剧中,就称为“京白”,在苏昆中就应称为“苏白”。由于“本白”与生活语言状态比较接近,念出来比较自然随意,因此它比较适用于表现寻常百姓生活的剧目,适用于普通的劳动人民,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性格鲁莽、文化程度不高的莽汉的对话念白。仍以京剧为例:一般是旦行中的花旦、刀马旦、小生行中的“穷生”、“娃娃生”、净行中的“架子花”及丑行用“京白”念法的比较多。

猜你喜欢
台词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