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16-05-14 16:16钱逊
月读 2016年9期
关键词:天命儒学做人

钱逊

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以后二千多年里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示了方向。以后中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精神、主要特点、主要发展方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露出了端倪。其中尤以先秦儒学的发展,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儒学发展到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使儒学的地位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大变化,从民间的一个学派,百家中的一家,一变而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学说,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以后经魏晋隋唐,到宋代又有一个重要发展。宋儒取佛、道之长,使儒学进一步哲理化,同时特别注重于完善和发展了儒学的人生哲学、道德学说,从而使儒学进一步真正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学的精神渗透到了社会各个方面,支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长期的发展中,先秦儒学的基本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并且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其主要的有:

一、重视做人,重视道德的精神

孔子讲仁学,不离人伦日用。从个人方面讲,是讲个人修养,建立理想人格;从社会方面讲,是讲道德教化,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理想社会秩序的建立是以每个人的人格修养为基础。总的说,仁学就是做人的学问。孟、荀提出人禽之别作为立论的基础,更把做人的主题突出了出来。而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儒学突出了道德。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孟、荀以礼义为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所以,无道德和道德教化,便沦于禽兽,讲做人,核心的问题就是讲道德和道德教化。重视做人,重视道德,是儒学的基本精神,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基本精神。中国人教育子弟,总以学会做人为第一要务;而在责骂他人时,又常像孟子批评杨墨时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那样,说对方“简直不是人”,是“衣冠禽兽”或“禽兽不如”,这都鲜明地体现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这种文化精神。

二、天人合一

先秦时期天人关系的提出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对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给予了极大的影响。

在先秦儒学中,讨论的天人关系的内容,是天命与人事的关系,正如荀子说的“治乱非天”所表达的,是天命与治乱的关系。也就是:人间的治乱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天命决定的?还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孟子又说尽心知性知天,则是讲的人性与天的关系。总之,天人关系问题始终是与现实人生问题紧密相联的。道家思想跳出了这个范围,提出了“道”的问题,但其出发点及归宿,还是在如何治国和如何立身处世。而天人关系的解决,无论儒、道,除荀子之外,都归结为天人合一。尽管儒道两家所说天人关系的内容不同,思想也不同,儒家讨论的是人事、人性与天命的关系,道家讨论的是天地万物、自然与人的关系,孟子主张由尽心知性而知天,老庄则主张由天道而知人道,然而,在天人合一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一致的。所以,天人合一思想不是儒学一家所独有,而是各家所共有的中国文化精神。而《易传》及以后宋代的理学,又吸取道家思想,使儒道融合,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成为更全面、系统的世界观,既是指人性与天理的关系,又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世界观,渗透到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切方面,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精神。国学大师钱宾四先生在他最后的一篇文章中对此作了极高的评价:“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三、以求和谐为特点的辩证思维

从孔子提倡“中庸”,主张“和为贵”,“允执其中”,到《易传》认为“保合大和,乃利贞”,都反映了对和谐的重视。这种对和谐的重视,既是处事做人的指导原则,又是对世界万物本质及其发展的一种根本性的认识。先秦儒学的这一思想,在后世也得到发展,成为系统的关于万物发展的学说,指导着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对各种问题的处理,从而也成为重要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的关于和谐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和,是宇宙与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也是我们立身处世应遵循的原则和应追求的目标。

第二,和,是指不同的或对立的成分、因素相互协调。《易传》把这不同或对立的成分、因素概括为阴和阳。阴阳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万物的变化,阴阳之间的和谐则是万物存在的基础。

第三,为达到和,就要求中。和与中相连,所以又称“中和”。中是要求适度。这个度,只有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把握。整体的和谐对于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离开总体和谐的要求便无法把握各个局部因素的度。这也就是执两用中。

第四,为了达到和谐,对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儒家的传统道德,都是双方对举,从整体和谐的目标出发,对各种关系的双方分别提出不同要求。

第五,和不是随意的、无原则的调和,中庸不是四面讨好,取悦于人。爱恶分明,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才是真正的中和。

第六,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发生变化,和谐中包含着走向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既要防微杜渐,见几而作,防止和谐被破坏,又要适时革新,变而通之。

四、以群体为主,重视人的社会价值的价值观

先秦儒学的特点之一是重视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即人怎样真正成为人的问题是它的中心。而儒家谈人生的出发点,是把人看作群体中的一分子,做人,就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之前,叔孙豹关于三不朽的思想已经表现出了这种观念,儒学把它系统化了。孔子仁学的基本思想,就是人与人相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基本的原则就是个人要服从于社会群体,为社会做贡献。具体表现在对人生的追求上,是仁以为己任,以平治天下,博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为目标;在对人的评价上,是以其对社会、对百姓的贡献为衡量标准;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是以义为上,主张以义节利,见利思义,不以其道得之不取,在义与生命不可得兼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先秦儒学所提出的这种价值观,在后世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发扬,历代的志士仁人,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为社会、为民族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汇成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五、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儒学从天命思想中解放出来,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无论是孔子与命与仁,孟子主张天人合一,还是荀子主张天人相分,这一点都贯穿始终。荀子主张天人相分固然是突出了人的积极作用;孔子与命与仁、孟子讲天人合一,也不妨碍他们的积极有为。孔子还是把立足点放在人的主观努力上,努力把天命与人的积极作用统一起来。这是孔子讲天命的特点,而天人合一正是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找到的办法。发展到《易传》更以天道的生生不已来论证了自强不息,使人的积极有为也有了天道的根据。先秦儒学所表现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

六、重视教育,尊师重教的精神

儒家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根本,因此十分重视教育。从孔子开始,都把教育作为治国的重要方面来对待。由此也就尊崇“师”的地位。孟子引《尚书》说:“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君与师并提。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把天地君亲师并提,作为礼的根本。我们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是由此开始。

可见,先秦儒学对于以后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必须先了解先秦儒学的基本思想。

(选自《先秦儒学》,辽宁教育出版社,有删节。作者为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天命儒学做人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张山毅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成功箴言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图趣
做人要诚实
谈儒学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