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那些题

2016-05-14 10:06张瑞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关注学生口算能力动手操作

张瑞青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教师传统的教育观被打破,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发展。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了新问题。实验教材是由问题情景开始的,情景教学取代了口算的位置,教学中教师通常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创造情景。口算教学日渐成为一线数学教师难以把握、也是当今课改下最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口算能力;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1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口算数学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它提出了小学数学的有效的策略、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坚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兴趣的教学策略、坚持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的教学策略、坚持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坚持针对性训练的教学策略。其实,数学口算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简单,在口算时却十分的难以把握,实际操作的时候很困难。许多的学校目前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明确口算的难度,加强对学生的训练。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究竟有哪些突出的问题。

一、忙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不同,进而形成学生解决新的口算方法的不同。课堂中学生的口算方法不同是正常的,而且是应该鼓励的。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不再过分地区分哪种方法好。

二、面对灵活开放的教材,忽视文本解读

较之老教材,新教材在每一个知识点后,并没有出现规范的计算方法和总结语,也没有完整的提示语。这就给一线数学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开发教材的空间,也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机会。然而,灵活开放的教材也时时拷问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事实上,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往往就情境而情境,缺少结合笔算教学同时加强口算练习的意识和行为。

三、面对多样的口算方法,忽视正确定位

小学生学习口算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即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直接接受某一种算法;另一种是探索式,即经过自己的独立探究、思考,创造出算法。就计算方法而言,算法多样化是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有其成功的方面,但也给少数学困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后遗症”。比如:在讲授“9加几”时,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或者同桌合作,想办法算一算9+4得多少。交流环节,学生汇报可以从中得出好多种方法,如借助小棒数数、凑十法等。其实,本节课中,应该重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思考过程,而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加以重视。所以,在接着计算9+5、9+6、9+7等算式时,学生依旧用了多样的口算方法,教师对每种方法都进行了肯定性评价,部分学生无所适从,到下课时连最基本的凑十法也没有掌握。

四、算理与算法之间脱节,忽视方法渗透

算理和算法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是计算教学必须关注的两个方面。算法是对行为的规定,是计算的具体方法;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计算的原理。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才能灵活掌握算法。而事实上,算理与算法脱节,造成算法抽象与算理直观之间出现了断层,已经是口算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五、重计算结果,轻思维过程

当前口算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病是,部分教师认为口算简单易教,不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计算结果,忽视思维过程。主要表现为:

1. 重法则而轻算理

教师只重视口算的结果,忽视算理教学,满足于机械地按照法则进行详尽的、展开式的计算思维过程,致使学生运算速度慢。由于算理不清晰,学生一旦形成计算习惯,将会对口算技能的提高产生严重障碍。

2. 重结果而轻思维过程

教师以学生计算正确为目标,不愿花时间去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不愿比较、评价各种解题思路的优劣,也不愿在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上下功夫,忽视学生思维敏捷性与灵活性的培养。

六、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习惯的培养

目前,很多教师在口算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学生练习口算时,听题、读题、抄写结果往往不够仔细,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或“马虎”,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总之,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状态下完成口算题时应集中注意力,独立思考,养成“看清题目、注意符号、正确口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口算正确率。

七、练习形式设计单一,忽视兴趣激发

一堂计算训练课,一定有它内在的逻辑。什么是教师该传授的?什么是该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时若能将教材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突显口算教学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日常的口算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是练习的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

八、过多依赖电脑演示,忽视示范引领

目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很多青年教师上课都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变革教学方式,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课,使用课件(光盘)的特别多。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节省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些教师整节课都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操作,生动的图画、逼真的效果,学生学的时候兴趣盎然,看的时候目不转睛,而到独立练习时却头脑空空。很多教师的数学课,黑板上连课题都不板书,都在电脑上操作演示,一闪而过,忽视示范引领和过程的作用,以致新课结束时,黑板上一片空白。这样的口算教学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参与计算算理和算法的形成过程,无疑是有缺憾的。

总之,一直以来被人所忽视的口算教学,实际上却有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之处。希望教师能对此引起充分重视,正确扎实地开展口算教学,让新课程下的口算教学走出“尴尬”的境地,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建设路小学 461000)

猜你喜欢
关注学生口算能力动手操作
提高西藏农牧区乡镇小学汉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浅议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基于口算能力培养的数学口算教学探究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关注学生生活学习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