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素养与角色探究

2016-05-14 08:09王银祥张萌萌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王银祥 张萌萌

摘要:创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现阶段教学改革力图达到的目标。高效课堂是基于长期以来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应付的低效甚至无效课堂而提出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28

创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现阶段教学改革力图达到的目标。高效课堂是基于长期以来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应付的低效甚至无效课堂而提出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换言之,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为实现课堂高效的目标,全国各地的中学都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与尝试,有很多学校已形成了符合本地学情、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再比如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还有其他一些学校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等等。这些课堂模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还课堂于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而不再只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这些有益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教师包办课堂,满堂灌,唱独角戏;学生如同观众,无动于衷,期盼下课,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学习吸收其他学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情况,又进一步进行了探索研究。教师发现,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仅靠限制教师讲课时间与规定学生活动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师生双方真正明白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并摆正自己的位置,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度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实现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愿学,我乐学”。那么,作为教师,我们究竟应该具有那些素养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问卷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下以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格。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道德标准的形成和其人格的塑造。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品行的优劣,或多或少都会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教师的师范效应可见一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一个心理阴暗、道德败坏的教师是绝对培养不出具有人格魅力、情操高尚的学生的。

其次,教师应具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和一颗仁爱之心。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逐步确立的关键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学生处于性格叛逆期,不加以引导极易误入歧途。教师要能包容学生无意识所犯的错误,能原谅学生,在原谅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以及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从而自觉去改正。但不可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与学生斤斤计较,草率下结论,将其一棍子打死或是对学生冷嘲热讽。这些做法不仅不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反而易使学生走极端。因此,教师应有一颗仁爱之心,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作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会愿意走进你,敞开心扉,在课堂上才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课堂效果才会事半功倍。“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调查问卷中,笔者发现:学生特别喜欢知识渊博,谈吐幽默风趣的教师。笔者认为,现在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取材广泛,涉及到各个学科,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这样在课堂上才不会因黔驴技穷而贻笑大方。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而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要想不被淘汰,只有终身学习,活到老亦学到老。

另外,教师还要具有勇于承认错误,甘当学生的勇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常规管理中,教师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该怎样去面对呢?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发现:很多教师怕丢面子往往极力掩饰,有的甚至将自己的错误转嫁到学生身上,这样看似保住了面子,实际上却失去了学生的信任,课堂上学生也很难和教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现在的学生有诸多获取知识的渠道,极易接受新鲜事物,在很多方面,学生走在了教师的前列,与其不懂装懂,不如虚心请教,甘当学生。既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真诚的自己,又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那么学生应该具有哪些必要的素养呢?

首先,学生要具有家庭和社会责任感。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一员和社会的一分子。赡养父母和教育下一代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生存技能。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还担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因此,学习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事情,关乎着家庭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学生要懂得感恩。学生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学生的进步包含了教师太多的关爱,教师的教学水平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不努力学习,学生将愧对父母,愧对教师,愧对关心自己的所有人。只有懂得感恩,学生才会明白学习的意义,学习才会有动力。

再者,学生要具有抵抗挫折的勇气和百折不(上接第28页)挠的毅力。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如果一见困难就灰心,一遇挫折就撂挑子,那必将一事无成。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困难和经历挫折,只要敢于面对,而不是刻意逃避,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历挫折也能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人们常说的逆境成才也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学生还要具有团队协作的能力。现在的学生个性较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一遇挫折,就想放弃。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如果大家能团结起来,取长补短,效果必将是事半功倍。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地位的不平等和师生角色定位的不正确,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紧张,也是造成课堂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正确定位师生的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要平等。长期以来,教师常常主宰课堂,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一旦提出异议,教师就会认为自己的尊严受到挑战,要么将学生划入另类,要么就是冷嘲热讽,久而久之,学生就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沉闷,师生距离也会渐行渐远。只有师生平等,教师才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长期以来,教师往往独霸课堂,自己以为是重点,就大讲特讲,自己认为容易的,往往就忽略过去。造成的结果是,自己以为学生应该会的却事与愿违,原因就在于师生信息的不对等。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于学生掌握的多少,而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换言之,教师就如同导演,学生才是演员。导演导得好,演出效果会更好,但戏毕竟还是要演员来演的。故教师只有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愿的、主动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课堂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第三,课堂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着重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升。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反映较集中的是他们对英语课失去兴趣的原因:无休止的单词与短语的记忆,似乎英语课就是死记硬背。这种枯燥的记忆占去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可到运用时,要么想不起来,要么即使想起来也不会用。出现这种状况与教师的急功近利和对英语课的错误认识是分不开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很多教师讲课时,总怕漏掉某个知识点,每讲到一个所谓的高频词汇,就会把近几年全国各地考题中所出现的相关搭配,罗列出来让学生记忆。学生每天疲于应付,却不知其意义何在。大家都知道,英语是一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学是为了用,考试实际上是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检测。所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以完型填空、语法填空或者短文改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要完成这些习题,就需要充分熟悉教材,进而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教材知识,又掌握了本课的要点,也训练了高考题型,一举三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笔者让学生尝试着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将教材文本设计成考题,开始比较难,学生的设计有很多不足,但是随着经验的增加,学生的设计日臻完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课堂氛围得到了极大改善。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高效课堂才能得以实现。

(作者单位:河南省渑池县渑池高中 472400)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