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反应原理中抽象内容有效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2016-05-14 08:09毛丽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图表比喻有效教学

毛丽燕

摘要:以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为例,通过实验探究、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图表等各种直观手段,使抽象知识更直观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教师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有效教学;抽象内容;实验;比喻;图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24

化学反应原理是理论性较强的选修模块,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都是比较抽象、概括性的知识,学生较难理解。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缺乏直接经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容易犯抽象、空洞、形式主义的毛病;再加上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是沿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的趋势发展,相应地,教学也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处在最佳学习状态下,能深入理解学习内容,能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作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教师都想“努力避免无效教学,改善低效教学,力求高效教学”。而阻止学生思维发展的拦路虎经常是那些在他们的知识范围内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内容,所以笔者就《化学反应原理》中如何进行抽象内容的有效教学谈谈个人看法。

一、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掌握化学概念的重要依据。实验能直接显现现象,刺激学生各个感官,为学生所认识、理解、掌握。

抽象内容有效教学要借助于实验探究法。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比较盐酸和醋酸的电离程度时,教师先让学生(前后四人一组)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讨论方案,并完成实验。同学们热情高涨,非常投入地参与其中,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提出了三种方案:一是测相同浓度溶液的pH值,二是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溶液分别与活泼金属反应,这两个课本上有提示,第三种有学生想到了测同浓度溶液的导电性。从学生脸上的喜悦不难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实验讨究过程。利用实验的功能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分工合作)时观察、讨论,甚至辩论等多种形式感受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对强弱电解质的抽象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理解,对后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奠定了学习的基础。

二、形象的比喻是连接生活实际和科学知识的桥梁

用贴近学生周围世界和实际生活的事例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知识。化学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是抽象和概括的,中学生难以直接感知和理解,容易感到枯燥。用浅显形象的比喻来阐述化学中那些抽象的科学概念,使学生处于一种熟悉的背景中,不仅可以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增添化学教学的艺术性,而且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延长记忆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学习更有效。

如专题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笔者采用了比喻的方法:找了两位同学,一个饥饿的同学代表吸热反应,吃过早饭的同学代表放热反应,香喷喷的早饭则是外在条件温度。让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哪位同学对早饭的渴求更强烈些,即温度对哪个反应影响更大。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一致认为早饭对饥饿的同学的意义更大,所以温度对吸热反应影响大。当然,这个抽象内容讲解并未到此结束,接下来借助于直观的图像来完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又如在理解有效碰撞时,笔者举了一个司空见惯的例子——投篮,接下来由学生描述他们的投篮经历。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都想展示一下自己。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投篮过轻,根本没碰到篮筐;二是虽然用力够大,投篮偏离了方向;三是不偏不倚漂亮地投中了。然后,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相关知识的时候,找到相应的喻体:一为非活化分子,二虽是活化分子但取向不对。前两种情况都不是有效碰撞,第三种情况发生了有效碰撞,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得出了化学反应其实是活化分子发生了有效碰撞。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的身边寻找到了相应的课程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理解了抽象的内容。同时,学生也树立了学好化学的信心,觉得化学知识并非遥不可及、深不可测。

三、丰富的图表是抽象概念的直观诠释

俗话说,一图抵千言。相对于单纯的文字描述,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张直观的示意图能够更加直接地将想要表达的意思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示意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思。例如,在讲解用过渡态理论解释催化剂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只需要画一幅高山和两座小山丘的示意图。当不使用催化剂的时候,反应的活化能较高,相当于要爬一座高山,很费劲,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爬过去。而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相当于爬两座小山丘,于是爬过去的人也就多了。同样,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能量比较高,可以看做换了一批体力比普通人更好的运动员去爬一座高山,能爬过去的人自然就多了。用过渡态理论来解释催化剂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太过抽象,而结合示意图进行生活化的类比,学生觉得就不再是一个难点了。

化学反应原理比较抽象,因此通过丰富的实验、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图示等常见的直观教学手段,将化学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在抽象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使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开放化。结合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或者多种方法的组合,使学生在较为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思考探讨,并有所体验、有所收获,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龙山中学 315300)

猜你喜欢
图表比喻有效教学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双周图表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