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2016-05-14 13:24乔登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师

乔登源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应做哪些方面的变革,以便更好地顺应课改的潮流,促进学生高效地学和教师高效地教。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09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变革。首先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方式由原来的传授式逐渐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式、自学式、互动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式。教学策略由原来的布置巩固练习到布置巩固及预习:每堂课结束前布置下一节课预习内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时而出现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任务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即充当了“控制者”“评估者”和“组织者”,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因此,教学耗时多、收效低。

高中英语新课改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部分教师仍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语法、词汇知识讲解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听、说、读、写的课内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听不懂,讲不出”。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在传统的课文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侧重课文内容的分析并讲解语言知识点上,未能通过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升各方面能力。因此,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思考与练习的时间少,学习效果差,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文教学把课文看成是信息的载体,使学生直接接触学习材料,使他们学会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信息的获取能力只能通过参与信息的获取过程来获得,因此逐渐采用:读前(导入、预测),读中(略读、细读、精读),读后(复述、讨论)的教学模式。

1. 导入:阅读铺垫(Warming up 部分提问、讨论)

2. 预测:主题理解(Pre-reading 及题目、插图理解)

3. 略读:段意理解(分段、找主题句等)

4. 细读:细节理解(W/H问题、选择题、填写表格等)

5. 精读:语篇理解(文章结构、遣词造句)

6. 复述:课文运用(缩写、填空)

7. 讨论:加深理解(问题讨论、结果展示)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能力也得到培养与提升,学习效果发生了质的改变。又如在语法教学方面,传统的语法教学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往往是教师列举句型,告诉学生属于什么语法现象,它的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出若干练习题,学生做对了就算学会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没有体验,没有问题,没有思维活动。新课程要求语法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杜绝单纯传授、讲解的做法。因此,采用了“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的语法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语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学”变“导学”,教师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借助各种工具书和利用平时所学的各种学习方法,灵活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及各种能技,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出现,使之能够主动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的下一步工作才会有意义。

(2)开发非智力因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信心、意志不够坚强等。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同时注重培养其恒心和决心。如果教师急于求成,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其逐渐失去信心。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制作导学案布置预习,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性学习,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利用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及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新课程教学改革,笔者强烈地意识到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必须练好语言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必须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教材内容很多,材料也很多,我们要懂得合理重组,删减教材内容,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和多媒体应用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学过程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成为研究性教师。

教师还需注重研究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能力,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促进教学,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妥善结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做出评价,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给以肯定、重激励、重发展。

总之,通过几年新课改的实施,有收获,也有困惑,还有不足,需要改进,也将面临新的挑战。笔者会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二中 730600)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师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