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代”的笔墨山川

2016-05-14 23:59赵进一
检察风云 2016年8期
关键词:贺子珍书画作品书画展

赵进一

陆静源先生承载着晚辈们对贺怡等亲人的浓浓深情,精心创作105件书画作品。山水与人物的构图,表达了后人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和崇敬之心。

阳春三月,“贺怡烈士诞辰105周年纪念——陆静源书画展”在上海图书馆展出。这是为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由上海朵云轩集团和上海盛世艺术品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为陆静源书画展题写了名字,贺家亲朋好友及社会各界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展览作品包括先贤英杰、毛泽东诗词书法、西疆采风、山川人文、历代名句书法等五部分,被业界称为独具“红三代”风采。

陆静源先生,1950年生于上海,是贺怡的孙女婿,也是著名的军旅书画家。年轻时为海军专职美术创作员,师从著名国画家李宝林先生。上世纪70年代即以国画作品参加全军美展,曾参与《彩图世界五千年》等画册彩绘,军地报刊多有书画作品发表,现为上海盛世艺术品研究中心大陆书画院院长。山水与人物的构图,是陆静源先生承载着晚辈们对贺怡等亲人的浓浓深情,精心创作的105件书画作品,表达了后人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和崇敬之心。

贺怡烈士,1911年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是杰出的革命先驱贺子珍的胞妹,也是毛泽东三弟毛泽覃的妻子。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县妇女协会委员,与当地有文化的姑娘组成“十姐妹”演讲队,深入城乡,宣传革命道理,从事妇女工作。1948年冬赴东北。1949年南下江西,任中共吉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1月21日,因突发车祸,不幸遇难,时年38岁。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乃至整个民主革命时期,贺怡同志就与贺子珍、哥哥贺敏学,被当代老百姓誉为“贺家三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柴俊勇先生,在书画展开幕致辞中说到自己的感想:“我们不能忘记毛主席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不能忘记毛主席的家人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牺牲;不能忘记毛、贺两家的好家风、好家教、好传统。”笔者随行观看了陆静源的书画作品,对其传统笔墨功底扎实,水墨山水人物画既传承李家风格,又趣味横生,另辟蹊径,传承有序而又大气浑成表示了感叹。

他曾数十次远赴西域采风,跋涉求真,汲取营养,又经年游学欧美,艺术风格融汇中西兼收并蓄。他的作品或笔墨灵动,潇洒飘逸,洋溢鲜活生气,如《渔舟图》《水乡古镇》《西域晨曲》《巾帼先驱 贺氏姐妹》《南宋词人李清照》等;或挥洒自如,大开大阖,彰显军旅生涯和壮阔豪迈的胸襟,如《指点江山》《四海翻腾云水怒》《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延安凤凰山下》等,水墨人物造型准确、墨韵幽雅,凸现扎实的素描功底。

陆静源熟读历代正草篆隶名家法帖,鉴赏考释各地摩崖石刻,对所有收集到的碑拓旧帖,经常习临揣摩、以图胸有成竹,坚持出碑入帖、博采众长,力求变化、不落窠臼。郑板桥诗云:“二三星斗胸前落,千万峰峦脚底轻。”此妙句表达陆静源不张扬而为人低调之性情,他也更视此句为座右铭。

远离功利的他常书徽派民居楹联“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赠送友人,互为勉励。其行书章草,或刚直苍劲、气势纵横,或轻灵飘动、龙飞凤舞,或墨分五色、浓淡交融,或古拙浑厚、草篆穿插,别开生面,自成风格。其自刻印章,乃书画作品金石微型,格局宽阔、气息浑厚,方寸变化、灵府自辟。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贺子珍书画作品书画展
亲嫂叙说:我所知道的贺子珍
谢和平书画展
少儿书画作品8幅
庆“七一”老干部书画展
晁一民书画展
悲情贺子珍
“辉煌六十年书画展”在京举行
书画作品欣赏
贺子珍:心中只有毛泽东
书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